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王彦魁
检索到 1325 条相关资源
-
22019-10
[ 词条 ]惠春波
1914年,创办榛苓社科班,自任社长并招收学员,开设文化课,聘陕西名士为教员,李云亭、梁箴、刘立杰、聂金铭、张寿全、曾鉴堂等为教练,先后培养出须生和家彦、肖顺和、穆九龄,旦角何振中、常春燕、马振华,生角雷士奎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唱腔选》
此外还选录了荆生彦演奏的秦腔曲牌与唱腔过门曲。 -
302019-09
[ 词条 ]沙陀国搬兵
十一太保请九家皇娘讲情,李方允之,途中又收周彦武、安敬思,同解僖宗之危。 -
82019-10
[ 词条 ]振兴社
于1932年投资组建振兴社戏班,聘请须生康清元、范秉彦、杨三、樊富秋,旦角生娃子、李君子、阿坝,净角韩四喜、李喜林、孟老幺,小生晁富娃、韩永寿,前场钟世亮,板胡张清芳,鼓师张刘裔来班,常年在庆阳、镇原、振兴社科班所教的学员出名的有刘振忠、李德山、屈海山、何兴寿、李兴寿、姚庚升、王兴民、陈如意、杨德山、瞿东云、杨富成、李兴国、刘玉贵、杨生华、董廷义、畅明声、魏世杰等,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董志塬一带最活跃的戏曲骨干 -
302019-09
[ 词条 ]戏谚
戏i彦体制短小,多为一句或者两句,一句者如“一脸神气两眼灵”“七分场面三分唱”等,两句者如“煮肉凭汤,唱戏凭腔”“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手”等,都是秦腔艺人从艺经验的总结和理想智慧的结晶,对后继者具有很高借鉴 -
302019-09
[ 词条 ]《铡美案》
张全寿、田德年、张建民、米新洪、王晓玲、孟遏五、余巧云、王玉琴、李爱云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今有多个版本存世。《铡美案》秦腔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刘敬廷口述秦腔抄录本,敦皇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等。曾记得当年考文会,包拯应试中高魁。披红插花游宫内,国母笑咱面貌黑。头戴黑、身穿黑,浑身上下一锭墨。黑人黑相黑无比,马蹄印长在顶门额。三宫主母有恩惠,她赐我红绫遮面额。叫王朝忙把红绫取,三尺红绫遮面额。渭南市秦剧团左福成饰《铡美案》之包拯(王正强提供)音像资料 中国唱片社灌制田德年、张建民、周辅国、余巧云、李爱云《铡美案》唱片;陕西电台存有多位名家演出该剧的全剧录音资料;甘肃电台存有王晓玲、米新洪、黄新闵、王新奎、张兰秦等名家全剧录音资料;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窦凤琴、张兰秦主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三国戏
《西城弄险》《舌战群儒》《水淹七军》等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曲故事,这些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又通过不同行当演员的唱念做打高超技艺展开形象塑造,由此又涌现出一大批垂范于后世的名家典型,有被观众称颂为“活诸葛”的王文鹏、刘易平、薛志秀,有“活孙武死诸葛”之誉的黄娃,有“活周瑜”之称的沈和中、岳中华、张新华,“活关公”之称的杨启华、阎国斌、王秉中、刘金荣、和家彦、景乐民,“活张飞”之称的李可易、刘茂森、米新洪,“活曹操秦腔三国戏《葫芦峪》演出剧照(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烙碗计》
刘立杰、陆顺子、郗德育、刘毓中、和家彦、高希中、毛金荣、周正俗、袁兴民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安市文联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十六集收录季全亭、李化州、王永海口述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山西省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抄录本。剧情简介演述刘志明、刘子忠兄弟二人,相处和睦。西安易俗社王宏义饰《烙碗计》之刘志明(易俗社提供)西安市五一剧团同超饰《烙碗计》之刘志明、杨升娟饰定生(王正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