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宁秀云
(1932~)秦腔旦角演员。女。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正艺社、新民社学艺。1951年参加西安易俗社。曾受晋福长指导。戏路较宽,正反派皆能。唱腔委婉柔和,表演细致绵密。擅演《断桥》之白素贞、《夺锦楼》之钱琼英、《游龟山》之胡凤莲、《火焰驹》之李夫人以及现代戏《杜鹃山》之贺湘、《沙家浜》之阿庆嫂、《走上新路》之李瑞珍等角色,尤以《断桥》《沙家浜》享名。 -
32019-10
[ 词条 ]张慧霞
(1937~)秦腔演员。女。工正旦。陕西西安市人。1952年入西安正俗社学艺,师从李正敏、高集华。1955年后,辗转于铜川剧团、耀县剧团等,曾任耀县剧团副团长。演唱激情,善于理解剧情,深入角色。擅演剧目有《三娘教子》《白玉楼》《五典坡》《忠保国》《铡美案》《斩洪恩》,以及现代戏《三世仇》等。曾获1987年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二等奖。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
82019-10
[ 词条 ]天山戏园
天山戏园新疆秦腔班社。1932年由原新盛班(后称三合班)分化出来的部分艺人组建而成,于祥(新疆小曲子艺人)、陈玉堂(又名陈云发,维吾尔族秦腔艺人)为领戏班长,王保顺为传戏班长,刘双喜剧务班长,王雅寿、王多寿担任领班。曾给当时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演过戏,颇能吸引观众。抗曰战争期间,排演了《戚继光抗日》而深得人心。1939年因艺人与领班王雅寿等发生官司而解体。 -
32019-10
[ 词条 ]王晓玲
(1933~ )秦腔演员。女。祖籍河南开封,生于甘肃临洮。艺名“九龄童”。7岁入当地福盛班学艺,师从曹福成。9岁首登兰州舞台,以《别窑》《慈云庵》《柜中缘》闻名,并赢辱“九龄童”之誉。后辗转于平凉平乐学社、兰州众英社、武威新怜社、乌鲁木齐新中社搭班演出。1949年重返兰州,加入文化社,后调人甘肃省秦剧团。其嗓音高亢嘹亮,尤擅放唱高腔,自成一派,以各种“拉腔”唱工戏最为见长。擅演剧目有《铡美案》《玉堂春》《回荆州》《赶坡》《白蛇传》《珠珍衫》等。1953年曾参加赴朝慰问演出,并获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3年在全国妇代会上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曾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 -
32019-10
[ 词条 ]杨金凤
(1923~2011)秦腔旦角演员。女。袓籍陕西武功,宁夏银川市人。10岁入甘肃靖远丁振华戏班学艺,师从吕少亭(艺名金叶子)。后在田德年戏班、康正绪戏班和兰州众英社、艺风社、精诚剧团、新光社搭班演戏。1952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表演细腻,唱腔工稳。曾在100多出戏中扮演角色。擅演剧目有《白玉楼》《白玉钿》《白玉梅》《五典坡》《汾河湾》《独占花魁》《阴阳河》《杀狗劝妻》《桑园会》《安安送米》《铡美案》《游西湖》等,尤以《杀狗劝妻》之焦氏最为享名。曾以《游龟山》之胡凤莲一角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
32019-10
[ 词条 ]张镜堂
(1917~1976)秦腔旦角演员、导演。陕西西安市人。13岁入西安三意社学戏。16岁成名。曾组建“上林苑”“尚林社”等剧社,后来到南山游击支队做艺术宣传工作。1951年任彬县文声剧团导演、业务团长等职。其嗓音清脆,吐字清晰,行腔委婉,表演细腻而传神,加上文武兼长,功底深厚,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一生扮演过很多角色,如《连环计》之貂蝉、《玉堂春》之苏三、《别窑》之王宝钏、《穆桂英挂帅》之穆桂英、《杀狗》之焦氏等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所饰貂蝉一角,被评家誉为“活貂蝉”。 -
32019-10
[ 词条 ]郭毓中
(1915~1941)秦腔旦角演员。陕西西安市人。16岁入西安三意社学戏,出科即成该社旦角之台柱。唱腔上,在继承李逸僧和何振中声腔艺术基础上,根据自己嗓音实际,有所新的创造,并与当时李正敏、王天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所演苏三、白玉楼、白云仙等角尤为出色。1938年,三意社危机四伏,演员纷纷离散,他的演出日渐繁重,最终积劳成疾。1941年双目失明,客死他乡。 -
32019-10
[ 词条 ]王朝建
(1910-1980)秦腔演员。工正旦兼演花旦。陕西西安市人。14岁入江湖班,并拜老艺人孟艳学为师。出师后在陕西礼泉县创建“玉庆社”,在礼泉、乾县、咸阳、彬县、长武等地演出。1938年入甘到达平凉,社名改为“警钟社”,出任社长。由于他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美,唱腔甜润,台步动作轻盈,双目传神,群众故有“要看旦,王朝建”“快走快走,王朝建的杀狗”歌摇传世,他主演《杀狗劝妻》之焦氏、《漏房》之卢凤英、《杀仇》之尤庚娘等几乎家喻户晓。1941年他率班抵达天水后,又从陕西请来张建民、楼英杰、肖玉堂、李正敏、余巧云以及琴师刘士新、明娃等一批名角撑台,警钟社声名大噪,收人猛增,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为抗曰筹集款项,捐献了一架飞机。1945年社会动乱,张建民、李政敏等名角相继禽社,王朝建典当戏箱艰难维系。在一次上演《出五关》时,国民政府警察在剧场和青年军发生摩擦,城防营士兵也参了战,机关枪朝台上台下乱扫,打死了许多观众,戏班损失惨重。1946年正月十五他在天水体育场售票举办焰火晚会,因票券未贴印花被税务局查获而逮捕人狱,警钟社宣告倒闭。1949年返回西安,在市政公司当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