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雅之争花雅之争指清乾嘉年闾,发生在民间戏曲与宫廷戏曲之间的一场激烈艺术竞争。“花”即粗俗、下俚,指当时兴起的以梆子腔、板腔体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时称...
-
秦腔改良运动见秦腔史。
-
邓春松邓春松(1939~)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省礼泉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永寿山区任教。1971年后在咸阳市人民剧团、咸阳市群众艺术馆、...
-
革命秦腔运动见秦腔史。
-
戏曲改革运动简称“戏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民族戏曲(包括曲艺、杂技等)所进行的群众性革新运动。目的在于剔除戏曲中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并在新的基...
-
曹迟曹迟(1939~)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蒲城县人。196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为《当代戏剧》剧本编辑。后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西北分院秘书...
-
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召开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代表200多人出席。会议...
-
陆炳寰陆炳寰(1939~)秦腔剧作家。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陕圃帀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铜川市当语文教员、市文化部门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创办《...
-
《矿海乌龙》秦腔现代本戏。吕守义、王培华、张良俊、党义民等编剧。导演李正光,音乐设计杜郦生,舞美仇小虹。祝尚义、阎瑞民、高敏娴、赵桂莲、王瑞华、张正中、...
-
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见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曹冠敏曹冠敏(1940~)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合阳县人。毕业于陕西省戏剧创作研究班,曾任渭南地区文化局副局长。长期从事编剧工作,创编剧本20余部...
-
仝凤琴仝凤琴(1963?)秦腔演员。女。工闺阁旦、正旦,兼演武旦。陝西凤翔县人。13岁考入凤翔县戏校,拜李瑞芳为师。1S岁以《白玉楼》一出,走红凤...
-
樊立英樊立英(1940~)秦腔剧作家、编剧。甘肃泾川县人。1960年起先后在甘肃省秦剧团、甘肃剧、京剧团、兰州市陇剧团、兰州市豫剧团任专职编剧。1...
-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戏曲汇演。1952年10~11月在北京举行。参加汇演的有京剧、秦腔、越剧、川剧、晋剧、豫剧、汉剧、评剧、...
-
《血的控诉》秦腔现代本戏。别名《农奴翻身记》。张耀民、贾湘云编剧。唱做并重。1959年西藏藏族自治区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鉴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