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天汉剧社
天汉剧社陕西秦腔班社。1945年组建于汉中,由高陵化俗社和刘易平领导的新秦社合并成立。1950年改名为天汉剧团,主要演员有李庆民、李幼民、李玉民、李悟民、李觉民、肖天英、王学中、何景民、李应才、李佩华等。以演传统戏为主,代表剧目有《火焰驹》《独占花魁》《三滴血》《黄河阵》等。1979年易名汉中市秦剧团。 -
82019-10
[ 词条 ]《好男儿》
秦腔现代小戏。马健翎所编剧目。 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演。米成义、张云、贺原野、马健翎、王志义等演出。有东风文艺出版社刊行《马健翎现代戏曲选》收录本。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中,义勇军战士郑二虎被日寇俘虏后,交某县县官杨盛德审问。汉奸王小侯严刑拷打,郑二虎宁死不屈。二虎系杨盛德外甥,杨向王求赦,王不允,激起众衙役义愤,当场造反,打死王小侯,赦放郑二虎,迎接义勇军进城,共同抗日。 -
82019-10
[ 词条 ]红星秦剧团
新疆秦腔演出团体。前身系陕西白水县“三一剧团”。1949年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易名“六军宣传队”,后随军进驻迪化,1951年部队整编中调往哈密,编为新疆军区十六师宣传队,后又随军改编为农五师红星秦剧团。1968年解散。S瞒的剧目有《穷人恨》《血泪仇》《北京四十天》《三打祝家庄》《红娘子》《屈原》《大禹治水》《党的女儿》等。主要演员有治奎民(大花脸)、傅胜利(大花脸)、刘凤鸣、杨景中(二花脸)、王幼民(三花睑)、王秋怀(生角)、吕晓玲(旦角)、康祥、李振亭(须生)等。 -
82019-10
[ 词条 ]畅明申
畅明申(1920~)秦腔演员。主工大净。原籍河南省汶上县,生于甘肃庆阳。其父畅金山,外号畅麻子,是陇东有名的大花脸。他从小随父学艺,做派大方,脸谱独特,继承其父花之风。且嗓音洪亮宽厚。先后在环县剧团、庆阳地区陇剧团从艺。拿手戏有《铡美案》之包拯、《虎头桥》之魏延、《黑虎坐台》之赵公等。 -
82019-10
[ 词条 ]《秦云撷英小谱》
古代秦腔著本。清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书中以故事传记体,记秦中歌伶轶事。全书共收“祥麟”“三寿”“银花”“小惠”“琐儿”“色子”“金对子双儿栓 儿”等7篇,共14人。主要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有关秦腔的活动,包括艺人传记、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 方面的经验。全书文字简明扼要,涉及地方戏曲 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有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以及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内容。全书用8000字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做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成为这方面的理论总结。有《双梅景暗》丛书本和《昭代》丛书别集,前者为光绪元年(1875)叶德辉刊刻。 -
82019-10
[ 词条 ]《血溅卢沟桥》
秦腔现代本戏。黄俊耀所编剧目。唱打并重戏。事出1937年7月8日《大公报》《申报》《秦风报》报道“七七事变”之史实。同州师范学校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冯玉祥某部团长吉兴文,带领大刀队奋力抗击日寇,于卢沟桥被日军包围,日寇机枪横扫,大刀队虽死英勇事迹却留存百世。 -
82019-10
[ 词条 ]众英社
甘肃秦腔班社。1941年靖正恭、王义民在振兴社基础上组建于兰州。主要演员有靖正恭、王义民、王正端、刘全禄、楼英杰、张筱英、刘金荣、肖正惠、茅玉丽、杨金凤、高致中、高符中、大麻子、李世英、贺凤鸣、赵柱易、郗化民等。常演剧目有《八件衣》《八义图》《玉虎坠》《白玉楼》《白玉钿》《白玉梅》《樵夫妇》《青年镜》《二度梅》《独占花魁》等。1944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教学》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无本戏,仅此一折。文丑唱做戏。本剧讲述了何为贵教学为生,天遭荒灾,学生散去,只好以唱教求食。乡里王发旺欲请何为贵教学,先开列一大堆条件,说得何为贵饥饿难忍,遂夺食而去。戏中,何为贵有段带哭腔的[苦音慢板]唱腔,全段唱词为:坐草堂不由人自思自叹,思想起二爹娘我好心酸。到今日饿得我无法可办,我这里唱教学一奔乡间。马平民、苏牖民合演《教学》(易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