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神戏
秦腔演出习俗。庙会戏的第三天,一般都是神诞之日,戏班便要演出一天的神戏。秦腔“神戏”,由三个情节互不关联的剧目组成,故名“三出头”。其程序为:先上天官,说诗报名;台词无非是表白今乃某年某月某日,何地何人,以三牲祭礼酬神还愿,或庆贺圣诞,玉帝命吾前去降福等之类,说毕“拉架子”下场;继而出场者,是一位名叫段干木的官员,言明自己将要去为苏秦封官,佩戴六国相印;最后便是福、禄、寿三星上场,先自报家门,然后说明某地酬神,吾等前去降福,增禄、添寿等吉言,三星下场后,“神戏”方告结束。神戏的戏剧情节虽然不太复杂,但演出程序却非常严肃冗繁,一般要求从圣诞之日黎明天亮就要开锣演起,即使台下没有观众,也要演得严肃认真,绝不可敷衍了事,否则,将视为对神灵的亵渎而受到严惩。中午正戏开演之后,便有村民抬着猪羊供品(俗称抬供)敲锣打鼓经过戏台。此时,戏班就要立即中止正演剧目,再把“神戏”重演一遍。抬供者便给戏班赐赠几块大洋,并给演出人员两三个馒头,还要在灶房给每个艺人加赠两斤羊肉,之“绑份子”。张掖市七一秦剧团高峰饰金牛大仙、范江饰金牛娘娘(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奠基礼》
现代本戏。王武直编剧。事出《徐海东回忆录》及有关史料。唱做并重。1969年陕西省延安民众剧团首演。导演黄贵民,音乐设计许仁、原甫民、党音之,舞美孙大立。权云、王艾琴、王武直、石俊贤、张诚等演出。本剧讲述了1936年,蒋介石调集张学良之一零九师共二十万军队,向我军进行围剿。中央红军某连连长方鹏,率部在直罗镇帮助群众坚壁清野,遇见东北沦陷逃难至此的莲子及其母杨草。莲子给侯财东以人顶债,侯财东投靠一零九师师长牛元峰,方鹏于直,我军四围,莲子入敌手,牛元峰逼迫莲子带路突围,莲子不从,遭敌严刑,拷打莲子的正是被抓去当兵的父亲。妇女相见,悲恸欲绝,经父女共谋,将敌人带入我军伏击圈,使我军一举全歼一零九师,活捉牛元峰,为把中国革命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302019-09
[ 词条 ]田畴易
田畴易(1910-1981)秦腔教练、导演。陕西蓝田县人。乳名希良。陕西易俗社第三期丙班学员。始工花旦,后因倒嗓改习刀马旦,兼演小生。精于业务,唱做武功甚至文武场面无所不能,以鞭、锏出手见长。1929年担任易俗社教练,兼为学生排戏。所排剧目有《平安村》《一拜缘》《柜中缘》《青梅传》等。1948年以后,在化民社、益民社、咸阳人民剧团任教。1959年,又先后任教于宝鸡市戏曲学校、宝鸡市艺术学校、宝鸡市秦腔剧团。1963年调宝鸡新声剧团。所执导的多为生旦戏,排导细腻,善于借鉴改造传统特技。曾排导《白玉钿》《三滴血》《鸳鸯剑》《小忽雷》《奇双会》等数十本。一生培养出众多戏曲人才,早期曾教授过易俗社名流雄秉华、宋上华、杨令俗、樊新民等。 -
302019-09
[ 词条 ]《赵梦桃》
现代本戏。刘凤州、谭增成、马耀先、王秉礼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郭明霞、舒曼莉、王麦兰、李惠珍、张玉贤、袁玉琴演出。本剧讲述了女工赵梦桃,为了多出纱,出好纱,苦钻技术,不让小组一个伙伴掉队,通过心换心、家访等行动与思想交融,带动了全组人员超额完成任务,创造了“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为我国纺织工业做出重大贡献。 -
302019-09
[ 词条 ]《第一个浪头》
现代本戏。王志毅、毛云霄、李鸿儒、边宇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咸阳市大众剧团首演。伍韵琴、卢九苓、刘宏琴、周向荣、杨桂琴、解培元、马金仙演出。本剧讲述了高庄第六生产队斗争复杂,刘红云受党委托,到六队任队长。敌人企图利用高俊发的自发势力和迷信思想将其搞垮。刘红云依靠贫下中农,与之展开斗争,教育了高俊发夫妇及其父亲,掀起胜利的第一个浪头。 -
302019-09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二队
戏曲教育机构,以教习秦腔为主,兼学眉户。1947年3月,在中共西北局的支持下成立。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西北局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的第一个革命的秦腔男女科班。1947年与1948年先后三次招收了胡正有、槐保顺、袁安学、艾万寿、苏少峰、吕兴旺、高云龙、李应真、马蓝鱼、杨娥、高前等40多名小学员(其中女学员10多名),组建成民众剧团第二队。由马健翎领导,史雷任队长,毕雨任指导员,陈兴民、张明人、陈秦祥、魏秦中、白天成、任应凯等任专业课教师;杜芬苑、杨逢年任文化课教师。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两次转移到山西兴县圪麻塔进行培训。除了开设形体、唱腔等基本功训练与语音、学戏等专业课外,还开设了识字、写字、语文、政治、算术等文化课。排出了《游龟山》《鱼腹山》《独木关》《镇台念书》《打渔杀家》《芦花荡》《大家喜欢》等剧目,边学艺边演出。1949年9月进入西安,1950年2月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马健翎兼任团长,史雷任副团长,毕雨任秘书,隶属西北文化部领导。接着又新招收了李继祖、蔡志诚、边宝珊、张全仁等一批新学员。为了对学员加强全面、正规的培训,先后请来了韩盛岫、胡文藻、杨作汉、仇万祥、张茂亭、裴世亭、张富有、郭昆山、门学周、李宏霞等秦腔和京剧的专业教师;并调进关春梅、王世昌、温昭、石清淑、邵炜、刘静波、马凌波等任文化教师。相继排演了《四进士》《八大锤》《白水滩》《太平庄》《摩天岭》等传统戏,以及《血泪仇》《一家人》等现代戏。1952年西北戏曲研究院成立,民众剧团并入,改为实验剧团。1954年4月又改为院属第一队。1955年5月西北戏曲研究院改为陕西省戏曲剧院,一队又改为院属二团。 -
302019-09
[ 词条 ]《柳林会》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安安送米》。正旦、须生、娃娃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安安送米》。事出《后汉书烈女传》、汉刘向《孝子传》,另有宋元南戏《姜诗得鲤》、明陈罴斋《姜诗跃鲤记》、陈鹤《孝泉记》传奇及昆曲本《芦林会》等。中路、西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1916年西安泉省堂刊行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四集书录本。另有山西临汾蒲剧院藏蒲州梆子存抄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山东梆子抄本,河北省张家口市戏剧研究室藏《蔚县梆子剧目选》等。剧情简介生员姜诗之妻庞三春,事公婆孝道。邻妇秋香,生性狡诈,庞氏不喜。秋香以计害庞氏,被姜母逐出家门,为姜诗姑妈收留。姑妈贫寒,难维生计,事为其子安安所知,遂缩食进米奉母。三春误为安安窃家米面而责之。后经对证冤白,婆媳和好,合家团聚。代表唱段《安安送米》一折庞三春(正旦洧段[苦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甚流行。唱词为:庞三娘每日里以泪洗面,想一日坐不宁寂食不安。虽然说老姑母问寒问暖,想起了蒙冤事心似油煎。是何人在其间暗中放箭,拆散我亲骨肉地北天南。辜负了老婆婆多年教管,和姜郎生分手好不心酸。不孝妇难免得被人轻贱,倒不如寻自尽闭目了然。那夜晚出门来蒙下死念,怎舍得7岁子亲生安安。无娘儿饥和渴谁人照管,到晚来谁与儿脱换衣衫。明知晓母与子难以见面,每日里柴门外偷看几番。想我儿想得我肝肠寸断,想我儿只觉得心情不安。我这里开柴门向外观看,且喜得大路上无人往还。看东庄隔白云望穿双眼,昏沉沉倚柴门心怨苍天。音像资料1986年甘肃音像出版社录制余巧云演唱《安安送米》录音并出版盒带发行。杨金凤饰《安安送米》之庞三娘、许天成饰安安(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新光社科班
甘肃秦腔科班。1930年蔺耀庭创办于酒泉,址设酒泉王爷庙。葛正兴、张兴三、为兄弟不安本分;罗业、韩苑债务不清,亦来诉阎正光等任教练。收11名儿童,人称“娃娃班”,官,县官段德明三案一并审同,张仁辩其周济寡并以“光”字排名,1947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