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92019-10
[ 词条 ]张芬莲
张芬莲(1945~)秦腔演员。女。工小旦、武旦。甘肃市丹县人。幼入山丹县秦剧团学艺,师从京剧教练付芝萍、陈剑铭和秦腔导演付涉人。表演规范,风格纤细。擅演剧目有《火焰驹》《白蛇传》《秦香莲》《回荆州》《杀狗劝妻》等,还饰演现代戏《杜鹃山》中的柯湘、《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红灯记》中的铁梅等。1982年在甘肃省戏剧调演中,扮演《爱情从这里开始》中的明辉获得集体演出一等奖。1985年以扮演《商鞅变法》中的商鞅夫人获奖。 -
82019-10
[ 词条 ]周仁祥
秦腔《三滴血》中人物造型。周仁瑞之弟,是一个坐吃父母产业、不劳而获、贪财忘义的卑耻小人;其妻马氏好吃懒做、偷情养奸。为贪父母家产,马氏唆使丈夫拒兄认亲。此二人,分属丑行和彩旦。雷震中、任慧中等出演过这一角;马氏由康兰常演。人物推想为丑扮,勾豆腐干脸,挂八字鼻卡,戴深蓝色鸭尾巾,穿深绿走云褶子,加衬领,下穿大红素彩裤,足穿白布袜、福字履;马氏为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抓髻、贴鬓、辫子,左右耳际各坠一束大黄绢花,身穿淡蓝绣花袄裙,足穿白布袜子、彩鞋,一副妖艳之形象。 -
82019-10
[ 词条 ]崇公道
崇公道秦腔《玉堂春》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冯梦龙《警世通言》小说卷二十四及《情史》、李春芳《妒奸成狱》、朱石团《玉镯记》传奇等。为押解苏三前往太原会审的解差,同情苏三遭遇,押解途中对其多方照顾,并认苏三为义女。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幽默风趣。此人物属丑行,以老丑应工。晋福长、张润民、王辅生、席子才、崔保善等饰演过此角色。崇公道勾老丑脸,挂白五撮子,戴哨子帽,穿水蓝素箭衣,系大带,外套青丝团寿马甲,下穿淡色彩裤,系白腰包,足穿白袜子、皂鞋,身背公文,手持藤棍。 -
82019-10
[ 词条 ]韩厥
秦腔《八义图》中人物造型。为春秋时期国,始为赵盾家臣,后为将军,奉命把手禁门,位列八卿之一。参倒屠岸贾后,官居上大夫,成为晋国执政,是一位优秀而又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和英勇善战的骁将。该人物造型为生行,以武生应工。扮相为俊扮。《盘门》一场,戴扎巾,穿蓝花软靠,搭三肩,下穿红素彩裤,足穿厚底靴;《屈打程婴》一场改挂麻三,戴纱帽,穿蓝色男帔,下穿红素彩裤。 -
82019-10
[ 词条 ]李逵
秦腔水浒戏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中国四大名著之《水浒》。以李逵为主要角色的剧目有《李逵探母》《高唐州》《真假李逵》《李逵下山》《李逵得斧》《翠屏山》《李逵大闹二仙山》《李逵闯帐》等。为宋代听水县百丈村人,小名铁牛,生性耿直,单纯爽快,疾恶如仇,长得黝黑,善使双斧,杀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人见人怕,绰号“黑旋风”。排梁山第二十二位,步军第五位。此人物属净行,以二净应工。李怀坤、刘茂森、王仲华、姚裕国、李新华、张兰秦、胡林煥等饰演过这一角色。勾三页瓦脸,白色打底,黑笑眼、鼻窝,插耳毛,挂黑张,戴黑鬃帽,茨菇叶,穿青滚身子,系白大带,下穿青彩裤,足穿厚底靴子。胡林煥饰《李逵下山》之李逵(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杨继业
秦腔《金沙滩》中人物造型。陕西麟州人,五代末期北汉名将,烧勇善战,号为“无敌”。归宋后改名杨业。在抗辽战争中虽屡获大胜,却因与主帅兼国丈潘仁美意见不合,加上七郎杨延嗣曾手刃潘仁美三公子潘豹,屡遭陷害。杨业被辽军围困在陈家谷,朝廷未发一兵一卒,身边只有数十老弱残兵。《宋史?杨业传》载:“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百人,后来中箭被擒,绝食三日而亡。”称得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该人物造型属生行,以靠把老生应工。银福子、双斌、平定儿、刘立杰、万成子、水娃子、杨绪、毛金荣、杨景成、茂盛儿、满曹子、袁克勤、王集荣、陈仁义,甘肃的三元官、王宝童、李富贵、李柄南、杨改民、文汉臣、葛正兴、郗德育、张文品、赵毓华、李夺山、刘金荣、李世英,以及新疆的“三王”(王义民、王正民、王北平),宁夏的丁醒民、张贵荣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挂白三,戴白髻发,金踏蹬,扎黄软靠,搭三肩,糸红靠绸,靠腿,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靴。甘肃省秦剧团王鸿斌饰《金沙滩》之杨继业(张喜生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旗头
秦腔旦角发式的一种。是旗装戏的妇女发型。共有两把头、旗头垫子、旗头座三种发式。①两把头。秦腔旦角发式的一种,属旗头类。其形状是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向上梳到头顶,在头顶绾作较为高耸的髻。此种发式用于辽、金、清代的宫廷妇女。妆扮程序为先提眉,后贴鬓, 此二者与包大头同,以下不同者则在于戴辫帘 子、扣网子、戴燕尾、上两把头、梳辫帘子、戴围 子。最后上头搭。②旗头座。秦腔旦角发式的一 种,属旗头类,为旗装戏中妇女所用。将头发绾 在头顶,做成圆扁式样,用于辽、金、清代的平民 妇女。其妆扮程序先是提眉、贴鬓,与包大头同, 此后即不同者,为扣网子、系燕尾、系水纱、戴旗 头座。最后上头搭。③旗头垫子。秦腔旦角发式 的一种,属旗头类。为剧中辽、金、清代之旗装宫 廷妇女所用。发式为将头发拔在一处,于头顶绾 成扇面模样。化妆程序为提眉、贴鬓,与包大头 同。相异则是系燕尾、扣网子、系水纱、戴勒子 (即帽条)、戴银泡、蝙蝠、垫子,上垫子花挂桃, 后上头搭。 -
82019-10
[ 词条 ]韵味
观众对演员演唱艺术的鉴赏要求。韵味对观剧者来说是一种审美理想,对演唱者来说则是毕生以求的艺术素养之一。它既来自于演员本剧种化的发声、吐字,更来自于本剧种化的运腔、用嗓两大艺术技巧。在古代文艺理论中,“韵”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如声韵、风韵、气韵、神韵等。戏曲的“韵味”同样包括这些方面的要求,令人有回味的余地。各个剧种以及不同演员的演唱艺术,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韵味。比如秦腔剧种的粗犷与豪放,构成它自己的独特韵味和风格,但通过不同演员的发声、吐字、运腔、用嗓技巧表现出来,则对观众形成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技艺高超者,以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最大发挥,赋予唱腔更为诱人的声情意境,并在几十年后依然余韵犹存、回味无穷。相反,功力稍逊、技艺不高者,则味淡如水,转眼就荡然无存。因此,所谓韵味,应该是演员声乐技巧、感情表现、艺术风格、声嗓音色等诸多因素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