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乔慷慨
乔慷慨(I957~)秦腔演员。工丑。陕西周至县人。系秦腔名丑阎振俗门生。1978年入铜川秦腔剧团。1994年调入西安易俗社。1997年离职创办“陕西乔慷慨喜剧艺术团”。其表演自然大方,规范讲究,尤善正话反释,幽默、滑稽、真实与真正再现相统一,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擅演《八件衣》之花子,《忠保国》之赵飞,《打砂锅》之丑县官,以及《穷乐观》《夜遇城隍庙》和《咱爸咱妈》《老子和儿子》《流动摊位》等4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 -
82019-10
[ 词条 ]尖板
尖板亦称[垫板]。秦腔辅助板式唱腔之一。无板无眼,散板的拍子,节奏自由灵活,是一种不受梆子击节制约的“散打散唱”板式唱腔。因每唱一个腔节,武场面均须垫两击铜器,故称[垫板]。通常只有一个上句,下句之后随即转人其他板式,故一般作为成套大段唱腔的“引子”冠在全段曲首,并多在帘内或幕后唱出。也可通过发展变化,形成上、下句体结构,甚至还能独立成段。前者如《江姐》中江姐所唱“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即由上、下两句[尖板]唱出;后者如《烙碗计赶路》刘志明所唱“方才然我不打你要我打”一段,便是在一句[尖板]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段完整唱腔。[尖板]有[慢尖板][紧尖板]之分,同时也有[欢音尖板][苦音尖板]之别。[慢尖板]也称[大尖板],无板无眼,曲调婉约、高亢,各腔节多带拖腔,很适宜表现激昂豪放情绪。[欢音慢尖板]如《赶坡》薛平贵所唱“西凉国作别了公主代战”一句。[苦音慢尖板]如《辕门斩子》杨延景所唱“见太娘跪倒地魂飞天外”。[紧尖板]无板无眼,旋律简洁,节奏紧凑,除生、旦角色用于抒发紧张激烈的感情外,净行人物大都取用[紧尖板]唱出,而且落音还常以“犟音”翻高。[欢音紧尖板]如《打銮驾》包拯所唱“将八抬平落在玉阶以上”一句;[苦音紧尖板]如《赤桑镇》包拯所唱“一言赛过万把刀”一句。 -
82019-10
[ 词条 ]《妇女代表》
秦腔现代本戏。胡苏根据孙芋同名话剧改编。唱做并重。1954年西安易俗社首演。导演陈光、杨令俗。宁秀云、肖若兰、张健等演出。本剧讲述了农村妇女代表张桂容土改翻了身,积极带领妇女参加生产,学习文化,改变落后习俗。却遭婆婆和丈夫的阻挠。为了争自由、求平等,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她和婆婆、丈夫及思想落后的接生婆展开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式的斗争,终于取得婆婆、丈夫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
82019-10
[ 词条 ]《皇封乞丐》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荆乃立、杨岳葆编剧,宁夏秦剧函,首演。本剧讲述了康熙时,宁夏将军赵良栋、为子赵宏斌做百日喜庆,适皇上驾临,一句戏言使将军小少爷变为终身“讨吃”,由此引出一系列戏剧冲突。 -
82019-10
[ 词条 ]《康熙访宁夏》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姚以壮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宁夏知县王链错判一起杀人案,康熙皇帝出巡宁夏,发现此案并平反冤狱。 -
82019-10
[ 词条 ]甘谷县磐安镇南山寺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甘谷县磐安镇南山脚下。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徤造。坐北向南,与南山寺庙昂首相望。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灰色筒瓦覆盖,龙头兽吻置脊,飞檐翘角,出挑深远。占地12亩。舞台分上下两层,总高8.5米,台外宽6.5米,台基高2米,台口内宽6米,进深7.5米。木板铺面,中堂有雕饰木屏相隔,分为前后两台。两边有门,左门额书“出将”,右门额书“入相”。前台深3.6米,舞台两边半为栅栏,半为砖砌,砖砌处左右墙壁开六角窗一对;台口两根立柱,上书戏联,左为“一般儿女英雄身世虚假调寄阳春仍和寡”;右书“转瞬周秦汉魏河山犹在曲传往事总多情”。后台为硬山式,为化妆室,也为木板铺地,两面各内缩1米,人字形屋脊,后墙开窗,靠墙台面开一洞门,备有活动木梯,供上下通行。台下可供演员住宿,逢年过节,外地班社、当地业余戏班常在此演出。“文化大革命”初拆毁。 -
82019-10
[ 词条 ]《金城关》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樊立英编剧。须生、小生、小旦、净角唱做戏。事出《明太袓实录》、甘肃《皋兰县志》。兰州市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明洪武末年,茶货走私泛滥,边民受害。蒙古番王差女金玲进京面君,帝命駙马欧阳伦查办?欧阳剩几营私,走私茶货,金玲告发,文州河桥巡检司田文华依法将茶充官,欧阳因大闹公堂而被收监。欧阳伦妻安庆公主从临潼赶至文州,保释欧阳。欧阳出狱后,勾结歹徒,欲置田文华于死地,金玲进京请来洪武圣旨,欧阳伦终被处死。 -
82019-10
[ 词条 ]镇原县临泾白龙山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镇元县白龙山。清代创建。戏楼坐北向南,与白龙庙正殿相对,5专木结构,为台基式建筑。台面由檐柱四根分作三间,单檐硬山顶,灰色板瓦覆盖,总高8.5米,台宽7.7米,台基高2米,台口宽5.3米,深3.5米。前后台有木质雕花隔板,左右为上下场门。台上雕梁画栋,两侧壁画多幅,至今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