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宁艺中
(193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凤翔县人。1953年进陕西耀县剧团学艺,师承阎更平、夏君亭。后任陕西耀县(今耀洲区)剧团艺委会主任。在唱、做、念、打、手、眼、身、法等方面有扎实基础,以贝、淡、烂、慢、转严格要求自己,嗓音洪亮,表演大方。擅演忠臣良将。曾演出剧目70多本,主要有《金沙滩》《四进士》《十五贯》《梁秋燕》《丰收之后》以及现代戏《红灯记》等。1989年被陕西省电台邀请出席春节戏曲晚会,报刊杂志多有评介。 -
302019-09
[ 词条 ]阎瑞民
(1938~ )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礼泉县人。1953年入西安正俗社学艺。后成为陕西省渭南地区秦腔剧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会员。其唱腔激越,表演细致,循法但不守法,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吐字有力。演出剧目近百本,擅演角色有《王凤钗》之王濂、《还我河山》之岳飞、《赵氏孤儿》之程婴、《红松林》之郭春生、《春秋笔》之承恩、《十五贯》之况钟、《女儿沟》之老万等。渭南市人民剧团阎瑞民饰程婴、杨红卫饰公孙杵臼(王正强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王君秋
(1936~ )秦腔演员、编剧、导演。工须生,兼演老生。陕西西安市人。14岁入西安尚友社学艺,师承阎国斌,后得刘毓中亲传。嗓音雄浑苍劲,演唱大方质朴,能导、能编、能演。擅演剧目有《苏武牧羊》《烙碗计》《法门寺》等,改编并导演了《秦王求贤》《银屏挂帅》《血溅烙宫》等。1956年曾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秦王求贤》获西安市首届艺术节创作三等奖。其主演的多部剧目被陕、甘两省电台和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王君秋剧照 -
302019-09
[ 词条 ]白贵平
(1936~)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老生、小生。陕西西安市人。1954年参加西藏自治区秦腔剧团。1975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秦腔团演员队长,受业于刘毓中、马振华、张志峰等名家。在西藏有一定影响。扮演过《游龟山》之田云山、《三滴血》之周仁瑞、《赵氏孤儿》之程婴,以及现代戏《血泪仇》之王仁厚、《智取威虎山》之少剑波等40多个角色。白贵平剧照 -
302019-09
[ 词条 ]王钦民
(1937~ )秦腔演员。工须生兼老生。陕西西安市人。出身于戏曲之家,其父王兴搏为甘陕著名须生演员。从小受秦腔艺术熏陶,7岁时常模仿父亲唱腔、台步。后考人陕西省戏剧学校专修班学戏6年,深辱刘毓中、李可易、封至模、晋福长及范紫东、施保章等悉心教诲。又随父加入天水鸿盛社,并任该社副社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兰州市工人秦剧团,后又到定西地区秦剧团。他在数十年的演戏生涯中,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改革。在老生唱腔上,他演《祭灵》拉腔不用窄音而用本音,给人以声泪俱下之感。无论表演、化妆、道具力求简洁精练,反对臃肿拖沓。擅演《大报仇》之刘备、《四进士》之宋士杰、《三滴血》之周仁瑞、《双罗衫》之连贤、《戚继光斩子》之戚继光、《南天门》之曹福、《烙碗计》之刘志明、《游龟山》之田云山、《回荆州》之刘备、《葫芦略》之孔明、《劈山救母》之刘彦昌、《辕门斩子》之杨延景、《黄河阵》之闻太师、《斩李广》之李广等,还演过《血泪仇》之王仁厚、《江姐》之许云峰等大批现代戏。 -
302019-09
[ 词条 ]陈志义
(1936~)秦腔票友。陕西渭南市人。17岁时开始在农业部勘测设计大队工作。1954年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勘测大队,因自幼酷爱秦腔,同袁兆瑞等创建秦腔自乐班,经常为职工演出。1989年在乌鲁木齐市文化局的支持下,与袁兆瑞、章青山等发起并组建“乌鲁木齐市秦腔联谊社”,任副社长。每年“五一”至“十一”期间,不仅在人民广场化妆演出,还经常下厂下矿下部队,做慰问表演。一生擅演剧目甚多,尤以《金沙滩》之杨继业、《周仁回府》之周仁最为享名,而且前者尊贠安民行腔唱法,后者极具任(哲中)派之韵味。曾为西北秦腔研讨会副主席。 -
302019-09
[ 词条 ]和强
(1936~2004)秦腔演员、编剧、导演。工须生。陕西澄城县人。原名和章泉。幼受父和心如艺术濡染。13岁参军即入玉门油矿文工团秦剧队学艺,师从王新民。初工小生,后改演须生靠甲戏。1957年进疆加入新中剧院。曾任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团长兼书记、乌鲁木齐市文联副主席、乌鲁木齐市秦剧团艺术指导兼导演。其唱腔洪厚激扬,台架扎实稳健。擅演剧目有《金沙滩》《破宁国》《周仁回府》《辕门斩子》《出裳邑》《杀驿》等。还从事编剧与导演工作,编写剧目有《克孜勒下山》《针》《财迷转向》《细君公主》等上演,移植、有改编、导演的剧目有《姊妹易嫁》《屠夫状元》《秦琼让印》《护法灭亲》等。 -
302019-09
[ 词条 ]康盛富
(1934~)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1岁考入西安三意社,师承赵振华,并得苏育民、姚鼎铭教诲。出科后成为三意社正式演员。在表演和唱工方面力创自己的路子,形成深沉、豁达、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在传统戏中,以演苍劲悲壮的剧目最见功力,如《梅伯闯宫》《祭灵》《金沙滩》《血溅乌纱》等戏均有独到之处。曾多次参加北京、上海等全国性现代戏学习班,演过《红灯记》之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之少剑波、《苦水甘泉》之董守贵、《梅岭丹心》之周毅等。演丑角戏也颇具风采,如《春草闯堂》之胡进、《徐九经升官》之徐九经、《八件衣》之仁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