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22019-10
[ 词条 ]苏长泰
苏长泰(1862~1919)戏曲活动家。陕西商县人。字子和。自幼热爱戏曲,年轻时曾在家乡、关中一带唱戏。民国初年加入西安榛苓社,担须生演员兼任教练,后与班主不和而禽社。1915年自己创办长庆班(后改为三意社)招收学员,阎国斌、刘光华、刘禄林、王保兰、曹安民等红极一时的演员,均出自其手。1907年收耶金山为徒,耶在外充当“跑班长”,在内照料家务,日益显其组织才能,深得苏之欢心。1919年苏在临死之前,委耶以掌管社务。 -
22019-10
[ 词条 ]朱进才
朱进才(1917-1982)舞台美术家。上海市人。12岁当学徒学扎纸,15岁始绘布景、广告,20岁独立开业。1949年到西安,加入时新布景公司。1954年参加西安三意社。该社新上演剧目《红娘子》《打虎计》《大破东平府》《白毛女》《红珊瑚》等舞美皆出其手。其作品不拘一格,手法简洁。《赵氏孤儿》为木刻效果,《火焰驹》又似水粉画,《灯笼红》则又充满写意笔法,《状元媒》又变之为民间剪纸,其功力与创新思想引起舞美工作者的关注。为秦腔现代戏《母女俩》所设计的布景,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舞台美术三等奖。1978-1979年所设计的《闯王平叛》《杨八姐盗刀》均获辱舞台美术奖。 -
302019-09
[ 词条 ]丁卯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秦腔演员。工文武小生。光绪中年,驰名渭北。与旦角中坤儿相善,彼此不离。《杀楼》《杀狗》《米桑》《試齐》《凤仪亭》等戏是其杰作,歌曲清雅,表情优越。 -
22019-10
[ 词条 ]钟世亮
钟世亮(1857-1936)秦腔检场。原籍北京。满族。6岁在北京戏班学艺。因其父获罪,全家发配西北。清光绪十九年(1893)定居甘肃正宁县山河镇。一生从艺,兼取京剧、二黄、曲子、秦腔等戏曲剧种之长,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艺,尤以火彩、吹号、拉前场名噪陇东、陕西等地。他的火彩手法繁多,有火带、火门、火圏、火架、冲天火、金钱吊葫芦、倒钻火等多种形式,并能用火彩塑造“火剪”“二龙戏球”“火鞭”等造型;还可用火彩盖灯、点灯;还善放背身火、隔墙火,手法隐蔽,出奇制胜。他放火从不用明火,善用暗火,一旦用火,手中火纸向后一拉,向前一推,火彩出手,连续推拉,火彩不断,干净利落,不留痕迹。还善于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用火来制造气氛,以配合表演。如《闯宫抱斗》之梅伯抱柱时,钟双手放火,左右开弓,每把火放在音乐节奏之中,最后一把金线吊葫芦,不偏不倚恰好点燃到倒立在台前席筒中的鞭炮。 -
302019-09
[ 词条 ]梅降褒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狐狸缘》。小生、小旦、老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闹书馆》。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兴盛梓行秦腔古本、王殿英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二月抄存本,清同治十一年(1873)潘富堂抄存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個书馆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蒲州梆子本、中路梆子本、蒲州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生员蔺孝先,路遇黑狐仙酒醉,蔺生不伤而放归。黑狐仙感恩,化其表妹与孝先成婚,后孝先金榜得中,黑狐仙言明真情,撮合孝先与表妹婚配。 -
22019-10
[ 词条 ]王震
王震(1938~ )秦腔音乐家、板胡演奏家。甘肃甘谷人。1952年参加文艺工作,初入西北实验剧校,后转入西北戏曲研究院(后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相继在该院二团、一团任演奏员。1971年调陕西黄陵县秦剧团任团长,退休后回原籍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曾任甘谷县文联主席、县剧协主席及县秦剧团终身艺术顾问等。师承秦腔首乐家荆生彦、荆永福等。基本功力扎实,谙熟传统音乐,对弦乐、管乐、打击乐等多种门类乐器均有所长,曾在数十部剧目中任板胡领奏。同时致力于唱腔设计与音乐创作,独立或合作的秦腔剧目有《九江口》《传枪》《庵堂认母》《江姐》《丫鬟断案》《家庭公案》《黄土魂》《丹青梦》《龙须记》《贵妃醉酒》《睢阳魂》等。并在多部综艺晚会中住音乐编配与指挥,先后荣获各级戏曲汇演音乐奖项10余个。 -
22019-10
[ 词条 ]蒋焕文
蒋焕文(1929~)秦腔作曲家。乌鲁木齐市人。回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六军文工团演奏小提琴。1956年调入猛进秦剧团任作曲。1958年又调至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曾为《草原一家人》《昆仑山下》《寻找幸福的人》《陈三五娘》等剧目作曲。 -
302019-09
[ 词条 ]《白玉罐》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正旦、彩旦唱做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王万钟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朝时,秀才曹龙欲赴京应试,继母张氏不与盘费,其妻王氏赠以白玉罐,又得继母张氏之子蒋常子资助。张氏为谋家产,药毒其夫曹百万,反诬王氏所为,王含冤入狱。张氏又迫王氏子女宝童、桂枝荒郊拾柴。蒋常子责母恶行,携曹龙之子女赴京寻父。时曹龙中魁,得知家中变故,奏明宋王,调县令和张氏、王氏进京复审,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