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观兵书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五龙会》。含折子戏《观兵书》。净角唱工戏。西路秦腔常演,表演有耍蛤蟆特技:演者额门依抬头纹画一青蛙,两前肢画于眉眼上,演员操纵眉眼,抬头纹使蛤蟆眼、腿有节奏活动;右依则左肢动,左依则右肢动,中立则齐动,快慢自如,极为精彩。事出《五代史演义》和《新五代史死节列传》。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口述本;山西临汾蒲剧院藏李敬口述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后梁名将王彦章,骁勇善战。晋军破澶州,遣人招降,王不从,与唐将高思继屡战不胜。夜观兵书,悟关云长使拖刀之计战胜黄忠,日夜练习之,复与交战,遂取胜。 -
302019-09
[ 词条 ]牧羊卷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朱痕记》《朱痧记》《席棚会》《黄龙造反》等。须生、青衣唱做工戏。含折子戏《放饭》。事见《牧羊宝卷》。各路秦腔常演剧目。耿善民、高符中、乔新贤、李夕岚、王正端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1941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本,1950年西安太华纯益成书局刊行秦腔本,1959年长安书店刊行乔新贤秦腔《放饭》折戏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木刻本,青海省隍中县土门乡贾尔藏村秦剧团藏清至民国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二十二集书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董传盛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及北路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唐代,西凉节度使黄龙造反,朱春登代叔从军,由春登婶母宋氏之侄宋成伴送出发。宋成图占春登之妻赵锦棠,回来谎报春登战死。宋氏逼锦棠改嫁宋成,锦棠不从;又将锦棠婆媳赶至山里牧羊,欲使她们冻饿而死。不久,春登立功,封侯归来,问起母亲和妻子,宋氏假说已死。春登痛不欲生,去到坟茔祭奠,并舍饭七天。恰好锦棠婆媳前来讨饭,春登认出锦棠手上的表记“朱痕”,终于夫妻相认,母子团圆。代表唱段《放饭》一场朱春登(须生)所唱[苦音二倒板]转[慢板][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听我妻赵锦棠细讲一遍,好一似青锋剑来把心剜。恨西地黄龙贼越律造反,打来了连环表要主江山。万岁爷把圣旨传下金殿,郭元帅拔壮丁我家门前。我叔爹身无疾假装有患,朱春登替叔爹应名当先。幸喜得到那里一马平战,领圣旨回家来祭奠祖先。婶娘言他婆媳早把命断,却怎么她还在阳世三间。莫非是我夫妻梦里相见,又莫非魍魉鬼来把我缠。音像资料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排演的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赵敏霞(左)、谷世劳(右)合演《放饭》(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刺目劝学》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烟花镜》《李亚仙》《曲江打子》《绣襦记》等。小生、小旦、须生、老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刺目》《打子》《哭祠》。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唐人话本《一枝花》(一枝花即李娃小名)、宋人官本杂剧《痛郑逍遥乐》、宋人话本《李亚仙》、宋元《李亚仙》戏文、元高文秀《郑元和风雪打瓦罐》杂剧、元石君宝《李亚仙酒醉曲江池》杂剧、明郑若庸《绣襦记》传奇、郑虚舟《李亚仙》传奇、薛正衾《绣襦记》传奇及朱有墩《李亚仙诗酒曲江池》杂剧。元剧中无刺目、打子等情节,至《绣襦记》始有之。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四集收录程海清、孙世荣、刘太祥、华天堂、田兴华、陶隆富、罗太坤、邓龙秀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耿怀玉抄录秦腔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二十二集收录赵殿元口述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枣梆抄录本,另有薛寿山改编本行世。本剧讲述了唐时,商州刺史郑丹之子郑元和,与长安名妓李亚仙一见钟情,约定百年。后因元和将千两黄金、五花马挥霍尽净,鸨儿设骗局拆散二人,元和浪迹街头。郑旦见状气恼,将其打死,抛在荒郊,幸得花子相救,得与亚仙重逢。亚仙劝元和攻读上进,元和心恋亚仙,无心攻读,亚仙毅然刺目劝学,后劝元和勤奋读书,果中状元。唐王封亚仙为丹凤夫人,二人同往商州探望双亲。 -
302019-09
[ 词条 ]《刘海砍樵》
西路、中路秦腔常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秦地八仙庆寿》。事系民间传说八大神仙故事之一,清有无名氏《刘海上寿》杂剧。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海每日上山砍柴,侍奉老母。山中修炼多年而成人形的老狐爱其勤劳,愿成婚配。刘海告以家贫,老狐甘守贫贱,侍奉老母,两人遂以“柳树为媒山做证”结为夫妇。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平凉市秦剧团排演的全剧光碟。平凉市秦剧团李强饰《刘海砍樵》之刘海、杨小宁饰弥狐(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鸳鸯枕》
秦腔传统本戏。西路、南路秦腔常演。事出民间传说八大神仙故事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徐德喜口述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玉帝命吕洞宾邀杜康、鲁生春上天为神,吕用仙丹为杜造酒,点悟杜康,杜随吕修行而去。鲁生春贪恋名利,吕赐鲁鸳鸯枕,鲁枕于头下,夜梦中状元,挂帅征番,遭诬蒙冤,法场被斩。惊醒,看破红尘,亦随吕洞宾入山修行。 -
302019-09
[ 词条 ]七仙图
西路秦腔常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火烧李儒》《何仙姑成圣》。事出民间神话传说。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石生厚口述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冯大朋口述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员外何柏泉,前妻丢下一子一女。子赴京赶考,柏泉赴雄州接管生意,只留女儿金钗与继室蒋氏在家。金钗不堪继母虐待,自缢而死。有李儒者,原系上界金童子下凡,据山为王;阳世罪满,被李广烧死,灵魂借何金钗尸还阳。后出家,成为八仙之一何仙姑。 -
302019-09
[ 词条 ]李锐
(1879~1946)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宝鸡人。艺名“李老五”,因以红生戏和官衣须生戏最为出名,有“活关公”之美誉。12岁时,拜王玉堂父亲为师。14岁登台演出。25岁始,曾在温家班、安正班及甘肃平凉、成县以及徽县缙升剧社搭班演出。所演诸葛亮、介子推、梅伯、刘志明等角色,均有超人之处。当时,西府一带有“甲和的傲,忠有的笑,李老五的杀气真是妙”之谚语,就是赞扬这位西府秦腔艺人的高深造诣。 -
302019-09
[ 词条 ]万寿图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八仙图》《刘海盗月》《刘海戏金蝉》。须生、小生、小旦唱做戏。事出清无名氏《刘海上寿》杂剧。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董玉魁、王吉庆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玉皇大帝寿诞,众仙于凌霄殿上饮酒庆贺,因有几位神仙尚未引渡成道,故为玉帝祝寿的寿字无法凑全。据四功曹查来的民间善恶,玉帝命慈航子引渡刘海、纯阳子引渡白云仙姑。八仙为王母祝寿,刘海、东方朔位列仙班后,方补齐寿字。平凉市秦剧团演出《万寿图》剧照(孟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