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杨金声
(1896~1966)秦腔旦角演员、教练。陕西西安市人。10岁入长安清化社学艺。1920年起在西安集义社、正俗社搭班。1950年在西安尚友社任教练。其吐字和行腔功夫较深,尤其注重齿唇音和鼻音,有“咬牙旦”之誉。唱腔质朴、干净、自然,擅长于演唱凄怆悲凉的大段唱腔。他的唱腔对李正敏、李正华、肖若兰等有很大影响。一生所演剧目甚多,尤以《白蛇传》最享盛名。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曾授予他荣誉奖状。 -
32019-10
[ 词条 ]长命儿
(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正旦,兼演花衫。蒲城人。光绪中期习同州梆子,如《捡柴》《折梅》《审禄》《劝学》《法门寺》《乌龙院》《五香女奉琴》《王有道赔情》等戏,无不宜人。后为蒲城崔宝仁太史挈于北京,改习京梆子,不几曰即献身舞台,与老十三旦崔灵子等齐名。北京谓梆子戏曰秦腔,长命儿之道白犹操陕音,示不忘本也。晚年自号白鉴堂,同乡有困顿者,时抚恤之,不特色艺卓绝,其德亦有足称者焉。民国初返陕,年七十余矣。终老于乡。 -
32019-10
[ 词条 ]启运儿
(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习同州梆子,工武旦。光绪年间,东西驰名,跷工第一,擅打出手。如《水淹泗州》《盗灵芝》《取金陵》《拨火棍》等戏,绝无仅有。王绍猷作诗赞曰:“跷工出众,武艺绝佳,勘花天女,间不容发。” -
32019-10
[ 词条 ]随鞑子
(生卒年不详)秦腔旦角演员。初习花衫,后改青衣。真名佚。清光绪中叶就已成为关中第一。尤其唱功,优雅清扬。擅演剧目有《刺目劝学》《善士亭》《汾河湾》《铁兽图》等。王绍猷赞曰“松阴鸣鹤,柳浪闻莺,余音绕梁,凤管秋声”。 -
32019-10
[ 词条 ]三斗金
(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辛亥革命前习正旦,以歌唱见长。唱《桑园会》《五家坡》《三上轿》《四贤册》《清风亭》等戏,王绍猷评其如“庭前玉树,喜燕争鸣”。 -
32019-10
[ 词条 ]任争气
(生卒年不详)秦腔旦角演员。陕西西府人。艺名“争气娃”。清光绪三年(1904)前后聚顺社(王家班)之台柱,后任该社领班。与侯烈小名皂成)、甲寅(工旦)齐名,都是红极一时的西府秦腔名角。时有“甲寅、争气两个旦,离开皂成不得转”谚语,正指二人而吕。 -
32019-10
[ 词条 ]武吉子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秦腔旦角演员。工旦角。陕西宝鸡人。外号“碎鸡娃”“水鸡娃”。光绪初年为义兴班(田家班)主要演员,以正旦、花衫名播西府、甘肃陇东和宁夏一带。唱念做工细腻精到,尤其演唱,音韵缠绵,人称“吉娃腔”。拿手剧目有《压发》《祭塔》《祭桩》《扫雪》《采桑》《拾娃》《拾草》《抢板》等。 -
32019-10
[ 词条 ]张涛
(1972~ )秦腔演员。主工小生。陕西临潼人。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毕业后到西安市青年秦腔二团(西安秦腔剧院)工作。任三意社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西安市剧协常务理事。其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规范,声音高亢,唱腔注重韵味。经常在剧中担任主演,主要在《火焰驹》饰李彦贵、《三休樊梨花》饰薛丁山、《裡猫换太子》饰陈琳、《三滴血》饰李遇春、《状元打更》饰沈文素、《回荆州》饰赵云、《曲江烈马》饰薛平贵、《少帝轶事》饰赵显、《金沙滩》饰杨五郎、《造俑记》饰石秀、《天山民警》饰赵新民、《郑琪娇》饰徐湘、《打柴劝弟》饰陈勋、《杀狗劝妻》饰曹庄。还在10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中饰演陈琳;秦腔首部数字电影《十五贯》中饰演熊友兰;《寒窑记》饰演薛平贵等。曾获多种奖项,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