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人民会堂
宁夏秦腔演出场所。位于银川市老城区新华东街。清代为吕公祠。1927年改建为剧场,会堂坐南朝北,舞台高约1.3米,木板铺地,舞台前围有勾栏,尚约0.5米。舞台两侧延伸至门口,有带走廊的包厢,比池内高出约1米。池内可容1000余人,后楼为散座。1932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后,改名为“振声舞台”,俗称“大戏园”。1935年后,成为宁夏秦腔班社“觉民学社”长期演出场所。 -
82019-10
[ 词条 ]《清水衙门糊涂官》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郝昭庆编剧。官丑、小旦、唱做戏。1985年陕西省略阳县剧团首演。严自臣、张景时、张玉玲主演。本剧讲述了武夫出身的县令白清,微服私访中遇里正聂怀善逼债,强抢塾师之女朱凤为妾,乃挺身解困,朱凤感其恩意,以家藏书画相赠,白清谢拒。裊怀善与其妻弟因遗产争讼公堂,白清文墨粗浅,连出笑话,错断此案。朱凤闻知,入衙释疑,帮助白清纠正错案。黄金疑案风波又起,抚台亲审白清,师爷落井下石,白清有口难辩。朱凤毅然闯衙,巧断疑案,搭救了白清。得师爷郁文撮合,二人喜结良缘。 -
82019-10
[ 词条 ]李俗民
李俗民(1910~1979)秦腔演员。工丑,尤擅媒旦。幼年入西安通俗社学艺。出科后先后在甘肃平凉平乐学社、兰州化俗社搭班。1935年应聘于宁夏觉民学社,为该社八大教练之一。1955年担任文艺训练班的语言教练。擅长丑行各类角色,尤其媒旦。擅演剧目有《小姑贤》之恶婆婆、《拾玉镯》之刘媒婆、《双摇会》之丑妞、《烙碗计》之继母等。 -
82019-10
[ 词条 ]欢音
亦称“花音”“硬音“。秦腔唱腔音乐两种曲调类型之一与“苦音”相对。秦腔的“欢音腔”之所以能够表现欢快之情,主要建立在清乐徵调式音阶之上,该音阶所用各音音序排列如图所示:欢音音阶因其“变宫”(7)与“宫音”⑴之间是小二度音程关系,“羽音”(6)与“变宫”(7)之间是大二度音程关系,这样,在主音“徵”(5)与“变宫”(7)之间恰恰构成大三度音程,这就使其具有了大调的性质。遂使曲调明亮并表现出欢快、喜悦之情。秦腔欢音唱腔以五声徵调式居多,宫调式次之,也有七声徵调式和宫调式,但不多见。 -
82019-10
[ 词条 ]《牡丹亭》
移植秦腔历史本戏。汤显祖编剧。2006年甘肃省张掖市七一秦剧团首演。导演王玉娟,唱腔设计田胜举,舞美刘晓明、田晓安。左秋芳、卢娣、孙丽红、高峰等演出。本剧讲述了杜丽娘妙龄青春,身居闺阁,乃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受丫鬟春香之诱,目睹春香动情怀春,偶得一梦,梦中与一秀才约会,美满至极,妙不可言。醒来难以释怀,相思成疾以致身亡。阴司判官被杜丽娘一片痴心所动,助丽娘查阅梦中情人,果然确有此人,乃岭南秀才叫柳梦梅,判官赠丽娘“还魂香”一支,称由情人点燃此香便可复生。杜丽娘魂显,向秀才倾吐真情,柳梦梅未惧之,反爱之有加,点香掘坟开棺,丽娘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排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唢呐调门
唢呐是秦腔的重要乐器,秦腔剧种有数百只唢呐曲牌,通常在发兵、饮宴、庆典等场面吹奏。秦腔唢呐因不参与合奏,故其音高基本是固定的,常用的调式若以筒音工尺“上”字作“1”,即相当于现代的F调,这是它的正调。秦腔唢呐的音高虽然是固定的,但通过改变指法,可作正调(筒音1=F)变为凡调,即筒音作5,l=bB,以及变为小工调,即筒音作4,1=C等上五度宫音系统和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转换。依其唢呐音孔,工尺字音位置与简谱排列。 -
82019-10
[ 词条 ]杨保喜
杨保喜(1895~1957)秦腔演员。工丑。陕西武功县人。艺名大麻子。幼入武功择林社学艺。初工二丑,两年后初露头角。因受该社同行排挤,弃艺改行,在县城以卖搅团、腊羊肉维生。后又受无赖欺凌,遂往兰州,于当地某班社打杂烧水。该社有一四川籍大丑演技极好,尤以《打草鞋》《张松献川》《捉鹌鹑》等戏而轰动兰州,便拜其为师。从此,利用闲暇空余摹其声技,仿其动作。为学《献川》,每天对着墙头所贴麻纸,练习口劲、舌劲。师父抱病亦侍奉不禽榻前。得师真传后一时轰动兰州。1937年回陕入西安三意社。次年,又受聘于武功秦声社、泾阳易风社,并在长安、周至、咸阳、渭南等地搭班客串。杨之丑戏,表演滑稽风趣,大雅大俗,唱做兼优。尤其道白,不仅紧凑顺溜,更能妙趣横生。他演《南犬川》之张松,当与张飞、赵云、庞统、刘备、诸葛亮等相见时的白口表演,均用地道川语,随口而出,滴水不漏,成为丑行中独步一时的佼佼者。 -
82019-10
[ 词条 ]聂大少
聂大少(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丑。原籍湖北,生于西安。原名金铭,因出身名门,人称“聂大少”。自幼酷爱戏曲,尤好诙谐,遂学丑角。曾与陈雨农合演《背娃进府》而驰名三秦;串演《黄河阵》之三教主,更是眼如环铃,雄森威严。王绍猷《秦腔记闻》赞曰:“世家贵裔,眩奇立异,改弦易辙,优而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