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红绫帕》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吴岐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书生苏捧章洪鸿侯与张世杰相约游冥王寺,苏题诗于寺墙,白太公之女白遇红观诗和之,互生爱意。白临行遗红绫帕,苏拾得。白太公召苏相见,请柬误投张世杰,张早垂涎白女,至白家,太公却之。白遇红约苏男扮女装绣阁相会。相会时,恰遇白母至,乃藏苏于柜中。张世杰羞恼成怒,到白府抢亲,错抢苏生回府。太公告于官,差人带张去衙。张着妹金娥陪伴苏生,二人一见钟情。暗结丝罗,苏赠红绫帕与金娥,并将金娥改扮男妆安置在自己家里后,赴京应试。白太公至苏家访苏捧章误将金娥认作苏生,以女相许。苏中状元后归家,金娥示红绫帕,二女与苏同拜花烛。 -
302019-09
[ 词条 ]十道本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宫门挂带》。须生唱念工戏。其中有同名折戏流行演出。事出《隋唐演义》第六十回、《说唐演义》第五十九回、《大唐秦王词话》第五十八回至五十九回。中路、西路、南路、东路秦腔常演。陆顺子、郗德育、肖顺和、康正绪、米钟华、李正斌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谭振中藏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冯杰三改编秦腔本,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中路掷子本、中路掷子抄录本、北路梆子抄本等。本剧讲述了唐王李渊听信奸妃谗言,欲斩二王世民,众臣纷纷上殿奏本,皆不得准。褚遂良奏了十道本章,历数累代昏王宠妃亡国之痛。并以宫门所挂玉带珠宝完好证明世民被诬陷。唐王恍然大悟,遂释放世民。 -
302019-09
[ 词条 ]羊娃子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班主羊娃子,原是酒泉全子戏班与之合台演出,除眉户外兼演秦腔。主要演员有杨娃子(羊娃子)、李世盛(须生)、赵炳奎(老生)、车忠林(须生)、张元清(琴师)等。演出剧目有《起解》《老换少》《大保媒》《忠保国》《明公断》《杀裴生》《玉虎坠》《财神图》《玉堂春》《李翠莲大上吊》等10多本。羊娃子戏班演《大上吊》时,在台前10米处立一两米高的高杆,杆的顶端拉一条长绳,演到上吊一场时,李翠莲从舞台上被吊至杆顶,观众仰起头来才能看到这个令人恐怖的吊死鬼。戏班解散年代不详。 -
302019-09
[ 词条 ]小奎戏班
宁夏秦腔班社。1916年创建于永宁县李俊堡。班主小奎(艺名),工武旦、花旦,踩绕技艺甚高,在群众中颇有影响。主要演员有王庚武(花脸,还能编写戏文)、杨安国(正旦)、张秃子(原名张玉连,须生)、朱老九(花脸)、仁桂元(正旦)、闹海驴(满族,花脸),此外还有荣天锡、小文阁、王胡子和旗杆旦等。演出剧目多为秦腔传统戏,如《紫霞宫》《石佛口》《白兔记》《逼天院》《绝龙岭》《黄绝鞭》《庞涓拉丧》《马武打金砖》等。1921年后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李书
李书(1962~)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主工板胡演奏兼作曲、指挥。1975年参加工作,现任陕西省戏曲剧院秦腔团副团长。任板胡主奏剧目50多本,小戏百余折。三次获省民族器乐大赛个人拉弦类一等奖第一名,多次获国家、省级演奏奖、作曲奖。出版演奏磁带、光盘50余张,作曲、配器10张。另还发表演奏方面论文三篇。第四届省青年文艺创作评比中被省文联、文化厅评为“青年音乐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协第四届民族音乐委员、团省委第八届青联委员、陕西板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302019-09
[ 词条 ]宝中社
甘肃秦腔班社。武都县洛塘周富银组建于民国初年。前身为原建于清末民初的杨占义戏班,后被周富银霸为己有,取名宝中社。演员40余名,领班林相庆,工丑,擅演猴戏,最为拿手的是扮演《孙悟空盗扇》中的孙悟空。主要演员有林相庆、邓志福、杨花脸、苏花脸、石三娃、徐有德等。上演剧目有《明公断》《八件衣》《红梅阁》《水淹七军》《回荆州》《草船借箭》《三战吕布》《白门楼》《目连救母》《济公传》《孙武子过沙江》《鸳鸯楼》等100多本。最兴盛的时期为1939-1941年,演员最多时达到120余人。曾在四川广元、成都等地开过戏园,到陕西汉中、青木川等地演过戏。1943年,周富银被县自卫中队长龙一飞等人诱杀于五马河,戏箱由当地保安六团派人运走,戏班解散。 -
302019-09
[ 词条 ]掌式
“手姿”的一种。凡五指张开,以突出掌心的手姿造型,均称为“掌式”。是演员舞台手腕、臂膀表演等动作的基础。主要有瓦愣掌、虎爪掌、兰花掌、荷叶掌、反叶掌、端掌、撒掌等。掌式①瓦愣掌。生、净多用。掌心稍凹,拇指张开向后腆,其余四指伸直并拢靠,无名指与小指伸直尽量向掌心收拢,形成瓦状。为生、净专用手式,走边、亮相、拉架子等多有穿插运用。秦腔《破洪州》最后武打场面,白天佐即用此手式以示交锋开始。②虎爪掌。生、净多用。五指伸直向外张开,掌心稍凹。传统戏中主将发号施令,现代戏在表示拒绝对方时也有应用。表演中还多以右掌以此式有力向下方砍去而形成“砍掌”。③兰花掌。拇指往回收拢,置于中指第一骨节,食指、无名指、小指微后翘,掌心稍凹。为旦角专用掌式。表演中若以此式自下经胸前向额头上部撩起,手背朝前者称“撩掌”;掌心朝上者称“缓掌”;若以此式将双手自下向胸窝前撩起,并将掌心朝上者称“摊掌”;掌心朝下者则称“按掌”。秦腔《赶坡》中王宝钏、《火焰驹》中芸香等表演中均有穿插运用。④荷叶掌。又称“柳叶掌”。拇指回拢,正对指第一骨节;食指、中指略向后题,无名指、小指则向手;L、罪拢,掌心稍凹。此系旦角用手式。表演中若左手以此式自腰部向右肩方向撩起,随即下按立于右胸前,称为“立掌”。戏中,凡武旦徒手对打,多有穿插表演。⑤反叶掌。拇指跟关节向掌心收拢,其余四指微后翘,如兰花掌状,手心向下,手背朝上,形成反掌。戏中武旦兵刃交锋中多作为护器掌式运用。⑥端掌。旦角专用。右踏步站,两小臂自下向胸窝前上抬,双手心朝上端至胸窝前,两手指尖相对,身左目右。⑦撒掌。生、净专用。左手叉腰,右掌端至右肋处,站成丁字步。眼随手走,右掌向右侧画圈作撒出状,身向右前方,目视正前方。 -
302019-09
[ 词条 ]蔺炳午
蔺炳午(1948~)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渭南市人。14岁毕业于渭南专区戏曲学校,进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主操板胡。其精通秦腔演奏知识和各种文场乐器,也能伴奏京剧、豫剧等。从艺以来,曾为近200本(折)秦腔剧目操琴。1964年、1977年和1979年主奏的《银光重放》《斩鸿恩》《司马迁》等剧,分获陕西省文艺调演一、二等奖;主奏的《三堂会审》《悔路》《相亲家》也获辱一二、三等奖;主奏的《易宝情缘》获优秀演奏奖;其创作的《老少喜》《托呼提婚事》两剧分获音乐创作奖、优秀创作奖。1994年随团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被该国文化部授予“文化使者”荣誉证。所撰论文《在改革中求发展》获论文一等奖,并载入《中国思想宝库》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