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巴里西烧瓷》
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西装做工戏,重于表演。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法兰西人巴里西,醉心烧瓷。家财耗尽,又毁家具。其妻、子极力阻拦,哭闹不休。正在纠纷难解之时,新瓷器烧成,全家皆大欢喜。 -
32019-10
[ 词条 ]党启锡
(1919~1985)秦腔旦角演员、导演。陕西临潼县人。1938年后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剧团、关中八一剧团、级绥德专区民众剧团、群众剧团作演员和从事行政工作。先后担任绥德专区文艺工作团剧务、绥德剧团副团长兼导演。1949年后,任中国剧协陕西分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还在咸阳市大众剧团、陕西省杂技团任团长,曾任陕西省戏曲学校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戏曲剧院后勤组负责人等。擅演小旦、正旦,也演老旦、丑旦,还演现代戏之干部、老汉等角色。其表演大气,风趣自然。擅演剧目有《五典坡》《柜中缘》《走雪山》《三滴血》《蔡文姬》以及《中国魂》《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一文钱》等。 -
32019-10
[ 词条 ]尚小丽
(1971~)秦腔演员。女。主工小生。甘肃庆阳人。13岁考入庆阳县戏校学艺,毕业后被该县文工团择优录取,2001年调入庆阳地区陇剧团工作。以扮相清俊,行腔流畅,做工细腻而赢人。曾在《周仁回府》《裡猫换太子》《巡按还乡》《百花公主》《白逼宫》以.及现代戏《高山情》等30多部剧目中担任主角,其中尤以《白逼宫》之汉献帝、《悔路》之周仁最为享名。曾多次获辱省级最高奖项。 -
32019-10
[ 词条 ]边肖
(1971~)秦腔演员。工小生、兼演须生。甘肃庆城县人。1984年考入甘肃省庆阳艺术学校学习,师承韩佑民、尚志高、王复生、张发仁、王希孝等。毕业后曾在庆阳文工团、武威地区秦剧团工作。从艺20多年来,坚持基本功训练,致力于传统戏曲演唱发声的改革创新,借鉴其他剧种的演唱技法丰富完善自己,以民歌演唱技巧,充分发挥自己高、宽、亮嗓音之优势,在秦腔、陇剧演唱艺术上有了较大提升,由此塑造出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真实感人。擅演《周仁献嫂》之周仁、《白逼宫》之汉献帝、《坐楼杀惜》之武松、《辕门斩子》之杨延景、《八件衣》之杨连、《法门寺》之杨廉及《苏武归汉》之苏武等。1997年获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1999年获甘肃省新剧目调演一等奖。2000年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1年调至甘肃省陇剧院。同年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甘肃省文化人才“银飞天奖”。2003年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2004年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7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现为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555”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界顶尖创新人才等。边肖饰《花庭会》之高文举(王正强提供) -
32019-10
[ 词条 ]陈雪红
(1965~)秦腔演员。女。主工小生。陕西礼泉县人。1978年甘肃省艺校张掖分校毕业后,至陕西洛南县剧团工作。1991年调至陕西咸阳市人民剧团。表演潇洒,扮相俊美,嗓音清亮。先后在《周仁回府》《秦楼案》《李亚仙》《五郎出家》《八件衣》以及《摩天岭》等20多部戏中饰演主要角色。曾获“西凤杯”秦腔广播大赛二等奖,陕西省折子戏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二等奖,全国戏曲小梅花银奖、辅导奖等。 -
32019-10
[ 词条 ]李红
(1969~)秦腔演员。女。工小生。陕西眉县人。西安市秦腔二团演员。其行腔圆润舒展,表演洒脱大方。从艺以来饰演过《三滴血》之周天佑、《棒打无情郎》之莫稽、《狸猫换太子》之陈琳、《法门寺》之傅朋、《庵堂认母》之徐元宰、《慈母泪》之常天宝、《少帝轶事》之少帝等众多角色。曾多次获陕西省历届举办的“石榴花”“易发杯”戏曲大赛、清唱、折子戏大赛,以及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大赛之优秀表演奖和二等奖。 -
32019-10
[ 词条 ]李正敏
(1915~1973)秦腔旦角演员。陕西西安市人。字艺华,学名正堂。幼年当过学徒,12岁入西安正俗社,受业于高登岳、党甘亭等。初涉艺道,天资欠佳,首次登台演出《审余宽》,竟忘了台词,遭师傅严责。从此,发奋苦学,很快学会十多出戏,成为该社台柱。后脱离正俗社,创立正艺社,自任社长。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其灌制《探窑》《赶坡》《走雪》《血泪鸳鸯传》《断桥》《黛玉葬花》《游园》《二度梅》等唱片,更是名重一时,并得“秦腔正宗”之誉。每次演出观众爆满,其唱腔被观众誉为“敏腔”,以至成立“敏腔研究会”,尊其为“敏派”。1948年,因战事剧社难以维持,将剧社转让后自己搭班演戏。1949年6月,加入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第二队,后又任朝邑剧团团长。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后,调西北戏曲研究院,先后任演员训练班主任、二团团长。他尤富革新精神,最擅于“以情生腔”,同样一个[二六板],用在不同的戏里,便有不同的异趣。《探窑》之“老娘不必泪纷纷”,看似全系“和平中正”之音,却很有宝钏向母亲述说、解释、宽慰的口语化特点;而《河湾洗衣》却缀上冗长的拖腔,使其以[慢板]的抒情,表达了田赛花哭祭亡灵和思母怜父的一腔悲伤情怀;他还创造了“依字归韵、腔随韵转”的范例,既净化了唱腔,又丰富了韵味;最具特色的是他“断点头”的演唱方法,即以连续叠唱某字或倒装重复某词的扩充手法,来强调唱词重要筋节,刻画少女若吞若吐的羞涩情状。尤其与鼓师、琴师的默契合作,使演唱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 -
32019-10
[ 词条 ]王麦兰
(1939~ )秦腔演员。女。工青衣、小旦。陕西三原县人。1952年加入陕西咸阳人民剧团学艺,受田畴易、雷焕文指点。现为咸阳市人民剧团演员。其戏路较宽,做工细腻,演唱发音浑厚、刚劲有力、吐字清晰。先后演出剧目70余本,擅演剧目有《斩秦英》《劈山救母》《双镯记》等。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剧协理事。1950年获省戏剧汇演演员奖,1989年获省“农行杯”咸阳市一等奖、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