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陈昆峰
陈昆峰(1946~)戏曲评论家。陕西西安市人,袓籍河南许昌。为西安市剧协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大秦腔》杂志主编。发表戏剧、影视、文学评论文章百余篇,代表作有《现代戏与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试论戏曲导演之“马科现象”》《戏剧与当代思潮及两种理论倾向》《谈当前文艺认识中的某些人本主义偏颇》《中国话剧的中国性的确立——近三十年话剧谈》等,其作品多次获奖。主编或参编《西安艺术二十年》“理论评论卷”“剧作卷”《西安话剧院建院五十年文集》、《品评秦腔》及《西安秦腔剧本精编》。 -
82019-10
[ 词条 ]警钟社
甘肃秦腔班社。前身是陕西长安县的玉庆社。1934年由王朝建率领到平凉。1938年重新组建警钟社,王朝建做社长。1945年初,警钟社到天水落脚,以唱会戏为主。由于王朝建本人就是秦腔旦角名家,一些陕、甘著名艺人都参加过警钟社演出。如李正敏、李正斌、高登云、楼英杰、张建民、高符中、史学义、王朝民等。常演剧目有《铡美案》《审石龙》《玉堂春》《八件衣》《五典坡》《游电山》《草坡面理》《辕门斩子》《赶花船》等40余本。该社还培养了一批演员,如郭警钟、张警秦、袁景秦、王玉泉、温警学等。在天水落脚后,时遭国民党军警揽扰,1946年春,王朝建被捕人狱,警钟社宣告解体。随后由王宽民、温警学邀请傅荣启、董化兰、张新勇、张新裳等演员,在警钟社基础上,重组民警社。1949年,因国民党二十七师拉走大部分演员,剧社解体。 -
82019-10
[ 词条 ]《思补情》
现代本戏。陈洧(执笔)、田瞳、王建平、白田生编剧。1990年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首演。艺术指导刘靭,舞美顾问董兆俭,导演李育才,舞美设计孙天明,作曲、指挥王明,刘伯荣、张玉莲等演出。该剧以当时在全国报道、被誉为“秦川牛”和“当代活雷锋”的李润虎为生活原型,在舞台上以戏曲形式实写李润虎,剧中通过主人公在军营、出差路上和家庭中的行为细节,歌颂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及对部队、对战友的眷恋关怀之情,在技术上苦钻苦学的精神和对亲人的挚爱之情。1991年3月参加在西安举行的首届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获综合演出、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一等奖等21项奖,其中刘伯荣、张玉莲分获男主演和女配角一等奖。当年4月,该剧获全省文化下乡新剧目调演一等奖。7月参加在兰州举办的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1993年,获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 -
82019-10
[ 词条 ]苏育生
苏育生(1942~)戏曲评论家。陕西西安市人。回族。笔名鸿丁。196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5月入西安市文化局工作。曾任西安市文化局局长,是西安市十大文艺集成(志)总编审。曾发表百余篇论文和文艺评论共40多万字,有《范紫东及其剧作》《试论秦腔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老树红花春意浓》《关于戏剧理论的两个问题》《旧话重提——关于鲁迅与易俗社》等,并被选入多种论文选集。所著《试论秦腔的历史地位和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曾获陕西省优秀论文奖,还改编有《慈母泪》《春闺考试》等秦腔剧本。《慈母泪》由西安市秦腔一团首演,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秦腔剧团相继演出,并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此外,还主编《中华妙语大辞典》《易俗社八十年》《范紫东研究资料》。系陕西省戏剧评论家联谊会常务理事、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82019-10
[ 词条 ]《仇大娘》
李约祉所编剧目。生、旦、丑唱做戏。事出《聊斋志异仇大娘》。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七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仇福受恶棍魏建明挑唆,与亲弟仇禄分居,己寄身赌场,将家产荡尽,又将妻子姜梦莲卖于盗首赵元恶。妻不从,自杀未遂。魏又欲挑起仇家内讧,将此内情告于仇福姊仇大娘。大娘知晓,诉之于官,官拘魏、赵到案严责,福畏罪潜逃。后,魏又以通盗之名诬告仇禄,禄被流放关外,巧遇父及兄长。父缉获盗首,禄冤遂明,全家团圆。 -
82019-10
[ 词条 ]《秋莲传》
孙仁玉所编剧目。别名《三官传》。小旦唱工。事出《聊斋志异》卷十四。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一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常秋莲之父被鄂贯盈打死,秋莲之兄诉于官。官受贿,冤不能申。秋莲扮男装入鄂家为仆。一日,鄂醉,秋莲杀之。秋莲自缢,被鄂家人救活,送往其夫姜家。适值鄂家通盗事发,出示奖刺鄂者,秋莲得奖。 -
82019-10
[ 词条 ]移风社
陕西以移风社命名的秦腔班社有两个。一个是1933年由凤翔贾宗义创办。演员先后有卓正义、王彦坤、周登云、董化清、华启民、王景民、王益民,以及魏曱合、孙双钱、张德民、王德民等。演出剧目有四駒八图戏、三廉戏以及中路戏《辕门斩子》《葫芦峪》《牧羊卷》等。主要活动于凤翔周围邻县,1949年政府接管,改为凤翔县群众剧团。别一个是是1937年由韩子芳、于蒲城创建。张登云为首任社长。主要演员有张云亭、李惠凤、杨秀花、王世杰、杨景成、惠幸秦、杨文华、王练民等。演出剧目有《挑袍》《辕门斩子》《游龟山》《杀狗劝妻》《葫芦格》等。1949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杨志烈
杨志烈(1940~ )戏剧理论家。陕西华阴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陕西省剧目工作研究室、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工作。调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后,任该所科研管理部主任、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戏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华梨园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并兼多种辞书、志书的主编、编委等。出版有《秦腔剧目初考》(与人合著)《王宝钏戏与寒窑》《秦腔人藏史》《秦腔史论》等专著;主编《中国梆子戏目大辞典》《秦腔研究论著选》《现代人文字丛书》等;发表《秦腔为西曲声腔体系说》《关于秦腔的明代形成说》《蒲剧流入西北考》等戏曲史论多篇;并与他人合作《中国戏居晴理体制概要》《略论戏剧的体制改革与观念更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