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山会戏为配合“刀山会”举办的庆神、驱邪等演出活动。盛行于陕西西府的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它综合了民间传统佛会、神会等各种内容与形式,不仅设有主会场...
-
马武夺元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夺状元》。大净、二净、武生、须生唱做并重。事出《后汉书·冯参贾列传》。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德远口述秦...
-
《三世仇》现代本戏。柳滨、瑞檀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西安市五一剧团首演。导演李景华,音乐设计王瑞檀,舞美管芙英。刘化鹏、李爱琴、于辅仁等演出。本剧...
-
王建平王建平(1956~)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导演。甘肃张掖市人。研究生毕业。曾任张掖地区七一剧团副团长、团长,张掖地区文化出版处副处长。后任甘...
-
科班培训戏曲艺徒的机构。科班出现之前,戏曲人才的培养多采用家传和以师带徒的方法分散进行。秦腔科班始于何时,因史料匮乏尚难确定。清光绪十二年(18...
-
走南阳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十四王带箭》《刘秀吃麦仁》《三请姚期》等。大净、须生、老生、老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麦仁罐》。事出《后汉书·光...
-
雷通霞雷通霞(1966~)秦腔演员。女。主工正、小旦。甘肃白银市人。1984年毕业于定西地区艺术学校,分配至定西地区秦剧团从事演艺工作。1996年...
-
陈彦陈彦(1963~)戏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镇安人。为中国剧协理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西安交大戏剧...
-
《一把尖刀》现代本戏。别名《汉城春秋》。金葳、雷文博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陕西省眉县群众剧团首演。导演严艺芳。华新中、李香君、姜培中、邵巧玲、冯志民...
-
谢艳春谢艳春(1959~ )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女。吟》(与人合作),获剧目综合大奖——优秀剧目奖和编剧奖;小戏《银杏树下》获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
-
陕西易俗伶学社见易俗社。
-
郗旭铠郗旭铠(1964~ )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小旦。1978年参加工作,现为西宁市秦剧团演员,并任该团党支部书记。在舞台生涯中塑造了《白...
-
《三阳开泰》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工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口述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代书生花桂与名妓梅端阳相好,窦美亦慕梅名...
-
《河湾里的枪声》现代小戏。李应魁编剧。唱做并重。1964年甘肃省庆阳地区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解放战争中,陇东游击队侦察兵杨萱,被敌人发现,陷入危境。当地群...
-
神戏秦腔演出习俗。庙会戏的第三天,一般都是神诞之日,戏班便要演出一天的神戏。秦腔“神戏”,由三个情节互不关联的剧目组成,故名“三出头”。其程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