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跃进渠上》
秦腔现代小戏。别名《跃进渠畔老俩口》。郭志英编剧。1958年甘肃省民勤县秦剧团首演。导演郭志英,音乐设计王步文。裴盛林、支秋明、陆兴昌演出。本剧讲述了一个老年人积极参加劳动的故事。剧中王大伯修建民勤红崖山水库,王大娘给其送饭,要求参加。适王大伯因嫌送茶水活轻,要去炸山运石,与队长发生争执,摔了茶水担子。王大娘误以为王大伯不干了,不准王大伯吃她做的鸡蛋油饼。待队长说明原委,大娘又批评其不该小看老年人。最后,王大娘送茶水,王大伯运石料,老俩口都很满意。 -
82019-10
[ 词条 ]孙存蝶
孙存蝶(1959~)秦腔演员。工丑。陕西户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员。以唱功见长,善于仿学各行各派名家声腔特点,吐字也很见功力,表演擅长“顶灯”等特技。先后在《儿大不由爹》《屠夫状元》《卷席筒》《张松献川》《十五贯》等30多出戏中,塑造了胡山、张松、娄阿鼠等一系列丑角人物形象。其中《拾黄金》一剧最为享誉。曾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孙存蝶饰《拾黄金》之胡来 -
82019-10
[ 词条 ]《秦腔语音讲座》
秦腔语音学专著。王依群编著。1994年7月陕西摄影出版社出版。从关中方音的四声、变调、轻声、儿化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秦腔语音的规律,通过众多实例,从道白、唱腔等方面,谈论了舞台语言的艺术处理; 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秦腔的标准语韵改革问题。 全书举例详尽,说理简明。可作为秦腔专业演员、导演、配曲工作人员及广大秦腔爱好者处 理舞台语音的重要参考资料。书首有“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和作者之“前言”,书后有作者 “后记”,并附《关中话常用而普通话没有的声母和韵母》《关中话和普通话调类调值比较表》 《常用多读多调多义字》。 -
82019-10
[ 词条 ]带板
带板亦称[双锤带板]。秦腔板式唱腔之一。是一种节奏非常独特的“散板”类板式唱腔。它的唱腔部分,节拍十分自由,故以“无板无眼”的“散板”拍子记谱;伴奏部分节拍非常严谨,而且鼓师以剁板节奏击节定眼,故取用有板无眼的四一拍子记谱,由此在唱、伴两个声部上,形成散与整、急与缓、快与慢的节奏交错和层次对比,构成一种“紧打慢唱”的独特表现形式,使它既能表现悠闲自得的松弛情绪,也可以表现紧张激烈的冲动情怀,尤其适合表现内紧外松的戏剧感情。当舞台上或唱腔中一旦出现这类板式,意味着戏剧冲突和人物情绪已进入强烈而异常激动的场面。[带板]类的板式唱腔,依然是上、下句的结构体制,填入的唱词多为七字句式、十字句式两体。由于它在节拍节奏上的丰富变化,促成它繁多的名称,有以调性命名的[欢音带板][苦音带板];以速度命名的[慢带板][紧带板];以板头击乐命名的[七锤带板][四锤带板][三锤带板][浪头带板];以曲调和节奏特点命名的[慢双锤][紧双锤][慢带板][紧带板]等。名称不同,表现的情绪也不同。尤其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带板]与[双锤]结合在一起,独立构成一个完整的唱段,并在强烈的节奏对比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情绪表现。①[慢带板]。一种行腔速度自由、伴奏节奏急紧的板式唱腔。特点是演唱为“无板无眼”,伴奏为“有板无眼”,构成“紧打慢唱”十分烈戏。既可以刻画人物的雍容与闲雅,也可以表现人物内心的紧张与激动。一般置于唱腔首尾,并同“有板无眼”的[双锤]联套唱出。欢、苦音皆可演唱。以欢音腔唱出的[慢带板顶]如《黄鹤楼》周瑜出场所唱“黄风吹动了长江浪”一段,以苦音腔唱出的[慢带板]如《庵堂认母》王志贞所唱“他把那血书字谜说出唇”一段。②[紧带板]。即腔速较急紧的[慢带板]。③[慢双锤]。亦称[双锤带板]。鼓师以双锤敲击鼓板伴奏而得名。特点是有板无眼,消眼起唱,板位落腔,节奏紧凑,极富朗诵性质。适宜于表现激动紧张的情怀。欢、苦音皆可唱出。欢音[慢双锤]唱腔如《空城计》诸葛亮所唱“我正在城楼调琴韵”,苦音[慢双锤]如《三世仇》虎儿娘所唱“虎披羊皮把人伤”。④[紧双锤]。即腔速较急紧的[慢双锤带板]。"[叮板双锤]。亦称[剁板]。[带板]变体的一种。因“剁”着字或“剁”着板演唱,故名。⑥[喝场]。俗称[喝场子]。[带板]变体的一种。特点是散板拍子,带有呼唤和哭诉的性质,唱词以呼唤剧中人名者居多,三起三落方止,一般插入[带板]上、下腔句之间唱出,净角[喝场子]尾句还多带以假嗓翻高八度的“犟音”,艺人称此为“腔”,故又称[喝场腔]。仅苦音而无欢音,多用于表现悲恸欲绝的哭喊。如《五台会兄》杨延昭所唱“我的杨五郎、好惨的五郎、好惨的五郎”。它不能独立成段,也不能单独唱出。 -
82019-10
[ 词条 ]《郑瑛娇》
现代本戏。李永贤编剧(执笔)。2003年西安市五一剧团创作演出,主要演员齐爱云、张涛等。本剧讲述了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军强占台湾时,以涂湘为代表的台湾军民不屈服日军,上山联络义军首领郑瑛娇合盟抗倭。郑瑛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代,她秉承“永不事清”的祖训,与多年事清的涂家是世仇。在国难与家仇面前,她经过一番复杂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血与火的洗礼,毅然以民族利益为重,拋弃袓训,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倭战斗。该剧2003年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剧中郑瑛娇的扮演者齐爱云以主演该剧目而荣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
82019-10
[ 词条 ]《秦腔音乐欣赏漫谈》
秦腔音乐理论专著。王正强著。1994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概述”“唱腔音乐”“曲牌音乐”“武场击乐”“念白艺术”“革新与发展”“唱段赏析”7个部分。结合众多名家的演出实践,依据大量史料和唱腔谱例,阐释了秦腔的历史及音乐发展轨迹,讲解了欣赏秦腔音乐时应掌握的基本要领和专业知识。 -
82019-10
[ 词条 ]《龙占海》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郑德正、郑于骥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事出宁夏吴忠民间传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宁夏平罗下营子教堂勾结官府,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由山东流落到宁夏的义和团成员龙占海,团结当地回汉群众,揭穿洋教士梅布隆的阴谋,最后杀死洋人,焚毁教堂。 -
82019-10
[ 词条 ]《西林与帕尔哈特》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艰编剧。新疆兵团猛进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东方国王帕尔哈特,于宝镜中看到艾尔曼国有位姑娘备受欺凌,历经千山万水,来到艾尔曼国。巴克尾国王谢鲁亚,勾结大臣,借向西林公主求婚之名,妄图并吞艾尔曼。阴谋为公主所识,大开宫门,率众百姓,击退谢鲁亚。谢又以断水威胁,适帕尔哈特至,以神锤之力,劈山开河引水,粉碎谢鲁亚阴谋。后发现西林公主就是他镜中所见之人,求之,遂得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