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西安市秦剧研究会
群众性戏曲研究演出组织。1942年在西安成立。领导成员无考。有会员30余人,多为商、教、军、政界秦腔票友和爱好者。1944年改选,理事长空缺,阎华任常务理事,薛德中、李金榜任理事,施葆璋任监事,雷顺恭为候补理事,宋金山为候补监事。 -
302019-09
[ 词条 ]园子戏
亦称“卖戏”。秦腔演出习俗。旧时,戏班在城镇空旷之地临时搭建戏台,戏台四周或凭借原有围墙,或用篷布将其与外界隔开,条件好的还有顶棚遮荫避雨,观众买票入场看戏。门口有“招子”,张榜标示每日演艺名目;有栅栏,作为验收钱票的出入通道。这种临时搭建的戏园子演出形式,即称“园子戏”。过去将城镇正式戏院售票演出也有称园子戏的。 -
302019-09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
群众性戏曲团体。1938年5月23日在延安成立。柯仲平担任主席。马健领、杨笑萍、郑义、高敏夫、柯仲平、温涛、李丽莲、张季纯、吕骥、柳青、钟敬之、崔嵬、艾丁、向隅、丁里、沃渣、刘克礼等17人为干事。任务是研究如何改革旧戏,并“利用旧形式”表现抗日的革命的新内容等问题。 -
302019-09
[ 词条 ]连台本戏
秦腔演出习俗。旧时,戏班为吸引观众,将某一历史事件按照发展顺序,编成一套剧情连贯的多本戏而依次演出,称“连台戏”。清咸同时期,陕西西府、甘肃陇东南各大班社,编演连台戏蔚然成风,十分火爆。“连台戏”大都由古典小说衍义成剧,或由庙会会首择定相关书目,戏班则按戏曲特点将其编串起来,粗略地划分场次,再将演员集中起来稍事排练即可上演。尽管戏词多为“官诗官对官乱弹”,却颇能引人入胜。清咸、同时,甘肃省甘谷县艺人杨全儿所编72本《玉皇传》、天水西秦鸿盛社班主李炳南、甘肃省西和县福德班班主魏启元等各自所编五十二本《东周列国戏》,及陕西西府大庙会盛演的七十二本《王敦篡位》等,都是卷本恢宏的“连台戏”巨制典型。“连台戏”还常常作为“斗台戏”的主要剧目,以能编、能演、本多、篇长而取胜对方。有些地方所称“连台戏,,者,则不指上述所言剧情连贯的多本戏,而指戏班三天会戏日夜连台演出不停,也即观众称之为“挂锣不提锣”的戏。这种“连台戏”演出形式,多见于天旱祈雨之时,也有因恶霸豪绅惩罚戏班或欺侮艺人被迫所演者,故又称为“连轴转”。 -
302019-09
[ 词条 ]曾长安
曾长安(1944~)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富平县人。曾任富平县文化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等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四届、五届戏剧冢协会理事,陕西省第二届、三届文联代表大会代表,渭南市第一届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剧本有《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五味十字》《大秦将军》等,其中《五味十字》获2001年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系渭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陝西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302019-09
[ 词条 ]陈正庆
陈正庆(1943~2007)戏曲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省洛南县人。出身书香门第。曾任陕西省商洛剧团团长、商洛地区文联名誉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等。先后创作了《山城小店》《火烧寨》《三十六号病房》《屠夫状元》《拆墙》《龙虎桥》《六斤县长》《福寿图》《曲江池》《小贩小官小教师》《山神》《河潮》《山姑娘》《买时装》《白憨女》《山道弯弯》《庄稼汉》《山魂》《瘸腿财神》《门神》《女儿沟》《寡妇门前》《山外老哥》《石头歌》《猴二取经》《鞋匠娶亲》 等几十部话剧、花鼓、秦腔大戏剧本和小戏、小品。系陕西省政协委员。1991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号。 -
302019-09
[ 词条 ]郝昭庆
郝昭庆(1940~)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袓籍山东济宁,生于河南郑州。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历任略阳县文化馆馆长,汉中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汉中市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汉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汉中诗词学会会长、顾问。创作了《贴心店》《江大姐》《三河口》《清水衙门糊涂官》《悠悠离恨《社稷情》《清泉与白云》《爱的琴弦》《一个癌症患者的梦魇》《万灵解毒水》《秦香莲告状》《惊醉》等。系略阳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
302019-09
[ 词条 ]武红霞
武红霞(1965~ )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老旦。陕西长武县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员。嗓音清脆,吐字清晰,做工细腻。先后主演过《鬼怨》《三上轿》《二进宫》《冼夫人》《目连救母》以及现代戏《砍门坎》等剧目,颇受观众青睐,也颇叫座。曾多次赢得省级大奖。武红霞《目连救母》剧照(戏曲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