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陇上优伶志》
甘肃近代秦腔艺人传志。牛芮青遗稿。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至二十五年(1895-1900)。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后部分已佚,前部分已由《甘肃文化》2004年2期全文刊出。有“序”文数百言,记云:“光绪以前,咸同之际,为吾陇优伶极盛时代,而吾所记,则皆得之故老之传述,尤以先足毓卿公所语为多。兄于多此道有如嗜痂,且于同光时之诸伶,皆经目击,故能言之独详。”主要对清同光时期之十位陇上名伶和一位检场分别立传记述,依次为三元官、福庆子、赵二、张寿容、桑旦、王宝童、陈明德、高毛娃、牛宝山、张长龙、韩鸭子。书中不仅对每人之表演、唱腔、念白以及化妆脸谱、特技绝活分别一一点评,也对各人之生活嗜好、趣事轶闻多有涉猎,尤其“序”文还对明代甘肃之西秦腔,做出简约论述和考证。它对研究甘肃近代秦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
82019-10
[ 词条 ]庆环农村剧校
陕甘宁边区戏曲演出团体。1939年6月成立于环县曲子镇,隶属庆环分区。校址是借用群众的两孔窑洞和四间土房,政府各部门捐助了部分用具和几十元钱作为开办费,从冬学选调了四五名教师,招收了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和部分流散艺人,组成了40多人的专业戏曲团体。因当地群众曾捐助一斗麦为其建校筹资,故又称“一斗麦剧团”。史虎臣、刘飞军任正副校长。校委会下设四科七股(组)。主要演员有张云、范玉华、王中才、张崇义、陈希林、张崇仁、袁兴贵、杨华芳、赵三、杨天才等。开设政治、国语、算术等课程。办校一月,即赴分区各县演出。1940年8月,分区迁至庆阳,改名晚东分区,剧校随之迁往,并易名陇东剧团。 -
82019-10
[ 词条 ]《苏护归周》
《苏护归周》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太极图》《殷洪记》等。须生、净角唱做武打戏。事出《封神演义》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甘肃谢玉堂、罗树德、秦鸿德、赵毓华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汪树存秦腔存收本。本剧讲述了冀州侯苏护,奉命伐周。苏护早有归周之意,因偏将郑伦所阻,一时难以如愿。赤精子命殷洪下山助子牙伐纣,殷洪途中收四将,受申公豹之挑唆,违背师命,反戈助纣伐周,姜子牙请来赤精子阵前劝诫,殷洪不听,反而请来骷髅山白骨洞一气仙马元与乃师战,被赤精子收服,师徒反目,赤精子用太极图将殷洪连人带马化为灰烬,苏护率众归周。 -
82019-10
[ 词条 ]赵守中
赵守中(1924~ )秦腔演员。工大净。陕西临潼县人。幼年在家乡学戏。1995年入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师从王庚寅等。嗓音洪亮,吐字清楚,唱腔豪放、刚劲。擅演剧目有《铡美案》《斩单童》《苟家滩》等。还擅长于须生,所演《逃国》之伍子胥、《二堂舍子》之刘彦昌等,均获好评。 -
82019-10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陕甘宁边区戏曲演出团体。1938年4月,在毛泽东同志直接倡导下,由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席的柯仲平于同年7月4日在延安创建。柯仲平任团长,张季纯、马健翎任剧务部主任,墨遗萍任教务部主任。1941年马健翎接任团长。运用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秧歌等艺术形式,反映当时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生产、生活。该团艺术实力雄厚,有马健翎、张季纯、墨遗萍、黄俊耀、尚伯康等剧作家。刘白羽、杨超、柳青、草明、董速等为文化教员,李丽莲、马可、庄英、安波、杜矢甲等任音乐教员。演职人员有史雷、张云、刘克礼、李刚、党奎、毕雨、贺原野、姚伶、王志义、王岚等;后又有米成义(米晞)、程士荣、黄俊耀、张克勤(张力)、周洪涛(周惇)、李文宇、任国保、任应凯、尚伯康、王爱民等。1942年冬,关中“裕民剧社”(原名“景存社”)抵延安,并入该团。演员有吕川杰、吴君尚、戴彦峰、王峰章、辛华秦、陈兴民、张明勋、陈谋子等。1947、1948年,先后招收两批小学员,有马蓝鱼、李应贞、胡正有、槐保顺、苏少峰、袁安学、袁辉、杨秀娥、高云龙、朱成仁、吕兴旺等。该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的秦腔现代戏,如《好男儿》《查路条》《那台刘》《一条路》《中国魂》《回关东》《三岔口》《八千马》《抓破脸》《血泪仇》《保卫和平》《官逼民反》《穷人恨》《一家人》,以及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还改编演出了《徐州革命》《打渔杀家》《八大锤》《游龟山》《金沙滩》《斩马谡》《打金枝》《伍员逃国》《葫芦峪》《回荆州》等优秀传统剧目。1948年,彭德怀、王震看了该团演出的《血泪仇》《穷人恨》以后,分别给剧团和马健翎写信表示鼓励和祝贺。1949年6月7日,一野政治部将该团一队易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9月,部队西进兰州,又与联政宣传队合并,命名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1949年国庆前夕,民众剧团二队调往西安。1950年命名为西北民众剧团,于1952年扩建成立西北戏曲研究院。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遗址 -
82019-10
[ 词条 ]《鱼腹山》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马健翎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事出《明史》《李自成传》《刘宗敏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二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至四川巴西鱼腹山中。明廷辅臣杨嗣昌,筹饷增兵,将义军重重围困。并施美人计,谋以知府之女、知县之妻王兰英,诱使义军大将刘宗敏叛投,以瓦解义军,刘被惑之。事为李自成及众将所察,教诲刘宗敏,怒杀王兰英,刘始悔悟,遂与自成统兵杀敌,乘敌不备,突出重围,于陕鄂交界之地重振旗鼓,向中原进军。胡正友饰《鱼腹山》之刘宗敏、马蓝鱼饰王兰英(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回关东》
《回关东》秦腔现代小戏。张季纯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文协民众娱乐促进会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东北某青毕因家乡沧陷,参加寧命故争,后家乡解放,回家探望妻、母。不料叔母做了汉奸,将其母、妻赶出门外。青年告知当地政府,抓获叔母,迎回妻子、母亲,全家顧聚。 -
82019-10
[ 词条 ]《金桥阵》
《金桥阵》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倒打西岐》《收殷郊》等。净角唱做戏。事出《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甘肃、陕西各路秦腔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此外豫剧、平调、怀调、山东梆子也有同剧,名《五帝旗》《红拱地》《殷郊下山》等,情节略异。本剧讲述了广成子命殷郊下山助周伐纣,行前,殷郊向师父发下誓言,若违背师命,甘愿死于夹山之中。广成子又将翻天印交与殷郊。途中,遇申公豹,唆使殷郊倒戈伐周,殷郊从之,连擒数员周将。姜子牙请来广成子,临阵劝诫不听,师徒反目。广成子摆下金桥阵,战殷郊不胜。又请来五帝与殷郊同战,太上老君收回翻天印,殷郊仓皇逃往夹山,元始天尊以法术将其夹死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