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张云
(1920~1999)陕西秦腔须生演员。陕西洛川县人。原名张耀荣。193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因主演秦腔现代戏《回关东》而鸣动延安。又先后主演《好男儿》《那台刘》《五里坡》《有办法》《八千马》《中国魂》《三岔口》《桃花村》等戏,受到毛泽东等领导表扬。曾在延安、富县等地主演秦腔现代戏《抓破脸》以及传统戏《打渔杀家》《伍员逃国》《回荆州》等,得“富县红”之美誉。后又参与演出《反徐州》《金沙滩》《葫芦俗》《斩马谡》《八大锤》《打金枝》等戏。特别在《血泪仇》一戏中,因其饰演王仁厚一角而大获成功,由此获得“甲级文教英雄”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在西北第一野战军文工团,出演了《穷人恨》《保卫和平》《见面》《三勇士》等戏。1949年后,曾任西北戏曲实验学校校长,编导过部分剧目,也曾撰写多篇戏曲表演理论文章。张云饰《一家人》之田大爷(戏曲研究院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三岔口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三打店》《焦赞发配》。各路秦腔均演。武生、武丑、二净武打戏,以徒手摸黑武打著称。事出《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二十八回。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山东梆子》第二集收录丁宪文口述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十四集收录兰立春口述本,甘肃省靖远清代嘉庆古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焦赞因杀死王钦若女婿谢金吾,被判发配沙门岛,杨延景恐焦被人陷害,遣任堂惠暗中保护。途经三岔口,宿入黑店。店主刘利华夫妇,欲害焦赞,黑夜中任、刘展开搏斗,杀刘救焦。该剧后来情节变为刘利华亦在暗中保焦,因互不相识而误打。最后误会解除,言归于好。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郭楠饰《三岔口》之任堂惠、杨运饰刘利华(戏曲研究院) -
302019-09
[ 词条 ]姚茂秦
(1914-1948)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人。幼年入西安秦钟社学艺,出科后在新声社搭班。1932年随新声社至宁夏演出两年多,后赴兰州搭班演戏。1942年再至宁夏,参加庚辰俱乐部并任教练。戏路宽,生、旦、净、丑皆能应工,善操琴、司鼓。还曾在《太湖城》一剧中饰孙武子,向道士学习3个月,终于掌握画麸子城、鞭打殷夫人、摔五雷碗等特技。擅演剧目有《辕门斩子》《葫芦略》《逃国》《杀驿》等。 -
302019-09
[ 词条 ]清官册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雁门关》《审潘洪》《三审潘仁美》。文武须生、大净、正旦唱戏。含折子戏《调寇》《摘印》。事出《杨家将演义》第二十回及《昭代箫韶》。各路秦腔常演。银福子、和家彦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1948年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调寇准》折戏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调寇准》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武纪坤整理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太利、李长发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清代文星堂木刻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收录本,青海省湟中县土门公社贾尔藏大队藏清代秦腔抄录本。另有中路子本路子本子抄录本、中路掷子抄录本、山东子本。剧情简介宋太宗时,潘仁美为帅,依仗其女潘妃的势力,屡屡加害杨家父子。杨六郎上奏宋王,状告潘仁美,宋王差呼必显将潘押解至京,太宗命刘御史审问。刘受潘妃之贿,被八贤王用金锏打死。又以金牌调下郢县令寇准进京。寇进京后升为御史。潘妃行贿,寇转告八贤王。潘仁美拒审,寇与八贤王设计,假设阴曹,夜审潘仁美,潘始吐实情,将其定罪。代表唱段该剧有两段唱腔较著名。一段为《调寇》寇准(须生)[欢音二六板]唱腔。唱词为:行来在午门足离鞍镫,再叫那哥哥们近前听。我在那下郵县里把官做,并未曾克扣好百姓。万岁爷金牌把我宣,他宣我七品县印上金銮。此番上殿把主见,但不知所为何事端。转面来我把哥哥们唤,听我把话说心间。此地莫要高声喊,午门外不比县衙前。我这里朝王上金殿,是吉是凶实难参。有句话儿对你言,哥哥们耐烦听心间。将棺木抬在午门外,收拾我尸首转回还。一寇准须生唱二六。唱词:叩一头把主的恩谢了,谢过万岁把臣封。人言说赵家官儿真好做,七品官封为御史卿。寇准转身下龙庭,内侍宫人打喊声。莫不是哪家大臣进了宫,寇准上前观分明。上打一把黄罗伞,下边打坐一王公。头戴王帽额一顶,虎皮靴儿足下蹬。但不知是哪家小王千岁,我想不起来记他不清,记他不清。(夹白)哎呀!他是哪家千岁?哪家王爷?哎,想、想,想起了!(接唱)南清宫有一个八王千岁,他的脾性了不成。他面前错讲一句话,瓦苗金锏不容情。我不见千岁走去了,内侍宫人打喊声,我有心不见千岁面,八千岁降罪怎担承?走上前来打一躬,公公大人进前听。 -
302019-09
[ 词条 ]箭头会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稱箭头》《清水桥》。老旦、须生唱做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九回。中路、西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收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第九集收录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第三十四集收录朱景金口述本等。本剧讲述了杨继业被困北番,七郎回朝搬兵。潘仁美知之,于雁门关设伏,七郎死于乱箭之下。佘太君摆下箭头会,邀八贤王赵德芳天波府赴宴。宴中,八贤王发现箭头有异,太君言明七郎被害情由,八贤王以计捉拿潘仁美详审问罪。 -
302019-09
[ 词条 ]康正绪
(1912~1991)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16岁入西安正俗社学艺,师从高天喜、梁箴、党甘亭、高登岳、刘立杰、肖顺和、王兴博、王庚寅等。出科后在西安、兰州、关中等地搭班演出。1949年参加西安尚友社。道白流利,唱腔清润,表演大气,—生所演剧目上百本,擅演剧目有《状元媒》康正绪《苏武牧羊》《大拜寿》《草坡面理》《十道本》《醉写》等。曾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康正绪 -
302019-09
[ 词条 ]耿善民
(1912~1942)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西安市人。小名善娃,有“活岳飞”之称。陕西易俗社第六期学生。有艺术天资,思路开拓,嗓音苍郁,身材高挑,浓眉凤眼,舞台风范潇洒飘逸。最擅演帝王将相之类的带戏。如《杨贵妃》之唐明皇、《淝水之战》之谢安、《李秀成》之李秀成、《还我河山》之岳飞、《三知己》之左光斗、《优孟衣冠》之楚庄王,还有《颐和园》《宫锦袍》之李鸿章,以及外国题材戏《巴里西烧瓷》之巴里西等,均气度高雅,风度翩翩。1940年,受何振中振兴社重资聘请前往兰州演出,因未拜当地“码头”,加之其戏路过于温雅,首场与高符中联袂《汾河湾》遭台下轰场。后演《游龟山》之田云山、《三堂会审》之兰袍,不仅赢得通场彩声,还大有“宾夺主彩“之势。由于演出劳累,加上肺病复发,返陕医治无效,1942年逝于西安新化巷狭室。死后葬埋无资,幸得高培支批资方棺葬原籍。耿善民饰《还我河山》之岳飞(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李夺山
(1897~1929)秦腔演员。主工须生。原籍陕西。艺名“十二红”。初入兰州福庆班学艺,师从岳得胜和林儿。12岁时登台,以《斩韩信》一剧名动全城,得艺名“十二红”。以功架边式、动作利落著称,并以激越、稳健、细致形成自己的风格。曾在化俗社、万顺社以及自己组建的得胜社演出,在甘肃声誉颇高,人称“红家”。擅演剧目有《潞安州》《黄金台》《杀驿》《宫门挂带》《金沙滩》等,另擅演花脸、小生及丑角戏《黄花山》《花线带》《黄河阵》《五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