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苏武牧羊》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苏武回国》。老生、须生唱做戏。含折子戏《苏武牧羊》。事出《前汉书苏建传》。另有宋元戏文《苏武牧羊记》、元周伸彬《苏武持节》杂剧、明《牧羊记》传奇等。各路秦腔常演。郗德育、李夺山、黄致中、陈基来、苏育民、袁兴民等代表剧目之一。麻晓芹饰李陵、闫怀智饰苏武(孟云提供)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多用李逸僧改编本。豫剧、蒲剧、平调、河北梆子有同目,情节各有不同。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纯益成书局刊行同名本,西安同兴书局同名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苏育民演唱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抄存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六集录有刘和三口述本。剧情简介 汉朝中郎将苏武,奉旨往北方诸另宣慰,被匈奴劫持,并使李陵劝其投降。苏武宁死而不辱节,单于令其北海牧羊。汉几经与匈奴交涉,匈奴均伪称苏武已死。后苏武修书,缚于南飞鸿雁足下,为汉所得,乃再向匈奴索讨苏武,匈奴无奈,只好放苏而归。代表唱段《牧羊》一场苏武有[苦音尖板]转[慢板][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坏,忍不住伤心泪痛洒胸怀。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谁料想狗番奴巧计安排。他命那卖国贼将我款待,又劝我投降北国与他做奴才。我岂肯背叛祖国贪图荣华自安泰,骂的那卖国贼子一个一个头难抬。我不从他将我囚在北海,又命我牧羊郊外来。身上无衣难遮盖,肚内无食饥难挨。我有心舍身跳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无奈何忍饥受饿冒风披雪饥寒交迫再忍耐,苍天爷何一日把眼睁开。音像资料 1959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为苏育民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1982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温警学演唱的该剧唱腔录音,中国唱片社分别灌制唱片。 -
302019-09
[ 词条 ]赵杰民
赵杰民(1868-1938)秦腔旦角演员、教练。陕西富平县人。名维俊,字杰民。早年经商,后演秦腔。初习同州梆子,后改西安乱弹。清光绪、宣统年间,与随鞑子、五喜儿等名家齐名。擅演苦戏,如《三娘教子》《三上轿》《五典坡》《祭江》《盘道歌》《抱火斗》《杀庙》等。民国初入陕西易俗社,并任教练。排练有《天足会》《鬼教赵杰民(易俗社提供)育》《孤儿记》《强项令》《闹都院》《金玉莲》《二郎庙》《杨氏婢》《算卦骗人》《长生殿》《梁上君子》《十二先生》《十二戏迷》《复成桥》《卢采英救夫记》《玉壸泪》《友于记》以及《双明珠》《螟蛉案》等新戏四五十出。赵杰民(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取洛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光武山》《破洛阳》。生、武生、二净唱做打并重。事出《东汉演义》第五十回,《赐绣球》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蒲州、北路梆子存抄本,蒲剧团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秀命邓禹为帅攻打洛阳,乃用激将法使马武怒返太行山。洛阳守将苏显闻知,路拦马武劝降。邓禹即派吴汉、岑彭、姚期、杜茂迎敌,马武生擒苏显,攻破洛阳,王莽擒获,刘秀欲赦之,马武不从,乃绑斩首。 -
302019-09
[ 词条 ]坐堂
秦腔演出习俗。戏班在庙会演出期间,常常配合农民“进香”活动。“进香”就是人们端着香盘进庙给神供奉香火,并有农民自发组织的锣鼓队不停地敲击助兴。锣鼓队虽不“进香”,却在台前绕场打“转圈鼓”。这时,戏班便要出一名演员,化装成头戴纱帽,身着补服的县官,正襟危坐于舞台正中,虽不做任何唱念表演,双目却始终不离台下锣鼓队,直至锣鼓结束方可下场。即谓“坐堂”。据传,“坐堂”也是表示官方对庙会活动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象征。 -
302019-09
[ 词条 ]《东风万里》
现代本戏。薛寿山、李智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兰州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刘俊才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东风旅社当服务员。却给母亲去信诓称自己在某厂当工人。刘母进城看望儿子,不料下车遇雨致病,被一工人送至东风旅社,刘俊才借口客满,将“病人”拒之门外。服务员金秀美将刘母接到家中,待如至宾。刘俊才得知真情,悔恨不已,经刘母、秀美帮助,俊才始悟,遂安心工作。 -
302019-09
[ 词条 ]田高俐
田高俐(1967~)秦腔演员。女。主工青衣,刀马旦、老旦、泼辣旦均能应工。陕西蓝田县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演员。幼时曾在蓝田县文艺班学艺,师从肖新武。上小学时被柞水县剧团选中,13岁进入孟进秦剧团。先后拜马桂芬、刘美丽、窦凤琴为师。其扮相庄重,戏路宽博、唱腔流畅,擅用装饰音,感染力强。在《五典坡》《痴梦》《铡美案》《三娘教子》《玉堂春》《杀狗劝妻》《团圆之后》等50部传统戏和现代戏中饰演主要角色。曾在兵团、西北及全国性的戏曲调演中,获多种奖项;其自编、自导、自演的秦腔现代戏《百姓人家》,获兵团文艺汇演编、导、演三项大奖。 -
302019-09
[ 词条 ]《进军路上》
现代本戏。郑轩、武艺群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首演。导演李景华,音乐设计武艺音,舞美管芙英。郭平安、雷安良、解生民、李爱琴演出。本剧讲述了革命烈士之子高志宏,参军后受到连队领导器重。但他觉得自己高中毕业,当步兵大才小用,闹情绪不积极参加军训。结果在实弹射击中成绩不及格,使全班丢掉了“射击优胜班”红旗。经指导员的耐心帮助,他受到教育。大学生炊事班长秦学俭的模范行为,也使他受到感染。终于真正树立当好普通一兵的思想。1962年,蒋介石妄图窜犯大陆,连队在备战训练中,请来高志宏母亲为部队讲述家史,使高志宏受到阶级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进步很快,训练成绩大为提高,获辱“五好战士”称号。 -
302019-09
[ 词条 ]《河湾里的枪声》
现代小戏。李应魁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甘肃省庆阳地区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解放战争中,陇东游击队侦察兵杨萱,被敌人发现,陷入危境。当地群众设谋定计,诱敌深入,解其武装,掩护了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