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袁兴民
(1920~)秦腔演员。先习须生,后以衰派老生见长。陕西咸阳市人。13岁入咸阳益民学社学艺,师从惠济民、李步林。出科后,先后到甘肃西峰中亚剧社、泾川社教剧团、平凉聚义社搭班演出。1949年后,参加平凉地区秦剧团。其功底扎实,表演细密,以舞台作风严谨而著称。擅演剧目有《卖画劈门》《苏武牧羊》《祭关张》《四进士》《杨门女将》等。1955年甘肃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演《李纲与宗泽》获演员一等奖。历任新陇剧团团长、平凉地区秦剧团业务团长,曾当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 -
302019-09
[ 词条 ]陈振民
(1920~1977)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满斗。14岁入三原“正风剧社”学艺,三个月后,登台初露头角,显现艺术才华。后以《三击掌》《打镇台》《烙碗计》《卖画劈门》等戏享名于三原、蓝田、富平、耀县等地。1955年任铜川市秦剧团副团长。1959年到长安剧团搭班。其所演《放饭》《五典坡》《二堂舍子》《八件衣》等均为观众所赞赏,尤其《二堂舍子》,以其饱满的声情和独到的行腔,不仅使剧中人物王桂英的扮演者情感难以自控,也使台下观众往往为之落泪。1965年传统戏遭禁后回家劳动。 -
302019-09
[ 词条 ]丁醒民
(1919~?)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户县人。幼入民乐学社学艺。出科后在陕西、甘肃平凉等地搭班演出,人称“十四红”。先后师从王文鹏、秦鸿德。1938年入固原中雅社、平乐社。1949年入中卫塞上剧团。1950年参加银川人民剧团。1958年任宁夏秦剧团副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委员、宁夏剧协副主席等。唱腔激越,台架矫健,文武不挡,黑白兼善。擅演剧目有《辕门斩子》《金沙滩》《伍员逃国》《哭祖庙》等。 -
302019-09
[ 词条 ]张福俗
(1916~1972)秦腔演员。主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艺名“豁豁”“二神仙”。自幼喜爱秦腔。 16 岁时,被通俗社老艺人毛金荣收为学徒。由于勤奋好学,学艺 3 个月便能登台演戏。 1936年后在西安三意社、蒲城景化社、移风社及临撞化俗社、径阳名声社、富平文化社搭班演出。 1946年到临撞雨金屯镇长梁忠义所办戏班当台主,却得不到分文劳酬,无奈与几个同行逃出,又被梁强行抓回。 1953年,被青海省公安厅劳改局新生剧院聘请。 1955 年又被聘进人青海新新剧院。他多才多艺,戏路较宽,虽主工须生,花脸、丑角也均能应工,反串小旦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激昂、热情、奔放,善用长腔倾诉感情。扮演过的包拯、薛东辽,反串小旦闰婆惜等,均展现出丰富的感情色彩。 1956 年以演 《 十五贯 》 况钟获表演一等奖,还当选为青海省政协委员。 -
302019-09
[ 词条 ]蝉牌关
甘肃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文、武须生唱打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三十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阎德寿、陶隆富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冯大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王被困蝉牌关,杨忠孝往救,遭韩昌战败,又被王强陷害身亡。杨延景于双龙会后,厌恶官场,诈死埋名。事为天官寇准识破,与八贤王同请延景回朝,大败辽兵,宋王得救。 -
32019-10
[ 词条 ]吴德育
(1912-1971)秦腔旦角演员。青衣、花衫文武不挡。兰州市人。为当地育云社、文化社最杰出的旦角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调甘肃省安西县秦剧团。其表演细腻,刻画入微,擅演风骚泼辣角色。擅演剧目有《药毒武大郎》《北邙山观景》《花田八错》《黄河阵》《女逼宫》《七星庙》等。 -
32019-10
[ 词条 ]刘天俗
(1912~?)秦腔丑角演员。主工丑,但彩旦、老旦皆能。陕西干县人。幼入干县晓钟社学戏,后拜西安易俗社名丑高全中为师。1936年曾在甘肃西峰通俗社、西安云声社搭班演出。1949年进疆,先后在迪化新中舞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猛进剧团、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猛进剧团伊宁市秦剧团、伊宁地区秦剧团等从事演出活动。擅演《火焰驹》之李夫人、《软玉屏》之黑氏、《小姑贤》之婆婆,以及现代戏《江姐》之沈养斋、《红灯记》之鸠山等。 -
32019-10
[ 词条 ]韩正满
(1911~1975)秦腔旦角演员。主工正旦。陕西西安市人。1924年入西安正俗社甲班学戏,受业于党甘亭、梁箴、高登岳等名家。出科后随演出西安陕西东府一带,后浪迹江湖搭班唱戏。1949年后落脚于朝邑,在大荔剧团献艺和任教。嗓音纯正,音质优美,行腔委婉,功底厚实,表演细腻,在东府颇负盛名。演剧有《三上轿》《清风亭》《铁兽图》《木兰寺》《卖苗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