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戏曲改革运动
简称“戏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民族戏曲(包括曲艺、杂技等)所进行的群众性革新运动。目的在于剔除戏曲中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和人民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工作,演出了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秦腔《血泪仇》等新剧目,为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推陈出新”的方针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又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工作方针。1951年5月的内容和政策,把这一运动有计划、有领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5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具体阐释了在戏曲改革工作中取辱巨大胜利,对传统戏曲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和艺术革新工作,并创作演出了一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从而使中国的戏曲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局面。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抗曰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皮革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在陕甘宁边区曾提出“推陈出新”的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确立为改革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方针。主张不同的剧种、流派、形式和风格通过自由竞争而共同发展;对待遗产的继承必须采取批判的态度,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并积极创造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作品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造历史题材的作品。使全国许多剧种恢复了青春,许多民间艺术辱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鼓励新的创造,推动了各种形式、体裁和题材的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也促进了新文艺进一步的民族化、群众化,以及少数民族文艺的迅速发展。②“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和精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立为党的文艺政策予以贯彻执行,简称“二为”方向。随着我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也作过几次大的修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为”方向修正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八十年代,又修正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改革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而提出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促进了戏曲以及各种民族、民间文艺的革新和发展。 -
302019-09
[ 词条 ]西安三十六大班
严长明之《秦云撷英小谱》记载的清乾隆时期36家西安秦腔班社,最早的为保符班,其次为江东班、双赛班。称“双赛”者,谓所超出保符、江东两班之上,后因祥麟、色子入班,又称双才班。此外还有锦绣班、泰来班等,该班以金队子、白双儿为台柱。这些班社的艺术活动因缺乏文献记述,很难详尽考知,但从仅有的资料中可知,当时各班的艺术竞争十分激烈,并将西安秦腔推向全盛的高潮。乾隆四十一至四十五年(1776~1780),西安双赛班、泰来班等班社于西安骡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修筑“梨园会馆”,作为秦腔艺人们敬奉戏神及集会之地。 -
302019-09
[ 词条 ]王玉堂
王玉堂(1882~1954)秦腔旦角演员。工小旦、武旦,兼演老旦。陕西宝鸡人。艺名香苓。出身于秦腔世家,幼年随父跟班学艺。清光绪末年,自组香苳班,常在凤翔、宝鸡一带演出。1914年,又往甘肃徽县晋升社领班多年,后回宝鸡,在安正班、鸣盛社、新民社搭班演出。他嗓音脆亮,表演细腻,尤长于踩跷,在西府一带颇具影响。如饰《马芳困城》九夫人之跷功表演,确有独到之处。当地群众以“贾村出了个香苓,三年高粱没红”谚语予以褒扬。常演剧目有《春秋配》《火焰驹》《花田错》等数十本。 -
302019-09
[ 词条 ]春盛班
陕西秦腔班社。清同治年间由三原药商张寻春创办。有银福子、黄娃子(活孔明)、老九、随鞑子、福生子、丑儿、九门儿、军娃、寅儿、过儿等。常演剧目有《葫芦峪》《日月图》于泾阳、咸阳、淳化、礼泉、兴平一带,也到甘肃、宁夏演出数年,辛亥革命初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玉盛班
陕西秦腔班社。成立于清同治初年。经常演出于西安及渭北、东府一带城乡。光绪年间的领班长是润润子。主要艺人有须生二楼子、李范、润润子、陆顺子等,其演出有独特风格。光绪末逐渐衰落。 -
302019-09
[ 词条 ]舌战群儒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反间计》。须生、武生、净唱做戏。事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至四十五回。中路、西府、甘肃秦腔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王科元存清咸丰三年(1854)秦腔抄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曹操欲灭江南,周瑜邀请诸葛亮共谋破曹之策。东吴谋士纷述降曹之利,诸葛亮以主战之理舌战群儒,使君臣敬服,并从诸葛亮计。曹操使谋士蒋干劝降周瑜,周以反间计使曹错斩蔡瑁、张允二将。 -
302019-09
[ 词条 ]三闯辕门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红生、小生、净唱做并重。事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元人《诸葛亮博望烧屯》杂剧。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雷振民、丁希贵等多种口述秦腔抄本。本剧讲述了诸葛亮筑台拜帅,张飞藐视不逊,不遵法度,三闯辕门滋事。孔明令立斩,刘备讲情欲罢。张一怒乘马离营而走,孔明授计赵云追之,张悔回营。1984年,中国唱片社为甘肃秦剧团演员刘茂森演唱该剧灌制唱片。 -
302019-09
[ 词条 ]《大海作证》
现代本戏。取材于李洪林同名小说。门欣编剧。唱做并重。1980年陕西省宁强县剧团首演,导演魏宝华,音乐设计吴文瑜、薛伟、王安国、舞美党顺利、赵世钧。陈彦文、曹云虹、吴菊艳、徐宝琴演出。本剧讲述了林彪、叶群为林立果选“妃”,为女儿招“驸马”,揭露了林彪反党集团的阴险、残暴、荒淫和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