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三盛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四年(1888)创建于西和县长道镇。初名福盛班。创建人陈兰亭,其最出色的弟子李季儿、仲娃子、季味子都是旦角演员,福盛班因此改名三盛班。民国初年,徽县秦腔演员王银定(艺名马王爷)与陈兰亭含作,把三盛班推向鼎盛。当时的主要演员有隋娃子、蔡双儿、温大净、郝来三、何满子、李务升、陈易平、陈仓娃、仲娃子等。上演剧目有《打骡子》《十王庙》《石佛寺》《九莲灯》《三人贤》《七人贤》《花田错》《七箭书》《风波亭》《万仙阵》等300多本。是陇南地区演出剧目较多的一家戏曲班社。继陈兰亭之后该班的领班有陈喇嘛、石随娃、马王爷、李季儿、仲娃子、季味儿、石新民。1950年春,天水鸿盛班一批演员参加该班,三盛班遂更名三盛社,领班长为米新涤(武生)。三盛班的戏箱原属长道镇泰山庙所有。1956年西和县长道镇与礼县永兴镇发生纠纷,戏箱由两镇瓜分,该班社被迫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宁武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忠孝节义》《带箭扑火》《周遇吉带箭》等。老旦、红净、须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上关》。事出《铁冠图》传奇。各路秦腔常演。郗德育、李夺山、刘蔬中、和家彦、耿善民代表剧目之一。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孙太正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思宗时,李自成起义,思宗命王忠为帅拒之。李自成兵围宁武关,王忠暗地投降,宁武关失守。守将周遇吉力战自尽,全家尽节。 -
302019-09
[ 词条 ]周坛
周坛(1891~1963)秦腔鼓师。陕西西安市人。袓辈八九代人均以“吹打”传家。大伯、父亲曾担任过汉调二黄戏班琴师,二伯为秦腔班鼓师。12岁时,即在二伯父指导下学打鼓,并得其传授汉二黄、秦腔、昆曲等筌管曲牌。22岁入西安鸣盛社。1952年受聘于西安尚友社并担任乐队教练。曾口述《秦腔曲牌汇编》(李力整理)并出版。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状。 -
302019-09
[ 词条 ]汉调桄桄
又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桄桄戏”。陕西秦腔发展中的一个支系或流派。由同州梆子向南流播演变而成。流行于陕西的汉中、安康诸地。清乾隆时,洋县一带秦腔戏班用当地语言、山歌、民歌、小调等丰富了原来的唱腔曲调,形成“汉调桄桄”。辛亥革命前后,已发展到40多个班社,常到甘肃、四川各地演出,又吸收了各地剧种音乐、舞蹈和表演。其须生、老旦的唱腔同东、中、西路秦腔大致相同,旦角和花脸的腔调特别高昂。花脸讲究“犟音”(以假嗓翻高八度),旦角则用窄音行腔,吐字都是“高八度”(假声)或假声转真声。音乐各板路有巧、快、软、硬之分。伴奏乐器过去只用盖板子二弦、板胡、京胡(笛琴)三种。1919年前后进入城市演出,受西安乱弹和汉调二黄的影响,除去盖板子二弦,改以板胡为主奏,又增月琴、二胡、三弦等中音和低音乐器。传统剧目有700多个,折子戏170多出。部分是老艺人从东、中、西三路陕西秦腔及川剧、汉调二黄口授而来,有些来自民间传说和口头创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老艺人口述抄录了《帝王珠》《水灌晋阳》等200多个剧目,并经常上演。此外还编演了一些历史剧和现代戏。 -
302019-09
[ 词条 ]《双熊梦》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十五贯》。须生、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审鼠》。事出《后汉书汝南李敬传》、宋人话本《错斩崔宁》、明人《醒世恒言》卷三十二、《明史列传》第九十九回及《况太守集》、清朱素臣《十五贯》传奇、鸳湖逸史《十五贯》弹词、李渔《无声戏》小说及清黄爽辑《子史钩沉》卷一五八与《黄氏逸书考》卷一零四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年(1894)刘兆元抄录秦腔本及王殿英抄录秦腔本,另有河北梆子抄录本和蒲州梆子本。本剧讲述了明宣德年间,无锡屠户尤葫芦,往亲戚家借钱十五贯,当夜为赌徒娄阿鼠所盗,并遭杀害。众邻报官并分头追查。尤借钱归家后,曾戏言乃系女之卖身钱,其女苏戊娟惧而夤夜逃奔。途中遇熊友兰结伴同行,恰好熊携款十五贯,为此被缉拿送无锡县衙县令过于执不做详察,便判定苏、熊通奸谋命,将二人问成死罪苏州知府况钟奉命监斩,觉察罪证不实,冒革职之险重加审理。况钟乔装为测字先生,查明娄阿鼠为真正凶犯,最后使冤案得以昭雪。阎振俗饰《十五贯》之娄阿鼠、阎更平饰况钟(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杨夫锐
杨夫锐(1937-1995)导演。甘肃舟曲县人。1954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历任甘肃省武都地区五一剧团副团长、副书记,地区创作研究室主任,陕西省戏曲剧院眉碗团副团长、书记等职。1958年以来,执笔、执导的剧目有《移山填海》《红旗插上东梁山》《雌雄剑》《五个鸡蛋》《挡车》《请婆婆》《开锁记》《认亲记》《鲍三娘》等。其中《雌雄剑》获天水赛区导演奖,《请婆婆》获甘肃省剧本三等奖,《鲍三娘》获甘肃省演出二等奖。出版发表的剧本有《客人是谁》《铸剑》《一把麦穗》《迎水桥》《送籽种》《除四害》《绣鹰记》等。1987年与人含导的眉户剧《酒醉杏花村》获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铜牌奖。系甘肃省第六届人大代表。 -
302019-09
[ 词条 ]王东生
王东生(1918~)秦腔琴师。陕西西安市人。袓辈四代为民间艺人,自幼受民间音乐熏陶。14岁跟舅父周坛学习吹打秦腔音乐,初学唢呐,中习鼓乐,后工板胡。17岁入正俗社操拉领席二弦(即硬弦),其间又向荆生彦学习各种弓弦技法。7年后跃居正艺社首席板胡要位,先后为李正敏、何振中、苏育民、刘毓中、孟遏云、刘易平等数十位著名演员操琴伴奏。其特点是善于通过伴奏过门烘托渲染人物感情,并能根据不同演员声嗓音色、音域、音量等善应巧变,使演员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使伴奏与演唱浑然一体,情洽意浓。还对古老而杂芜的秦腔伴奏过门进行了改革和统一。目前秦腔尖板、滚板等板头过门,也是他创造和统一起来的。对板胡也做了某些改良,取掉“贯钱”(即花窗),加大了音量,纯正了音色,突出了民族乐器的地方特色和音响效果。 -
302019-09
[ 词条 ]傅陟人
傅陟人(1933~1999)秦腔导演。陕西西安市人。艺名傅芝O。毕业于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先后在甘肃省山丹县秦剧团、甘肃省秦剧团、兰州市秦剧团任导演。先后导排《澶渊之盟》《东风解冻》《蟠桃园》《画龙点睛》《东方女性》《诸葛亮吊孝》《桃李梅》等数十本秦腔剧目。1959年改编和导演的秦腔历史剧《芳草碧血》,参加甘肃省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