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美人换马》
范紫东所编剧目。小生、正旦、须生、武生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为1932年赴北平演出剧目。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三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汉武帝时,西域进献一匹天马,帝命长安县令沈从周暂养。不慎天马失踪,帝怒,革沈职,命其戴罪寻马。沈女云波,为解父难,愿卖身赏金寻马。沈卖女与徐刚做妾。适杜隐郊外拾得一匹天马,牵至徐家,徐刚从中做媒,以云波配杜隐换马。正逢公差至徐家捜得天马,徐逃,其父被捕入狱,云波及父沈从周亦被捕入狱。12年后,武帝崩,霍去病拥幼主刘询即位,徐刚从军封侯,杜隐亦封为贤良方正,丢马事息,徐、杜、沈、赵相见,夫妻团圆。 -
302019-09
[ 词条 ]《殷桃娘》
吕南仲所编剧目。小生、小旦、须生、花旦、净角唱做戏。事出《史记?项羽本纪》《西汉演义》及小说《殷桃娘》等。陕西易俗社首演。为1932年赴北平演出剧目。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剧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秦末,会稽太守殷通欲起义,邀项梁、项羽议事。项梁使项羽刺殷通自立。殷通之女桃娘逃出,改姓段,谋报父仇。后与项羽之部下韩信结为夫妻,逃奔刘邦。终围项羽于垓下,逼其自刎。 -
302019-09
[ 词条 ]《爷俩娘俩》
现代本戏。黄志刚编剧。唱做并重。1984年西宁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故事。村北鳏夫张春元,欲与村南孀妇陈奇娴成婚。陈家女儿小兰,又与张家小子大宝相爱,老与老、少与少,构成一桩有趣的婚事。 -
302019-09
[ 词条 ]郑香亭
郑香亭(1881-1948)秦腔演员、导演。工刀马旦。陕西临潼县人。乳名贵生。清光绪末年人临潼华清班学艺,与陈雨农、闯全德、刘立杰、白相等同科。辛亥革命后,人陕西易俗社,任教练、导演。其嗓音唱腔,为当时一般武旦所没有。表演“声灵调雅,智巧艺精”,名噪一时。拿手戏有《麵姬打宫》《辉姬闹房》《七星庙》《撮合山》《女杀四门》《杀狗》等。 -
302019-09
[ 词条 ]王新中
王新中(1964~ )秦腔鼓师。兰州市人。出身于梨园世家。受家教与环境熏陶影响,幼年开始学艺。1979年考入甘肃省艺术学校器乐班,师从于海如专工鼓板,1980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秦剧团担任司鼓。30多年来,曾为40多本戏操鼓,也为刘茂森、王定秦、黄新闵、王晓玲等名家操鼓伴奏并录音、录像和灌制大量唱片。其中领衔执鼓大型秦剧《飞将军李广》、现代秦剧《大河情》两次获辱文化部颁发的司鼓伴奏一等奖。 -
302019-09
[ 词条 ]《醉谴重耳》
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别名《齐姜醉谴》。小生、小旦唱做戏。事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三十五回。陕西易俗社首演。有民国西安易俗社刊行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重耳出之齐,齐公以女齐姜妻之,重耳遂不思返国。随臣狐偃等欲使重耳出齐,商之于桑林,为齐宫蚕妾闻之,归告齐姜。齐姜恐泄,杀蚕妾,密召狐偃等商之。夜间,酒醉重耳,令狐偃等载之出齐。 -
302019-09
[ 词条 ]薛刚反唐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闹花灯》《打金冠》《大闹御察院》等。净角、老生唱做戏。含折戏《观画》《徐策跑城》。事出《薛家将反唐全传》第十至十二回。其他梆子戏有同目。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1890)五月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汉斌、李桂芬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兰州市秦剧团段永华饰《薛刚反唐》之薛刚(王正强提供)剧情简介 辽王薛丁山与樊梨花夫妇寿辰,长子薛猛因镇守阳河,不能擅离,命三弟薛刚代往祝寿。薛刚宴中酒醉,出府观灯,打死探花张登云,打掉张泰门牙,击落太子金冠,又砸烂御祭,撕碎先朝画像。唐王怒,下旨抄斩薛家满门。丁山夫妇斩首午门,薛刚逃往姬家山举义,幼子薛蛟被监斩官徐策舍子救孤抚养,并教其习武。至12岁,薛蚊可举门前石狮。徐策于祠堂将其身世及薛家冤仇告知薛蚊,并修书命其上山与薛刚会合,举兵反唐。薛刚兵临长安,徐策上殿动本,迫使唐王杀张泰,厚封薛家后裔,事方平。代表唱段《徐策跑城》一场徐策(老生)边舞边唱[欢音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你看我,身又轻,步又快,身轻步快马难追。此一番上殿不能和往常比,看一看谁敢再来把我欺。我捋捋须,把城进,忆想起当年记在心。薛刚在阳河把酒戒,他爹娘寿诞把宴排。吃醉酒打坐府门外,拳打死张泰之子惹祸灾。张泰贼动本王见爱,把他的爹娘斩金阶。我为救忠良继后代,求夫人舍子跪尘埃。到如今整整十三载,为报仇搬兵把儿差。幸喜得今天搬得大兵到,不由得老夫喜开怀。韩山有三千七百人和马,青龙山八千人马巧安排。此一番上殿拿本动,一本一本往上升。他若准了我的本,保他的江山得安宁。他若不准我的本,紫禁城杀他个乱哄哄。往日走我走不动,今曰行走我快如风。三步当作两步走,两步并成一步行。我撩衣迈步把城进,绊得我头昏眼花腰又疼。我捋捋汗,捶捶胸,抖一抖精神击金钟。兰州市秦剧团张江中饰《徐策跑城》之徐策(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顺义班
顺义班在秦腔艺术界称顺义班的有两个,一个是陕西秦腔班社,另一个是甘肃人于陕西顺义班基础上组建的甘肃秦腔班社。①陕西顺义班。清同治十年(1871)前后陇县商人张履祥创办。因其衍用商号顺义成而名。主要搭班演员有须生王魁娃(领班)、王海鱼、张德民、孙双钱、常生(工小生)等;旦角王喜娃、邓金钟、谢牢牢、米富、乔麦花、李嘉宝、唐娃等;净角魏德娃、袁焕元、张太、谢德奎等。上演剧目300余本,主要有《出五关》《反冀州》《串龙珠》《巫山成圣》《白帝城》《醉写黑蛮》《秋江月》《太和城》《黄河阵》《文王回西岐》《大郑宫》《子期论琴》《春秋笔》《葫芦略》《绝龙岭》《七星剑》《炮烙柱》《出汤邑》等。该班主要活动于陇县、千阳、陕、甘交界及兰州一带,前后历时60余年。1933年在陇县北城门龙王殿演出时,遭遇洪水被迫停业。②甘肃秦腔班社。1921年由张家川回族宗教人士马锡武出重金在原陕西陇县顺义班基础上组建。班长赵福红。主要演员有贾抱抱(生角)、刘旦(旦角)、何生辉(丑角),还有刘大净、冯大净、牛大净等。1922年又吸收陕西演员十三红、十四红和疙瘩溜子等人,发展到50多人。主要剧目有《醉写》《阴阳河》《炮烙柱》等20多本。1932年,戏班被当地土匪洗劫,被迫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