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檀道济》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张旭明、刘更生编剧。别名《凯旋图》。须生为主唱做戏。事出《宋书檀道济传》。西藏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南朝宋帝刘义隆,听信大司徒徐羨之谏,欲与北魏主和,自让洛阳于北魏。大将檀道济与史官王彦丞力主抗敌,舌战徐羨之、黄眉等奸党,宋帝服,命檀道济为帅,黄眉押粮,出兵御敌。首战告捷,欲乘胜进击,不料黄眉扣压军粮,致全军驻营不前。檀命刘魁催饷,被黄眉药酒谋害。北魏乘机围困檀营,檀以“唱筹量沙”计暂退魏兵。适王彦丞动员百姓,助粮5000石运至,军势大振,大败魏兵,洛阳百姓夹道欢迎凯旋。 -
82019-10
[ 词条 ]《宇宙锋》
《宇宙锋》秦腔传统本戏。又称《一口剑》《六义图》《六人杰》《金殿装疯》等。旦、净、须生、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金殿装疯》。事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元郑德辉有《秦赵高指鹿为马》杂剧。西路、中路秦腔常演,民间将其列为“江湖十八本”。今存版本现存多种版本,晋剧、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河北梆子及京剧均有此剧目。有甘肃省图书馆藏逯进存清道光九年(1830)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王善言存清光绪九年(1884)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民国秦腔抄录本。另有中路、蒲州梆子抄录本,河北梆子油印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秦相赵高与亲家匡扶结仇,赵设计盗取先帝所赐匡扶之剑“宇宙锋”,以借刀谋刺秦二世胡亥,反嫁祸于匡扶。秦王怒,囚匡扶,其子匡忠出逃。赵又欲将已嫁匡忠之女艳容献于胡亥,艳容至死不从,于金殿装疯,辱其父与胡亥,被驱而免祸。后匡忠杀敌立功,冤狱终辱大白。人物扮相主要人物赵艳容,正旦行当,初为俊扮,梳大头、线密子,戴凤冠、流苏、水钻泡子,披红蟒、云肩,戴玉带,佩带花边腰包,穿绣花边白裙子、粉彩裤、彩鞋,手拿金色折扇。《金殿装疯》一场补妆:点眼窝,重描眉,土黄胭粉扑面,以呈“疯像”;倒戴凤冠,玉带散挂,发髻(京剧称“发垫”)打散披背,表示仪容不整。艺术特色该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唱做并重,尤其《金殿装疯》一场,当赵艳容扯着其父赵高玉带,边碎步边唱“来来来奴与你洞房花烛结金鸾”一句,穿插有“两面脸”特技表演,即面对赵高、秦二世胡亥的半面脸笑,面对观众的半面脸则哭。当年五喜儿、桑大嘴、赵杰民、陈景民等均有演出。代表唱段《金殿装疯》一场赵艳容所唱“且看那无道君怎把旨传”(陈景民饰)[欢音二导板][欢音慢板][欢音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午门外我下了龙车凤辇,信步儿来至在白玉阶前。愉看那无道君威风八面,放着胆大步儿上了金銮。我这里笑盈盈上前拜见,且看那无道君怎把旨传。 -
82019-10
[ 词条 ]神仙戏表演特技
神仙戏中多有神仙斗法的情节,需要用到特殊的道具和技艺,包括耍火流星、耍水流星、耍引魂幡等。①耍火流星。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戏之中。其表演方法为:先用铁丝制成两个小火笼,内装炭火,再用两条彩绳检好。表演时一手一个,小火笼甩动,迎风起火,上下左右前后不停地耍花子,好似两条火龙满台腾飞。②耍水流星。秦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戏之中。其表演方法与“耍火流星”同,仅丝绳两端网套内换以盛满清水的碗,要求飞转舞动时滴水不漏。③耍引魂幡。秦腔表演特技。多用于神仙斗法的武戏之中。引魂幡将长180厘米竹竿用白绸缠裏,再在竿梢之上缚以扎有数十朵小白花的等长细绳,以及书有“引魂”二字宽约30厘米的白纸带制成。演出时,将其插在演员靠旗座下,用丝绦绑定以做各种轮甩耍幡动作。《群仙阵》之孙膑出兵前,即有此特技。其表演方法为:幕后唱完[大起板]揭帘出场,在[浪头]击乐声中拉架子、扎双膀势、三踢腿、跌叉,然后右腿跪地,左腿半蹲,将幡甩在台口甚至打在前排观众身上,再甩向身后。如此前、后、左、右各甩三次,最后绕头顶轮甩三圈方复位。要求纸花与发梢不缠、不绕、不乱,动作干净利落,线条清晰分明。 -
82019-10
[ 词条 ]《马鞍山》
《马鞍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子期论琴》《伯牙奉琴》等。须生、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伯牙奉琴》《伯牙摔琴》。事出《韩诗外传》及《警世通言》卷一、《今古奇观》第十九回。靖正恭、王正端、秦鸿德、高喜中等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杨鹤斋秦腔改良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西府秦腔》第二集收录张德明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另有《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卷》收录山东梆子本,195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刊行山东梆子《俞伯牙摔琴》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李三愿、薛福田收存蒲州梆子本及黄正卿口述蒲州梆子本,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许中新、胡金海口述山东梆子本。剧情简介晋国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船行马鞍山,弹琴自娱。原楚国大夫钟子期,砍柴经此,闻琴音即知伯牙所弹琴曲为《高山流水》,俞邀子期共论琴律,成为知音,二人遂结为兄弟。约定次年伯牙携琴入山再访。翌年伯牙赴约,路遇钟父元甫,被告知子期已死,伯牙悲痛不已,前往坟前哭祭,痛感知音难觅,乃摔琴以报,从此不再弹琴,欲为子期守墓三年。子期屋中复出,说明佯死乃怕伯牙荐官,伯牙破涕为笑,二人情谊更深。代表唱段《奉琴》一场戏中,俞伯牙、钟子期有段[欢音二六板]对唱:俞伯牙:彼此相见何太晚,相别迅即在眼前。依依难舍神志黯,心心相印话难言。钟子期:有缘今日得会面,邂逅知己结金兰。秋水长天相映碧,谈琴论道乐无边。辞兄离船上了岸,相会还须到来年。俞伯牙:(转带板)一见贤弟过山溪,不由伯牙泪悲泣。论他文才世无比,谈琴论道数第一。若得此人朝夕共,胜似在朝挂紫衣。将身打坐船舱里,明年中秋会子期。音像资料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录制苏育民《伯牙奉琴》录音,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录制靖正恭《伯牙奉琴》录音,并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带。 -
82019-10
[ 词条 ]《靖正恭演出剧本选集》
秦腔剧本集。王学秀编。1989年1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选编靖正恭所演出的秦腔传统折子戏16个,包括《伯牙奉琴》《激友》《花亭相会》《木楠寺》《洞房》《戳纸墙》《吃鱼》《订婚》《扑池》《哭楼》《详状》《重台》《观画》《扫墓》《醉酒》《刺目劝学》。每剧前均有文字说明。书首有靖正恭照片10幅,及吴坚之序,书后附有《秦腔生角名星——靖正恭》和《群英荟萃的西安正俗社》两篇文章和编者后记。 -
82019-10
[ 词条 ]翠峰山砚峡寺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甘肃华亭县翠峰山砚峡寺内。该寺于元惠宗十四年(1354)重修时,将翠峰山望月楼改建为砚峡寺戏楼。戏楼高二丈二尺,大三间,砖木结构,两层楼阁,上悬下空,八个翘角伸出,上挂风铃,房脊琉璃瓦锁背,寿字琉璃瓦封檐,八檩十八卦,卦头刻有蟠龙。台内格子板封中,刻有八仙上寿、福字、獅子滚绣球等,上下场门框也画有仙女散花、麻姑上寿等。两面中柱刻有楹联,上联:“日昍晶照天下”,下联:“月朋晶朤定九洲”,横额:“清平福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为庙会,会期演戏,已成习俗。1982年被拆除。 -
82019-10
[ 词条 ]盘子功
秦腔利用道具表演技巧的一种。演员借助于茶盘、酒盘类道具,进行各种技巧表演的基本功。秦腔舞台多用于活泼伶俐的丫鬟奴婢一类角色,技法有端、转、搦、藏、耍,以及持盘亮相所做的各种造型等。秦腔盘子功表演技艺术语表平转盘:五指伸开将圆盘托起,随着旋转的惯性,将食指顶在盘底中心,手呈兰花指形,以手腕内力牵动,食指顺势绕动,维持盘面水平转动。平转盘时,前臂上屈,使盘面略高于肩,盘沿距脸侧两寸余,转盘时手劲要均匀和谐,才能保证盘身平稳。高低盘:一手平转盘于头侧,另一手平转盘于胸前,两手上下斜距尺余,身体倾向低盘一侧,眼望高盘。两盘位置在表演中可做变换,随着盘位的变换,身体的倾斜度也要相应变换。正亮盘:双手兰花指于胸前对捏盘边,盘面朝上,然后手上举,同时顺势翻手腕将盘面亮于前方,臂呈高双膀势。侧亮盘:一手兰花指捏盘边提盘,盘面朝前,然后将盘向本侧肩上甩置,使盘立于肩上,盘面略向内侧,另一只手侧立掌于胸前。若系长方盘,亮盘时则提其宽边。甩置后长边立肩,此势以亮低势为妙。斜亮盘:双手兰花指捏盘的对角,盘面朝上置盘于胸前。再将盘向内顺圈翻转。翻转时中指伸于盘面边沿向外拨盘,当盘面转至前方时,将盘斜針胸前一侧,本侧手位基本与耳齐,距耳约五寸,另一手位于中胸处,头部向盘偏斜。藏盘:一手四指抠住盘面边沿,拇指紧逼盘背边,然后将盘向后上提,使盘底贴在臂后,另一手则可自由配合。传统秦腔中花旦常有此表演。掏盘:将盘子平转,待稳定之后,再将手腕缓缓拧动,手心逐渐朝上,食指向前趋于水平,继而手扣腕向内平转,食指横扫胸肋从腋外掏出向上拧动,转回原位。掏盘中要注意保持转速,利用盘子的旋转惯性,防止翻落。同时还可以随着表演的需要,采用各种优美的姿态,比如“探海”“卧鱼”“望月”以及各种下腰等,均可用于盘子功表演之中。单手端盘:一手中指屈向手心,拇指、食指与无名指鼎立在盘底中心将盘托起。盘位可根据表演需要而定,一般将手举至本侧肩前五至八寸处,略高于肩,盘沿与脸侧相距约两寸余为宜;另一只手可叉腰、护盘、随台步摆动,或选择其他适合的姿态做以配合。传统秦腔中丫鬟侍女为主人打茶出场时多有此表演。双手端盘:双手兰花指对捏盘边,两臂自然弯曲,将盘平置于一侧,竖胸前,呈端盘状。盘位可因情况而变化,如对所敬夫婿等,可与眉齐,对所尊如帝王、神明等,则可高于头顶。对角转盘双手兰花指各捏长方盘或方盘的对角,将盘面向外斜竖胸前,用手指拨动,将盘向内或向外旋转起来,趁势将盘角移至掌心,靠腕部内力牵引掌心和谐揉动,可连续转动。转盘要快而巧,手的动作以小为宜。 -
82019-10
[ 词条 ]《魏长生资料初编》
《陕西戏剧史志丛书》之二。终南樵辑。1983年《中国戏曲志陕西卷》《陕西通志戏剧志》编辑部刊行。共收录200多年来40余家论述145则。分两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