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三盛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四年(1888)创建于西和县长道镇。初名福盛班。创建人陈兰亭,其最出色的弟子李季儿、仲娃子、季味子都是旦角演员,福盛班因此改名三盛班。民国初年,徽县秦腔演员王银定(艺名马王爷)与陈兰亭含作,把三盛班推向鼎盛。当时的主要演员有隋娃子、蔡双儿、温大净、郝来三、何满子、李务升、陈易平、陈仓娃、仲娃子等。上演剧目有《打骡子》《十王庙》《石佛寺》《九莲灯》《三人贤》《七人贤》《花田错》《七箭书》《风波亭》《万仙阵》等300多本。是陇南地区演出剧目较多的一家戏曲班社。继陈兰亭之后该班的领班有陈喇嘛、石随娃、马王爷、李季儿、仲娃子、季味儿、石新民。1950年春,天水鸿盛班一批演员参加该班,三盛班遂更名三盛社,领班长为米新涤(武生)。三盛班的戏箱原属长道镇泰山庙所有。1956年西和县长道镇与礼县永兴镇发生纠纷,戏箱由两镇瓜分,该班社被迫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收李颜》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锦竹关》。净角唱做并重。事出《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甘肃、西府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罗太坤口述秦腔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备攻取西川,兵至锦竹关,守将李颜抵御,刘备久攻不胜。诸葛亮于锦羊峪设伏,诱李颜入峪而擒之,李颜降。刘封其为兴汉都督。 -
302019-09
[ 词条 ]杂行
见零碎。 -
302019-09
[ 词条 ]田井制
田井制(1940~)戏曲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省商州区人。曾就读于西北大学戏剧编剧专业。后任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商洛地区文联副主席、商洛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商洛地区行署扶贫专家顾问等职。演员出身,1979年改做编剧。从事专业编剧后,与人合作创作了《小贩小官小教师》《曲江池》《福寿图》《龙虎桥》《济公坐桥》《白憝女》《农家媳妇》《山回路转》《麻乡长醉酒》《派饭》《一担青菜》《平安书信》《商山妹子》《三过蚂蟥河》《夜审》《四通八达》《王宝钏》《揽月》《祥云谷》等50多部戏曲作品。与他人合作的《屠夫壮元》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六斤县长》获全国优秀剧目奖。系陕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 -
302019-09
[ 词条 ]《赵五娘描容》
秦腔传统本戏又称《琵琶记》《蔡伯喈》。正旦唱做工戏。含折子戏《吃糠》。事见南宋戏文《赵贞女蔡二朗》,金元《蔡伯喈》院本,元高明《琵琶记》传奇,明《赵氏贤孝宝卷》(又名《琵琶记宝卷》)等。甘肃、西府秦腔常演。陈景民代表剧目之一,有吃糠表演特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冯艳丽饰《赵五娘描容》之赵五娘(戏曲研究院提供)今存版本 现有两个版本存世,山西中路、蒲州梆子亦有同目。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口述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友口述抄本。剧情简介 东汉时,蔡邕(伯喈)应试得中,牛丞相奏请皇上被强赘为婿。其妻赵五娘,乞米奉敬公婆,自食谷糠。公婆亡,五娘卖发葬亲,描绘公婆影图进京寻夫,终得团圆。蔡、赵同归故里,修坟守孝。代表唱段《吃糠》一场赵五娘所唱[苦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赵五娘端糠碗珠泪滚滚,挣扎扎把谷糠和泪强吞。弱怯怯不待吃饥饿难忍,一口口呕得我断肠痛心。恨蔡郎得高中忘了根本,一封书似顽冰寒透我心。多少次我也想悬梁自尽,难抛舍病弱人二老双亲。连日来痴呆呆头昏心晕,但愿得这封信并非是真。泪盈盈把蔡郎家书暗隐,怕的是年迈人焦愁碎心。老婆婆盼儿回卧床抱恨,老公公盼儿回常依柴门。夫和妻常像这谷糠米粉,风悠悠被刮扬一富一贫。粒粒米上花宴珠圆玉润,片片糠随风扬起地为尘。粒粒米奉公婆暂解饥馑,片片糠好似奴困顿终身。糠啊糠不待吃饥饿难忍,我望糠,糠望我,泪湿衣襟。无奈了吃糟糠暂把饥忍,苦命的赵五娘受尽艰辛。音像资料 1962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为陈景民唱的该剧唱腔录音。 -
302019-09
[ 词条 ]《矿海乌龙》
秦腔现代本戏。吕守义、王培华、张良俊、党义民等编剧。导演李正光,音乐设计杜郦生,舞美仇小虹。祝尚义、阎瑞民、高敏娴、赵桂莲、王瑞华、张正中、高兴基等演出。1959年陕西省铜川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某矿矿长是个脚踏实地、工作认真的领导,但不相信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对群众敢想敢干缺乏信心。在采掘队长靳怀德和技术员女儿帮助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才跟上大伙大干、苦干、巧干,终于使产量一翻再翻,受到上级的表彰。 -
302019-09
[ 词条 ]革命秦腔运动
见秦腔史。 -
302019-09
[ 词条 ]三花脸
见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