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玉镜台》
秦腔》第十四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晋时,五胡乱华,温太真投姨丈刘琨营中从戎。刘琨赠太真玉镜台一个,欲做与女儿玉兰订婚聘礼,太真不解其意,后与表妹刘玉英结婚。 -
302019-09
[ 词条 ]张银花
自幼喜爱秦腔,还弹辱一手好琵琶。后随义父张某学艺。乾隆三十六年(1771),父子常演出于军中东南两路大营,受到军士喜爱。5年后重返西安,搭入双赛班,并与张南如(三寿官)结为异姓兄弟,共同主持双赛班。 -
302019-09
[ 词条 ]延安戏剧工作委员会
1946年边区各戏剧单位编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秦腔、眉户、京剧,以及陕西道情和秧歌剧目,形成了抗曰战争以来未有的繁荣盛况。 -
82019-10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运用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秧歌等艺术形式,反映当时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生产、生活。该团艺术实力雄厚,有马健翎、张季纯、墨遗萍、黄俊耀、尚伯康等剧作家。该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的秦腔现代戏,如《好男儿》《查路条》《那台刘》《一条路》《中国魂》《回关东》《三岔口》《八千马》《抓破脸》《血泪仇》《保卫和平》《官逼民反》《穷人恨》《一家人》,以及眉户剧《十二把镰刀 -
82019-10
[ 词条 ]大戏棚
清代后期和民国初期出现在西安、兰州等商业都市的营业性秦腔演出场所。随着秦腔由庙会演出开始慢慢向城市渗透,城市里出现专业班社搭建的“大戏棚”。 -
302019-09
[ 词条 ]《斩白袍》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敬德打朝》《黑打朝》《庆功图》《唐金花上殿》《三出宫》。花脸唱做并重戏。各路秦腔常演。山东莱芜梆子及怀调、宛梆、豫剧、平调有同目。 -
82019-10
[ 词条 ]王辅生
王辅生(1924~2007)秦腔演员。始学旦,后改工丑。陕西西安市人。原名王泥潮。11岁入正义社学戏,师从高正保、王德荣。1936年入三意社后始改丑行,以演彩旦为主,也演小丑、官丑。 -
82019-10
[ 词条 ]堂会戏
秦腔演出习俗。戏班在官府专为官员权贵调任、升迁、接待、取乐,或在私宅专为大户人家婚典、寿庆、丧事、消遣做专场演出,即称“堂会戏”或“唱堂会”。所演剧目因事、因俗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