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姚昌民
自幼酷爱秦腔艺术。幼时即为学校文艺活动骨干,经常参加戏曲编演和乐队伴奏活动。I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后入《当代戏剧》任理论、评论编辑。曾发表秦腔理论研讨、表演赏析、新剧目及专著评论文章百余篇,字数计约近百万,主要有《国情是决定戏剧命运的条件》《提高秦腔丑角表演的艺术品位》《他是读者的知心人》《〈丁家院〉的启示》等。 -
82019-10
[ 词条 ]《索夫盘夫》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鸳鸯坠》。小生、武生、老生、小旦、大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索夫盘夫》。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代,曾铣为奸相严嵩所陷害,惨遭灭门之祸。 -
302019-09
[ 词条 ]牛皋扯旨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二净、须生、正旦唱做戏。事出《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秦桧害死岳飞,牛皋愤恨宋王忠奸不辨,去太行山落草为王。 -
302019-09
[ 词条 ]《白玉楼》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苦节图》《白玉楼挂画》。小生、小旦、正旦、刀马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挂画》。事出清人袁栋《白玉楼》杂剧。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苦节图》四卷十七回改良秦腔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苦节图》十七回改良秦腔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十七回《苦节图》改良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和西藏秦剧团印行张耀民、柳苏改编秦腔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蒲州梆子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冀福记
冀福记(1942~)秦腔剧作家、演员。陕西商州人。1953年考人商洛居圆,习演秦腔、道情、花鼓与汉剧丑行艺术,兼学创作。曾任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易俗社社长等职。在秦腔《李陵碑》《霍去病》《青山情》《皇后梦》《游龟山》《白蛇传》及现代戏《郭秀明》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多次获奖。创作有歌剧《杨贵妃》《娘啊娘》、舞剧《秦俑魂》、陕西独角戏《带头人》及秦腔古典剧《梦回陇西堂》《盐湖魂》等。是陕西电视台《秦之声》首席点评、陕西电台专为其设《老冀说戏》栏目。 -
82019-10
[ 词条 ]旦角制
秦腔戏班组建体二十世纪初期,长期窜山窝、赶庙会、跑台口的秦腔戏班,逐渐进入城市,并成为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旦八角”正是形容当时秦腔戏班,一个好旦能抵八个其他行当演员的重大作用。被誉为“秦腔正宗”的西安正俗社台柱李正敏,是“一旦挑八角”旦角制的典型。 -
302019-09
[ 词条 ]下南唐
秦腔传统本戏,分前后两本。别名《金定别母》《撮合山》《双锁山》《刘金定杀四门》。武生、武旦、须生、老旦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双锁山》《杀四门》《战余洪》。事出《三下南唐》鼓词第十九、二十回。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西府秦腔》第二集书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蒲州梆子、中路梆子抄录本;山东梆子抄录本;河北梆子油印本等。 -
82019-10
[ 词条 ]《豫让剁袍》
《豫让剁袍》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国士桥》《水灌晋阳》《豫让桥》等。生、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個士桥》《剁袍》。事出《史记刺客列传》《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元人杨梓有《忠义士豫让吞炭》杂剧。各路秦腔常演。刘立杰、李可易、田德年、申正昆、温警学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水灌晋阳》抄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