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李胜中
(1930~)秦腔演员。工须生。10岁入觉民学社丙班学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调市秦腔剧团任演员。擅演剧目有《临潼山》《杀庙》《挂印》《挑袍》《赵氏孤儿》等。 -
82019-10
[ 词条 ]《日月图》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碧玉环》《颠倒鸳鸯》《打胡林》《背样》《巧姻缘》《拿汤子彦》。生、旦、净、丑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卖画劈门》。事出明沈璟《四异记》传奇,无名氏《碧玉串》传奇。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宣统元年秦腔抄录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汇》《卖画劈门》折戏本、甘肃省图书馆藏道光十年(1831)文名梓行新刻梆子腔《曰月图》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徐喜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刘毓中饰《曰月图》之白茂,《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八集书录本、蒲州梆子本、中路梆子整理本及抄录本、上党梆子抄录本、山东梆子及枣梆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耍孩儿
秦腔曲牌。源于南北曲。南曲属中吕宫、般涉调,北曲属般涉调。可单独做散曲小令。昆曲《邯郸记三醉》吕岩下场时有唱。秦腔唢呐曲牌之[耍孩儿]则源于明清时调,与南北曲不相干。秦腔[耍孩儿]曲牌,曲体短小,流水紧板,首起第一乐句散奏“亮调”,然后进入正调。实际只两个乐句,可做反复,但节奏显明、紧凑,行如流水,欢快跳跃,故多用于戏耍斗打、比武打擂等热闹场面。秦腔《芦花荡》张飞戏弄周瑜、《花果山》群猴打闹、《神州擂》燕青与任原比武打擂等场面都以此曲伴奏。 -
302019-09
[ 词条 ]《反延安》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双羊追夫》《双羊公主》《狄青盗宝》《平定图》等。武生、武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双羊追夫》。事出《五虎平西传》。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阎泰芳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八集书录本;另有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抄录本等。 -
82019-10
[ 词条 ]沈(和中)派
属易俗社早期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名冠西北的秦腔小生精英。秦腔小生则完全以真嗓行腔,虽然有时也掺和一些假声,却往往是在“逢高必挑”之处,作为“梢子音”点缀性地偶尔一用。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以真声真嗓行腔。导演艺术也显才华,曾导演秦腔《貂蝉》、陇剧《洛枫池》等戏。后调甘肃省艺术学校任教。2001年去世。杨觉民 宁夏秦腔一级演员。工小生。1920年生。对秦腔表演艺术有一定革新。郑翰卿 名有才。兰州有名的秦腔好家。工文武小生。1921年生。兰州市人。虽在兰州盐务局供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经常票戏,遵沈和中戏路,身材魁梧,气势恢宏,曾享名一时。1951年入甘肃省秦腔实验剧团学艺,师承沈和中、范雨。后调甘肃省陇剧团,演出陇剧《枫洛池》《假婿乘龙》《旌表记》等。曾在秦腔《貂蝉》《双罗衫》《回荆州》等戏中担任主角。1971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
302019-09
[ 词条 ]武红霞
武红霞(1965~ )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老旦。陕西长武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员。嗓音清脆,吐字清晰,做工细腻。 -
82019-10
[ 词条 ]开柜箱花梆子
秦腔曲牌。属欢音系。四二拍子,四乐句共八小节,常用F调奏出。稍快,跳跃而活泼,戏中多配和花旦、小旦做针线活等。常和风格较近的[花梆子]曲牌联套演奏。秦腔《柜中缘》一剧,用它配和许翠莲端凳、出门、穿针、绣花等一系列动作,并视剧情需要可反复奏出。[花梆子]也属欢音系。四二拍子,全曲以乐逗的重复和变奏,还可作四、五度移位在不同的音区内变化奏出。秦腔《打柴劝弟》《柜中缘》《小姑贤》等剧目均有所用。 -
82019-10
[ 词条 ]《北邙山》
《北邙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北邙山射猎》等。唱做武打并重。事出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太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张昆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周襄王之夫人叔隗,与襄王之弟甘公带于北邙山狩猎私通,事泄,襄王囚叔隗于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