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四海儿
四海儿(生卒年不详)陕西秦腔演员。主工花旦,兼演正旦。泾阳人。俗称兰州红。善唱,歌声清雅,悲惋凄凉,唱做微妙。光绪末叶,名重一时。演《阴阳河》《杀妲己》《刘金定别母》《骊姬打宫》《辛安驿》《拾玉镯》各做工戏,如微风吹柳,群鸟鸣春。 -
302019-09
[ 词条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秦腔表演艺术是指将唱念做打进行融合,并佐以各种道具,在舞台上进行程式化表演的艺术形式。程式是生活中动作行为和感情行为经过提练而成的技术形式和表演技巧。演员通过对程式材料的再组合、再创造,形成戏剧展示舞台方法的基础。秦腔演员行当分类严格,且各有其不同的表演程式系统。唱腔是板式变化的体制,念白讲究语言的发声和韵律,做工和武打是演员以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戏剧行为。秦腔的各个行当和门类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式系统,并在乐队(见场面)伴奏下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秦腔展示舞台方法的基础,偏重于唱工的剧目形成以文场乐队伴奏的文戏,偏重于武打的剧目形成以武场乐队伴奏的武戏。就舞台方法而言,秦腔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舞蹈化、夸张化等特点。秦腔表演的综合性 秦腔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表演特征,体现了其舞台艺术的高度综合性,是构成舞台表演艺术核心的基础。唱中兼说,说中兼做(身段),做中兼打(舞蹈),形成难以拆分的程式系统。《破洪州》《挑滑车《罗成叫关》等,就是唱、念、做、打(舞)高度综合的剧目=另有一些剧目依据戏剧情节、人物行当、表演风格的不同需要,对唱、念、做、打(舞)四种手段各有侧重。由此在剧形成文戏和武戏类别。文戏有唱工戏、做工戏(袍带戏、折子戏)等,武戏有长靠戏、短打戏等。文戏中以唱做工为主的有《辕门斩子》《三娘教子》《斩韩信》《下河东》《李陵碑》《斩单童》《三堂会审》《逃国》《收严颜》《黑虎坐台》等。《下河东》赵匡胤所唱《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一段长达114句唱词的唱段中,还贯穿着较著名的“五十六哭”,以[苦音尖板:[慢板][慢二六板][紧二六板][散板]等构成完整的成套大段唱腔。偏重于念工的“白口戏”有《抱琵琶》(见《铡美案》)《相亲》(见《回荆州》)等。唱、念、做工并重的戏有《徐策跑城》》金殿装疯》《四进士《等。侧重做工和舞蹈身段的有《拾玉镯》《贵妃醉酒》等。武戏中突出武功的戏有《长坂坡》《战太平》《反西凉》等,短打戏有《三岔口》《十字坡》《狮子楼》等。并且,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将众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吸附到自己身上,经过融合化为己有,最终形成独特的剧本文学程式(结构、诗词、分场、冲突等)、唱腔音乐程式(板式、伴奏、曲牌、锣鼓经等)、舞台表演程式(手式、台步、身段、武打等)、舞台美术程式(砌末、服饰、脸谱、扮相等)。秦腔表演的虚拟性 以虚假的动作或道具仿效出真实的行为。秦腔表演的虚拟性体现在陈设、动作、时空等方面。①陈设虚拟。主要体现为舞台上的“无中生有”。舞台一般以“一桌二椅”为主要陈设。通过角色的运动,虚拟出特定的戏剧情境和不同的环境空间。如《三击掌》中,“一桌二椅”置于舞台中间,代表相府客厅;《拜台》中,诸葛亮坐在桌上,“一桌二椅”则成了土台。演员有时也充当道具陈设,堂角站四个兵,就可以代表数十或成千上万的大军。两三人扮的杂角,就可成为迎清官或英雄好汉的无数乡亲百姓。②动作虚拟。在表演中,演员往往通过一些动作表情来表现一些虚拟的场景或事物=如《走雪》中的曹玉莲和曹福攀柳过桥,台上原本无柳无桥,通过演员攀枝缀柳的手肢、碎步轻蹑的台步、左右晃动的身形以及惊恐失魄的眼神等综合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桥与壑的深绝和人物在桥动的境不戏中有的表演,却无饭食,只是空口吞嚼,如《放饭》中的朱春登之母讨来舍饭,《坐窑》中吕蒙正端过妻子做好的米饭等。尤其是《渔家乐》中的简仁同空口吃鱼的动作,细微到剔每一根鱼刺。③时空虚拟。包括时间与空间的虚拟。“圆场”是秦腔舞台表演中运用最广。各种“圆场”,都遵循着“○”“⊙”“~”“∞”“∧”“>”的特定路线,因此“跑圆场”也称为“走太极图”。“○”即是“圆”,代表太极图的外缘,《徐策跑城》中的老臣徐策往皇城奏本时,即跑起“○”“圆场”,当中还穿插着“水袖功”“帽翅功”“髯口功”“屁股坐”“凤点头”等艺术手段。“~”曲线也称为“太极曲线”,武将出征或帝王巡行时,龙套即走此路线。《龙凤呈祥赶驾》中,刘备、孙尚香、赵云身后,四龙套尾随其后绕“~”形路线通过,其后东吴八员大将也绕“~”形路线通过,在舞台上形成“龙摆尾”的效果。两个“~”形曲线合成一个“∞”字图形,包括“摆队胡同道”“二龙出水”“钻烟洞”“卷席筒”“倒脱靴”“倒挖门”“硬扎门”等。“∧”“>”路线形同“八”字,是舞台调度、演员表演处理形、身、动、静、意、象的基本原则。生净角色的台步,更要迈“八”字大步,龙套站堂要站成“八”字,一桌二椅的成字形。秦腔表演的舞蹈化 表现在演员以手式、形体所表演的一切做工戏和武打戏上。胡雪梅在《贵妃醉酒》中,利用手中的扇子、酒杯,通过台步、手式、前后翻身和下腰等形体动作表演的一段“三敬酒”,不仅非常舞蹈化,还将醉意中的杨玉环特有的郁闷心理和感情变化,表现得层次分外鲜明而突出;左秋芳则利用七尺长的特制水袖,表演的《深宵幽会》更是舞蹈化的典型。《游西湖杀生》中李慧娘救起裴生,慧娘在唱四句[尖板]唱腔时,每唱一句都要和裴在间奏“垫铜”中相互左右倒换步位,扎几个不同的高低式子,形成极有层次又很舞蹈化的身段造型,既具体又优美地表现出裴生丧魂落魄、如泥摊地的恐惧神态,并和李慧娘急切相救、奋力拉扶的紧迫心情形成对比;《水漫金山寺》白素贞的舞剑、四水卒的舞水旗等,都给人以舞蹈化的美感。秦腔表演的夸张化 唱念做打(舞),喜、怒、哀、乐等一切表演,都是生活行为的夸张化。《三滴血朝山》剧中,当贾莲湘哀求周天佑不要离她而去时,便用眼神、摇身、拭泪、唱腔、吸流等表演构成一段哭的情状,将生活化、夸张化、艺术化融合在一起。《五台会兄》当六郎问及五郎情况后,五郎便用[喝场]三次反复唱出“我五郎好惨伤”,最后用“犟音”挑高,其声像是号啕痛哭,让人闻之顿生凄惨之情。《古城会》“关某听言谢天谢地,幸喜三弟也在古城哇……”念白之后便有一笑,这一笑由“噢”韵过渡到“哈”韵而跌落,而且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由松到紧地弹字放音,直至高音点后慢慢回落,虽然夸张,但非常符合关羽的身份个性以及他惊喜交集、溢于言表的特殊心绪。 -
302019-09
[ 词条 ]江湖二十四大本
旧时,秦腔江湖艺人搭班必演的二十四本代表剧目。艺人将其编成口诀熟记不忘。即《麟骨床》上吊《串龙珠》,《春秋笔》下系《玉虎坠》,《五典坡》降伏《蛟龙驹》,《紫霞宫》收藏《铁兽图》,《抱火斗》施计《破天门》,《玉梅绦》捆住《八件衣》,《黑叮本》审理《潘杨讼》,《下河东》托情《状元媒》,《淮河营》攻破《黄河阵》,《破宁国》得胜《回荆州》,《忠义侠》画入《八义图》,《白玉楼》欢庆《渔家乐》。 -
302019-09
[ 词条 ]《广阔天地》
现代本戏。陕西省华县《风华正茂》创作组集体创作,史育民执笔。1974年华县、韩城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田芳、高群等五名知青插队到李家滩,搞试种水稻,以水压碱,根治盐碱滩的科学试验。阶级敌人殷文亮破坏捣乱,引起知青内部冲突。在贫农张大爷启发教育下,知青识破敌人阴谋,增强了团结,试种水稻终于取得成功。 -
302019-09
[ 词条 ]《斩华雄》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汜水关》《温酒斩华雄》。红生、二净做工武打戏。事出《三国演义》第五回。西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吕明发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时华亭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曹操约会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兵至汜水关,董卓部将华雄连败孙坚、鲍信。关羽讨令出战,袁绍轻视,曹操敬酒助威,关不饮,出马立斩华雄,归来杯酒仍温。 -
302019-09
[ 词条 ]《三打洞》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三眼洞》《假金牌》。老生、正旦、老旦、丑、二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三上轿》《三打洞》。赵杰民、韩正满、李爱云、杨金声、余巧云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朱军、傅荣启有改编本。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有铸目。剧情简介宰相张居正之子张秉仁,为谋占李有才妻崔秀英,将李诓至府中用药酒毒死,强娶李妻崔氏。崔氏在死别之时,悲愤交加,恶奴与媒婆三次催促其上轿,最后哭别公婆与幼子,暗藏尖刀,欲刺张秉仁为夫报仇未遂而亡。孙丕显查明张府三眼洞中藏有龙袍皇冠,蓄意谋反。张居正怕事败露,连发三道金牌调子,适海瑞出朝查访,勘明真相,处张秉仁以斩刑。代表唱段《三上轿》一场崔秀英(小旦)所唱“奴的夫遭陷害尸骨未葬”[苦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奴的夫遭陷害尸骨未葬,我不能穿孝衣反着红装。见二老颤巍巍热泪流淌,恨难寻衷肠话安慰高堂。二爹娘且安坐容儿拜上,今分别再难见二老高堂。实想说我夫妻终身奉养,谁料想与二老反添悲伤。从今后再休要将儿想望,多保重为的是李门儿郎。叩罢头只觉得心跳脑涨,猛抬头见夫灵痛断肝肠。手抱着夫灵牌怀念以往,哭了声屈死的短命才郎。你自幼读诗书何曾浪荡,在堂前孝父母未游他乡。咱二人结夫妻妇随夫唱,论恩爱比得上梁鸿孟光。自从那小姣儿生来世上,咱夫妻更显得情意深长。实想你步青云名登金榜,光门弟显父母来把名扬。只因你太忠厚胸怀明朗,张秉仁那贼子心起不良。用药酒毒死你一命早丧,差家人逼为妻去做妾房。到今日喊冤不能杀贼不得无法想,我只得忍辱含羞脱去孝服换红装。为妻今到贼府上,岂能图生从强梁。留下姣儿谁照养,可怜二老两鬂霜。当初若听妻言讲,焉有今日这下场。 -
302019-09
[ 词条 ]梨园旧匾
梨园界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文化积淀厚重,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较高。通常由富有声望的文人作词,著名书法家题写。梨园匾额大致可分为演员匾额、戏楼匾额、会馆匾额、班社门额、褒奖薩额等多种,经精心雕琢、油漆后悬挂于醒目之处,供人玩味品赏。明清所建庙会戏楼、会馆戏楼以及剧社门额、著名演员居所等,大多都有社会赐赠的匾额,可惜随着长时间的风雨沧桑,特别是旧戏楼的拆除、剧社和名居的拆迁,已经所存无几。“古调独弹”匾额照(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田玉堂
田玉堂(1922~1984)秦腔演员、教练、导演。陕西蓝田县人。西安三意社第三班学员,始工花旦,后改须生,以架子功见长。1931年组织参加西安集义社,为大股东之一。1945年入西安尚友社。1956年随该社二队支援宝鸡人民剧团。后又在宝鸡秦腔三团、宝鸡市戏曲学校、宝鸡市秦腔剧团、凤县人民剧团担任教练、导演兼演员。早期所演《玉堂春》《进妲己》等旦角戏,在西安一带较有影响;后尤擅饰演气魄宏大的蟒靠角色,如《破宁国》《拆书》《打李厥》《牧羊》等。任导演、教练期间,所排剧目有《赵氏孤儿》《金玉奴》《拆书》《放饭》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