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张汲三
张汲三(1893~1956)秦腔演员。主工旦角,兼演生、丑、净行角色。甘肃民勤县人。乳名含儿。自幼酷爱戏曲,后拜李富贵为师。满师后,去西安投师,学会跷功。后又到张掖、酒泉访师学艺,练成一身绝技,可以踩跷从两张高桌上翻下,在椅背上跑来跑去。在《游西湖》中扮李慧娘持扇圆场,恍若乘风;《泼水》中端盆徘徊,犹如水上飘荡。擅演剧目有《张公背张婆》《十万金》《水牢》《畲棠关》《泼水》《宋江杀惜》等。晚年曾在民勤县群众秦腔剧团教戏。 -
302019-09
[ 词条 ]景泰同乐社
甘肃秦腔班社。清咸丰元年(1851)当地乡绅陈尚民集资创建于景泰。高攀月任领班,先后吸收陕西民间艺人关玉文等十多人和当地部分秦腔爱好者。1929年大旱,被迫解散。次年有陕西艺人侯怀常、吴裁缝来此定居,又重新组班。社长王希田。主要演出剧目有《春秋配》《琵琶记》《八件衣》《赵飞搬兵》《烙碗计》等。演员早期有高攀月、关玉文、安维刚、安维民等冲期有傅安成、李有梅(女)、李缘芳、张克美等;后期有毛生有、王小明、马月英等。1949年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春秋配》
秦腔传统本戏。“李十三十大本之一”。别名《姜秋莲》。生、旦唱做戏。含折子戏《捡柴》《回柴》《推涧》《落庵》。事出《春秋配》鼓词、清李十三《春秋配》剧本。各路秦腔常演。陈雨农、宋上华、马振华、郭朝中、王永易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张茂亭整理秦腔本及《捡柴》折戏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八集书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道光十二年手抄秦腔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手抄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二集书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第三集及《东路梆子》第九集和《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七集书录本。另有蒲州梆子本。剧情简介 本剧讲述了生员李春发与友人张雁行夜饮,石敬坡潜入谋盗,被张、李拿获。春发念其有孝行,赠银放走。雁行寄其妹秋鸾于姑父侯上官家中,拟定入山聚众起事。李春发送张入山,回家途中,遇女子姜秋莲遭继母贾氏所迫,偕乳娘在郊外拾柴,怜而赠银数两,秋莲回家言之,继母贾氏疑与男子有私,声言欲告官。秋莲惧,夜与乳娘逃出,遇侯上官,杀乳娘,逼秋莲从奸。秋莲骗侯至一崖前,推侯坠崖落涧,遂逃尼庵暂居。石敬坡夜归救侯,拿去侯夺秋莲之包裹,为报春发赠银之恩,投春发家。贾氏见秋莲逃走,以为必与春发有关,遂告县衙。县官耿忠差人至春发家捜出包裹,李有口难辩,乃陷入狱。石敬坡又入侯家行窃,暗闻欲卖张秋鸾为娼,误为秋连在侯家,夜守路旁候秋连出,好为春发鸣兔。待秋鸾逃出,石即口呼秋连尾追,秋鸾误为侯家追之,仓皇投井,石以所见入衙告状。时值天明,秋鸾之父与一同伴许黑虎贩米经井边,忽闻内有人声,遂下井捞救。许黑虎吊秋鸾出井,见有姿色,乃推井桩入井,压秋鸾父于井中。许强逼秋鸾同走,适巡按私访,秋鸾喊冤,许黑虎逃走,巡按送秋鸾暂居尼庵。春发家人李骥以春发冤案上山告知张雁行,雁行贡兵救出春发。春发逃入尼庵,乃见张、姜二女,说明前后,同去喊冤。冤案遂明。秋连与春发、秋鸾与春秀配婚。代表唱段 《捡柴》一场姜秋莲(小旦)所唱“蒙君子致殷勤再三问话”[苦音慢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蒙君子致殷勤再三问话,虽然是男女别不得不答。家住在罗郡庄魁星阁下,我的父名姜韶贩粮生涯。在家中受不住继母拷打,没奈何来荒郊捡拾芦花。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演出《春秋配》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保符班
陕西秦腔班社。创建于清康熙末年。乾隆中叶已成为西安著名的36个班社之一。著名的旦角艺人有宋子文,以色艺素佳而享誉一时。据严长明《秦云擷英小谱金队子》云:“西安乐部著名者凡36,最先者曰保符班。保符班有太平儿,姓宋名子文,色艺素佳。余至关内时,以年长不复登场。 -
302019-09
[ 词条 ]葵花镜
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孟日红游地狱》。正旦反串武旦、老旦、正旦唱做打并重。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谢焕章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苗兰亭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高彦珍进京赶考,其妻孟日红刮肉奉母,母嫌肉少,斥之,日红实告,母惊而亡。孟日红进京寻夫,被梁冀鸩毒而死,于阴间遍游,方知善恶终有得报,阎罗念其有刮肉奉母之孝,赠其葵花宝镜复生,并从军平寇获胜,封平寇夫人,惩梁雪冤,夫妻团圆。 -
302019-09
[ 词条 ]寇治德
寇治德(1938-1999)—级导演。先后独立执导或与人含作导演《白汗衫》《囊哉》《小忽雷》《千古一帝》《向阳川》《三上桃峰》《沙家浜》等60余部剧目。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导演一等奖,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邀请赛导演一等奖。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协会副会长。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惠济民
惠济民(1903~1976)秦腔教练、导演。陕西蓝田县人。幼入榛苓社学艺,工旦角。出科后,随社在关中各县演出。后因嗓音不济,改做教练、导演。先后在富平正风社、大荔牖民社、高陵化民社、汉中新汉社任教,排导新旧剧目。1949年后在西安尚友社任专职导演。所排导的《三上轿》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导演一等奖。1957年参与导演戏曲艺术片《火焰驹》。1958年调陕西省戏曲学校任艺术指导。为人忠厚笃诚,排戏教学严格有方,深受秦腔界推崇。培养了许多新秀,有马振华、袁兴民、殷守中、彭义忠、李晓俊、高宪中、郭明霞、刘茹慧等;李爱云、王玉琴、傅凤琴、华美丽、霍惠君、马世中等名须名旦都受其指教。导演了不少名剧,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庵堂认母》《三上轿》等戏,大都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尤其《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西安连续上演一年,获得空前效应。系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协委员。 -
302019-09
[ 词条 ]孟志杰
孟志杰(1903~1968)秦腔教练、导演。陕西西安市人。幼入易俗社学艺,工净行,以架子花脸见长。1927年与种毓华等人在汉中创建易俗分社(即后之新汉社),常活动于关中一带。新汉社解体后,又组建蔡宽戏班,自任班长。1949年后,曾在宝鸡新声剧团、千阳县人民剧团任教练,培养学员十多科,李新纪、高新岳、王新虎、黄金花等较有影响的演员,皆出自他的门下。排演剧目有《黑叮本》《白虎堂》《百花诗》《苟家滩》等50多出,多具易俗社革新特点。1962年退休后仍在当地业余剧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