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丑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陕西秦腔演员。工文武小生。光绪初年,一时驰名。台步风度,特别见长。串演丑角,尤能横生妙趣。代表剧目有《抱粧盒》《拷寇》《伐子都》《淮渡关》《截江救主》《辕门进酒》等。过儿(生卒年不详)为清光绪秦腔演员,丑儿之高足。工文武小生,亦善丑角。其表演皆得其师之真传,论其本门,身段持重,稳练过人。 -
302019-09
[ 词条 ]柳水涛
~)秦腔演员。女。工正旦、老旦。宝鸡市人。1984年考入周至艺术职业学校学艺。1989年毕业后进人周至县人民剧团。2007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在各类赛事活动中获奖甚多,2004年获“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提名奖及优胜奖;2005年获“秦之声”旦角金奖。先后出版有《柳水涛个人折子戏专场》DVD光盘及其主演的《母子恨》光盘等。 -
302019-09
[ 词条 ]淮阳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王莽赶刘秀》。武生、正生、武旦、小生唱做打并重。事出《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明李贽《史纲评要汉纪》。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陶隆富口述秦腔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杨凤兰与王宝钏》
秦腔演员表演评论集。耿荣华策划,赵发元、杨继军编。1999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自述篇、剧本、通讯评论篇、读词篇、附录5个部分。“自述篇”收人杨凤兰文章《我演王宝钏》;“剧本”收入秦腔电视艺术片《王宝钏》片头词及电视艺术片《王宝钏》剧本;“通讯评论篇”收入赵发元、徐丽莎等撰写的12篇评论文章;“诗词篇”收人郑欣森等题赠杨凤兰诗词作品 -
82019-10
[ 词条 ]西安学生票社
校园业余秦腔演出剧团。1912年前后由西安各级中学、师范学生秦腔票友自发成立于西安。经常组织演出活动,影响一时。 -
302019-09
[ 词条 ]五路伐蜀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安居平五路》《邓艺扑油锅》《秦密谈天》《智退五路》。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唱做工并重戏。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南路、西路秦腔常演。 -
302019-09
[ 词条 ]赵余庆
赵余庆(1956~ )秦腔鼓师、一级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4岁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在胡正中、卫镐京、栗怀印、梁建国等门下,专工司鼓。毕业后进入西安易俗社。出版《赵余庆秦腔打击乐专辑》VCD光盘。 -
302019-09
[ 词条 ]金沙滩
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双龙会》《闯幽州》《七郎八虎闯幽州》等。老生、武生、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双龙会》《点将》(又称“数儿”)。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六回。中路、西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咸丰十一年(1861)葛仰元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宝盛堂梓行秦腔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收录本,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秦腔刊行本,长安书店刊行李瑞阳秦腔整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