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蜜蜂计》
《蜜蜂计》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美人图》《黄金台》《重耳走国》等。小生、小旦、须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土地堂》《游宫》。《土地堂》有小生甩发特技。事出《史记秦本纪》、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二回、《东周列国演义》第二十七、二十八回。当年高天喜以演此剧名重一时,毛金荣在剧中有甩梢子绝活。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咸丰元年(1851)秦腔抄录本;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三集收录孙太正、余林华口述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民初秦腔抄录本。另有《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集收录有清元口述本,《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十集收录有中路梆子本等。本剧讲述了骊戎为灭晋国,进献美女骊姬,得晋献公宠爱,从此,国政大乱。骊姬欲害公子重耳,借游园之机,以蜂蜜涂发招引蜜蜂,故使重耳近身驱蜂,反诬重耳调戏于她。献公愤,将重耳打入天牢。姜后也因责斥骊姬而遭贬。齐国世子姜兴邦,乃重耳之表弟,救出重耳,逃往齐国。途中,介子推割股奉君。姜后也被骊姬使女所救。骊姬又鸩毒二世子死,掐死献公,扶立己子奚齐登基。重耳借兵杀回,翦除骊姬及其党羽,扶夷吾为君,是为惠公。天水市秦剧团常晓红饰《蜜蜂计》之骊姬(孟云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图书
秦腔方面的图书有工具书、论著、人物传记、曲谱、剧本集等。与秦腔有关的最早剧本,是明代万历时期南戏传奇抄本《钵中莲》中用[西秦腔二犯]演唱的第十四出《补缸》。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有玩花主人编辑、钱德苍增辑的剧本选集《缀白裘》,刊有直接标明西秦腔演出的剧本《搬场拐妻》,同时在“杂剧”一栏所收《闹店》《夺林》两个剧本中,标出以秦腔作为演唱腔调。最早的秦腔论著是张鼎望写于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的《秦腔论》,不过仅是作者盛赞鲁桥八景而插人的观剧心辱而已。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严长明、曹仁虎等人陆续为祥麟、三寿、小惠等11位秦中名伶写出小传,后汇集成册,取名《秦云撷英小谱》刊行,堪称首部论述秦腔的专门著本。十九世纪末,甘肃名士牛芮青(清光绪丁酉拔贡)为陇上秦腔名伶写出树传之作《陇上优怜志》。1949年,王绍猷所著《秦腔记闻》由易俗社刊行。此外,清乾隆吴长元的《燕兰小谱》、嘉庆时焦循的《花部农谭》、道光时张际亮的《金台残泪记》及清光绪涂珂的《清稗类抄》等著本,都对秦腔或西秦腔有所评述,但皆非秦腔专论。1949年后,有关秦腔图书从刊行秦腔剧本开始转向对演员的评赞,如《西京梨园选秀集》,后又有对秦腔音乐、演员表演、秦腔乐器演奏技法的普及和探讨,陆续出版有《秦腔音乐》《乐学通论》《秦腔板胡入门》《秦腔艺人考略》《何振中谈旦角表演艺术》《秦腔板胡简明教材》《秦腔打击乐》《秦腔音乐唱板浅释》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秦腔图书的出版进入活跃时期,除秦腔剧作家的剧本选编外,有关秦腔史学的论著,声腔艺术的探研,演员表演的评述,秦腔音乐及导演学科的分析和研究等也不断出版发行。影响较大的有《秦腔剧目初考》《秦腔史稿》《艺苑英华》《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甘肃秦腔唱论》《论梆子腔》《秦腔音乐概论》《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秦腔大辞典》《孙仁玉研究资料》《范紫东研究资料》《秦腔表导演艺术》《秦腔音乐分析——论秦腔传统曲调及其发展》《秦腔音乐欣赏漫谈》《秦腔语音讲座》《秦腔艺术论》《艺苑漫笔》《秦腔清谈》《梨园情思》《艺坛耕耘录》《中国秦腔》《品味秦腔》《问根秦腔》等。 -
82019-10
[ 词条 ]《开国图》
《开国图》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黑逼宫》《楚仲逼宫》等。含折子戏《楚仲逼宫》。生、净唱做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一回,情节略异。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甘肃中路、东路、南路,陕西西路各秦腔班社常演。陇上名净福庆子、陈明德等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德远、徐德喜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商代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即改国号为殷。商王成汤驾崩,传位于二子怀仲。长子楚仲不服,逼宫绞死怀仲,自立为王。怀仲小太子纣出逃,得比干庇护。成汤之三子闻仲,正在仙山修道,纣上山搬请其助,闻仲又得师父所赐法宝,挥兵攻破京都,赶逐楚仲,扶保纣登上王位。人物扮相中主要人物商王成汤,老生行当应工,俊扮,挂“白满”,着黄蟒,穿高靴。太子纣先以娃娃生应行,俊扮,头戴娃娃发帽(京剧称“孩儿发”,由丝线编制的发帽),着蓝茶衣,蹬布履;“上山”一场则改穿蓝褶子;最后“登基”着黄蟒,头戴天平冠。楚仲二净应工,打狼窝子脸谱,着黑蟒,蹬高靴,挂“黑张”(京剧称“黑扎”),插“耳毛”。比干以老生应行,俊扮,着白蟒,戴相貂。2007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排演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演出《开国图》剧照(孟云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玉门市秦剧团
甘肃秦腔班社。1942年玉门矿务局炼油厂工会组织成立的业余秦腔演出团体。由于不少专业演员如余景民(老生)、张新山(净)、贺新兰(旦)、冀景堂(鼓师)、王新民(小生)、筱美兰(旦)、冯新学、刘全录(红生)、刘付平、李新民(旦)、陈景中(青衣)、王景民(净)、蒋新声(生、丑)等都搭班人伙,实际形成以专业人员为主体的业余演出团体。1951年,又在原业余剧团基础上正式成立玉门油矿矿务局文工团,下设京剧、秦腔、歌舞、电影四队。不久京剧队撤销。1955年秦剧队划归玉门市管辖,正式命名为玉门市秦剧团。团长余景民。1959年与玉门县玉光秦剧团合并,主要演员有刘全录、王新民、姜能易、王景民、梁秀云(女)、黄秀英(女)等。演出传统戏有《回荆州》《火焰驹》《游龟山》《辕门斩子》《出五关》《水淹七军》《三义庄》《铡美案》等,现代戏有《龙马精神》《烈火红心》《丰收之后》《人间天上》《社长的女儿》等,还有本团自创剧目《祁连风暴》《钢铁钻井队》《义和团》等。其中《祁连风暴》(米钟华编剧)参加过1958年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钢铁钻井队》(王新民编剧)参加了1960年甘肃省第二届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0年至1961年先后两次去大庆油田进行慰问演出,在石油部受到余秋里、康世恩等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全团调往酒泉,改名为酒泉地区秦剧团。 -
82019-10
[ 词条 ]《金果人家》
现代本戏。李东和编剧。2009年甘肃省静宁县秦剧团首演。导演王锡孝,音乐设计王笃、杨宏斌,舞美马寄胜、王安峰,李静霞、武工兵、王凤霞、杨建军等演出。本剧讲述了二十世纪末,龙源村村主任龙媛秀,面对穷山苦水,立志实现父愿发展苹果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在群众挖树毁园的严峻时刻,她挺身而出,承包果园,扩大种植面积,与天灾和旧观念抗争,矢志不渝,终使乡亲们尝到了甜头。媛秀的努力赢得大学生村官林永清和乡亲们的支持。她和乡亲们跑市场、打品牌,使龙源苹果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产品,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
82019-10
[ 词条 ]《石述柱》
现代本戏。刘期相、岳永进编剧。2006年甘肃省武威市秦剧团首演。导演常重新、张发仁、张宏,音乐设计冬建设、赵西朝,舞美郑文瑞。李小军、白凤英、胡艳辉、郑林等演出。该剧以石述柱平凡的真实事迹,再现了英雄和英雄群体战风斗沙、敢于奉献、敢于胜利的英雄业绩,再现了“全国植树造林十大标兵”之一、“全国劳模”石述柱感人至深的奋斗历程。其中不乏主人翁的情感跌宕、苦辣辛酸及充满地域色彩的民俗风情。当石述柱、水莲(石妻)等人从二十世纪中叶亮相至满头银丝出现在剧终时,舞台上终于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人生搏击图,一曲振人心魄的当代英雄谱。 -
82019-10
[ 词条 ]《韩宝英》
李约祉所编剧目。小旦、须生、大净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1921年易俗社赴武汉演出剧目。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七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太平天国起义,乡匪趁火打劫,义军女将韩宝英被困,父兄惨遭杀害。翼王石达开率兵救出宝英,并认宝英为义女。后太平军内讧残杀,宝英随翼王逃出。翼王欲入四川,宝英劝之不听。兵至大渡河,果被清军包围。宝英使丈夫马如龙代替翼王,力促翼王易装逃走,然后自刎而死。刘毓中饰石达开、肖若兰饰韩宝英(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铁弓缘
《铁弓缘》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真假王富刚》《英杰烈》《开铁弓》。小旦反串武旦唱念打并重。事出汉《雨霖郎》乐府诗、清《铁弓缘》传奇。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七集收录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集收录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已故太原守备之女陈秀英与母设茶馆为生,其父留一铁弓,遗言能开弓者即以女许婚。一日,太原总镇石须龙之子石伦来饮茶,见秀英貌美,欲娶为妻,被陈母痛打而逃,陈母追之,遇匡忠解劝,邀回茶馆。秀英见匡忠一表人才,又能开弓,中意成婚。石须龙父子得知此事,派匡忠押解饷银至嘉峪关,并暗中派人抢劫。匡忠失落饷银,发配边关。秀英母女闻知,趁石伦前来逼婚之际,用酒灌醉,将他杀死,逃出家门。秀英乔扮男子,假冒匡忠结义兄弟富刚之名,路遇关月英,被邀上山。月英父向秀英许婚,秀英假约报仇之后完婚。以后在月英父女相助下,起兵攻打太原,斩石须龙报仇。时,王督抚令王富刚出敌,真假王富刚交战难分胜负,王乃调回匡忠,立功赎罪。匡与秀英交战,秀英以实相告,夫妻团圆。秀英荐月英与王富刚结成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