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齐宝琴
齐宝琴(1941~)秦腔演员、导演。女。陕西洋县人。1956年入陕西洋县剧团学艺,后曾担任该团演员、教练和导演。功底扎实,戏路较宽。曾受点剧名余尚小云、秦腔正宗李正敏指导。 -
302019-09
[ 词条 ]白天
白天(1955~)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岐山县人。15岁考入岐山县剧团,初工司鼓。1978年以后又拜杨满元、吉喆名下,专攻板胡。曾参与“公主杯”“咸阳杯”“西凤杯”“农行杯”等戏曲大赛的板胡主奏,并担任新创剧目《荒唐县令》《人间真情》《悠悠春晖》的伴奏工作,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等赛事活动中屡获奖项。 -
22019-10
[ 词条 ]马凌元
马凌元(1937~)秦腔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高级讲师。陕西米脂县人。1946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9年随团并入西北戏曲研究院。曾拜师秦腔音乐家荆永福、朱宝嘉学打击乐。其偏重对秦腔击乐的理论研究,与慕家璧合作出版《秦腔打击乐谱》,撰写有《秦腔击乐谱简编》《秦腔唢呐曲牌击乐演奏谱》《秦腔击乐记谱规范初探》等。 -
172019-10
[ 词条 ]念白
秦腔以念白为主的戏有《抱琵琶》(《铡美案》中一折)和《草坡面理》等。秦腔念白依其加工程度和不同的艺术处理与用场,有韵白、本白、诗白、自报家门、背供、搭架子等。①韵白。与本白相对。传统秦腔剧目中的生、旦、净、丑念白,皆以韵白为主,唯小丑角色有时多杂以本白。②本白。与韵白相对。秦腔传统戏里,身份卑微的酒保、堂倌、花子、脚夫等下层小丑人物,大都取用本白对话来插科打诨,并在同韵白的结合、交替、对比中,更显得妙趣横生、亲切感人等艺术优长。秦腔《荒郊义救》之仁义、《打草鞋》之黑宝念白中,皆贯穿着这一念白形式。③自报家门。秦腔念白的一种。与其他剧种通用。人物首次登场时,自我介绍姓名、籍贯、身世和规定戏剧情境的一种念白。如秦腔《三回头》吕鸿儒“自报家门”:老生吕鸿儒,江南人氏,小女荣儿,嫁于许升为妻……④背供。也称“打背供”。秦腔念白的一种。角色在一旁评价对方或表述本人内心活动的一种念白表演。 -
82019-10
[ 词条 ]张棣赓
(1914~1957)秦腔剧作家。陕西人。笔名狄耕、陆苍、莫东、纪中。1938年参加革命,并入鲁艺文学系学习。边区时期曾任边卫剧团、延属文工团、陕北文工团团长。延安时就已从事戏剧创作,主要有《投闯王》《红娘子》《同胞仇》等秦腔剧目上演。1950年后又创作秦腔新编历史剧《烈火扬州》等,另有长篇小说《吕梁山上》等作品行世。 -
302019-09
[ 词条 ]《打南藏》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净唱做武打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清康熙时,八凯专权,与驸马吴彦龙不和,借马三保进京火烧钟鼓楼,诬舅谋反杀之。 -
82019-10
[ 词条 ]李富贵
~1932)清光绪年间秦腔演员。主工须生。陕西富平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5)和同乡艺人富保子同到兰州演戏,后往武威,组成当地最早的秦腔班社富贵班,人称富贵子或李箱主。其中,郗德育专程从兰州到武威学艺数年,终成甘肃一代秦腔名匠。 -
82019-10
[ 词条 ]一枝花
秦腔曲牌。源于南北曲。均属南吕宫。昆曲《长生殿弹词》李龟年上场时有唱,散板节拍。秦腔唢呐曲牌之[一枝花]则源于明清时调,与南北曲不相干。秦腔改做唢呐曲牌后,其节拍形式也由散板改为慢板。曲体较长,稳健庄重,规则方整,可作反复,也可不作反复接奏“尾巴”结束。通常还以[十三铰子]锣经作引子,戏中主要用于女帅升帐时吹奏。秦腔《樊梨花征西》《穆桂英挂帅》《下南唐》刘金定杀四门等,都吹奏此曲。《双罗衫》一戏徐继祖升堂看状,吹奏的也是[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