检索词: 王彦魁
检索到 1325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刘培兰
以正旦行当塑造了王宝钏、秦香莲、戚夫人等正派端庄的古代中年妇女形象,又以小旦、老旦行当刻画了薛宝钗、贾母等不同性格的人物,还擅于演唱眉户。 -
82019-10
[ 词条 ]屠岸贾
勾红底旋脸,挂黑满,戴草王盔,插鸡翎,穿红蟒,搭三肩,围玉带,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土族新苗》现代本戏。西宁市秦剧团创作组集体创作编剧,赵秉申执笔。唱做并重。西宁市秦剧团首演。 -
82019-10
[ 词条 ]吴长元
写有《宸垣杂记》,因该书主要以咏颂当时京都名旦王湘云所绘墨兰及诸士大夫和赓之作,又名《燕兰小谱》。 -
302019-09
[ 词条 ]和强
13岁参军即入玉门油矿文工团秦剧队学艺,师从王新民。初工小生,后改演须生靠甲戏。1957年进疆加入新中剧院。曾任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团长兼书记、乌鲁木齐市文联副主席、乌鲁木齐市秦剧团艺术指导兼导演。 -
302019-09
[ 词条 ]钟馗嫁妹
天水市麦积区秦剧团《钟馗嫁妹》剧照(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邹莲蕊
邹莲蕊饰《曲直赴任》之苦花(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于家戏班
主要演员有旦角张麻子、须生王保同、净角潘进喜等。经常演出于县城、洛门等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该班在高楼大大沟演出,山洪突发,将其戏箱、道具冲毁殆尽,被迫解散。 -
82019-10
[ 词条 ]行规
秦腔戏班旧时行规有迎社火、敬童子爷、拜舅舅、供庄王、祭祖、挂口等。迎社火旧时,秦腔视社火为剧种之先祖,在演出过程中,凡见有社火队进入戏场或从台前经过,戏班必须马上终止演出,以示礼让。拜舅舅旧时,秦腔班、皮影班、木偶班、曲子班等,虽然供奉的是同一个庄王爷,但不同戏王,却有辈分上的差别,于是便生“拜舅舅”的行规。“拜舅舅”就是秦腔大戏班的庄王爷,要把皮影班或木偶班的庄王爷叫舅舅。若挂“红张口”,表示“王灵官”在位,请他镇邪扶正,保佑演出顺利成功。还有凡台口朝南的舞台,均被视为不吉利而拒演,如果非演不可,便要在台口挂一“红口条”以示化凶为吉。唯“庄王”神箱,任何人不得就座;否则,以亵渎神灵论罪,轻者打骂,重则逐出戏班。若有流散艺人搭班演戏者,也按行规坐箱,班主无须细问,即知其所工行当,并按需要决定去留。敬丑旧时,戏班对丑极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