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三笑缘》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花舫缘》。小生、花旦唱做并重。事出明人冯梦龙《警世通言》小说卷二十六、孟称舜《花前一笑》、卓人月《花舫缘》、史槃《苏台奇遇》杂剧及清人朱蟾《文星观》(一名《三笑缘》)传奇、无名氏《三笑姻缘记》弹词、王百毂《三笑缘》弹词与《径村杂记》小说。本剧讲述了江南才子唐寅,游览姑苏,偶见沈存道之婢申飞云,羡之,便乔装乞丐,投沈府为佣,充伴读,得会飞云。后沈喜其才,賜飞云为婚,同归故里。沈再至吴,唐邀至家,令飞云出见,真相始白。 -
302019-09
[ 词条 ]聚顺班
陕西秦腔班社。亦称王家班。清咸丰十一年(1861)宝鸡县虢镇商人王炳创办。与华庆班、永顺班、义兴班同列为清末民初西府四大班。班主经历王炳、王统烈、王镐、王化兴四代。早期著名演员有刘家娃(工净)、侯烈(小名皂成)、贯系、拉麻(同工须生),甲寅、争气(工旦);中期有魏巨才、焦明珠(工须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其鼎盛时期,孙双钱、魏曱合、邓金钟、朱宗莲、王半截、吕西儿、魏凤鸣等名扬西府的著名演员,均在此搭班演出。所演剧目以“四驹八图”为主。四驹为《火焰驹》《风云驹》《烈海驹》《胭脂驹》,八图为《铁兽图》《日月图》《忠烈图》《富贵图》《铁冠图》《忠孝图》《八义图》《苦节图》。此外还有《太和城》《草坡面理》《黄河阵》《伯牙奉琴》《法门寺》等60余本。前后历经85年,因受中路秦腔冲击,1946年解体。 -
302019-09
[ 词条 ]《折桂斧》
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幼生、小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柴劝弟》(又称《打柴训弟》)。事出《避暑录话》、明人秦淮墨客《折桂》曲品、清无名氏《折桂斧》传奇。各路秦腔常演。苏哲民、苏育民代表剧目之一,故有“苏家戏”之称。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1429年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本,1441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198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赵新民改编秦腔本,另有中路梆子整理本,蒲外I梆子抄录本和河北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陈勋每日砍柴,供弟陈植读书,陈植不忍哥哥为己受此磨难,几欲退学,陈勋反复劝慰,遂奋发攻读,后高中,蓝田县令前往拜贺,陈勋布衣迎之,受县令鄙视。陈勋亦发奋攻读而高中,县令再往恭贺,陈勋反谢其激励之恩,并将砍柴之斧取名折挂斧,悬于中堂,以志不忘根本。中国唱片社灌制苏育民演唱该剧唱片。代表唱腔中《打柴劝弟》一场陈勋(小生)所唱“他虽然年纪小倒有识见”[苦音慢板带苦腔]唱腔较流行。唱词为:他虽然年纪小,闽有识见,(喝场)老爹爹!老娘亲!小兄弟!一句话顶掙我心中痛酸。打字儿未出口惹他埋怨,怪不掙小兄弟说我不堪。 -
302019-09
[ 词条 ]季海儿
季海儿(生卒年不详)陕西秦腔演员。习同州梆子,工花旦。清末民初已名扬天下。无论唱做,均臻化境,开口则调清音高,入耳惬意,如《撮合》 -
302019-09
[ 词条 ]阿宫腔
又称“遏工腔”“北路秦腔”。流行于渭北黄土高原及陕北一带的皮影腔调。盛行于泾阳、三原、乾县、礼泉、富平、耀洲等地。最初出现于礼泉,现以富平为中心。故属北路秦腔之遗派。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板调同样有[慢板][二六][尖板][二倒板][七锤]等。演唱用喉音和鼻音,口不放音。唱七字句或十字句时,讲究中间停顿与句尾落音的“起止”,故有“三放不及一遏”之说。有乐器20余种,二股弦为主奏,月琴、胡琴、唢呐、笛等辅之,武场击节鼓板领衔,其他还有小锣鼓、千鼓、堂鼓、平锣、大锣、钩锣、,马锣、手锣、云锣)、铙钹、铰子、梆子、牙子和大号。有曲牌400多只,传统剧目数百本。班社有清同治金马驹班、金盆子班、玉石娃班等。历代著名演员有董相、任相、赵相、张娃子、王仓、李正起、石娃子、吴景太、王三元、殷天焕等。 -
302019-09
[ 词条 ]《春秋配》
秦腔传统本戏。“李十三十大本之一”。别名《姜秋莲》。生、旦唱做戏。含折子戏《捡柴》《回柴》《推涧》《落庵》。事出《春秋配》鼓词、清李十三《春秋配》剧本。各路秦腔常演。陈雨农、宋上华、马振华、郭朝中、王永易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张茂亭整理秦腔本及《捡柴》折戏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八集书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道光十二年手抄秦腔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手抄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二集书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第三集及《东路梆子》第九集和《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十七集书录本。另有蒲州梆子本。剧情简介 本剧讲述了生员李春发与友人张雁行夜饮,石敬坡潜入谋盗,被张、李拿获。春发念其有孝行,赠银放走。雁行寄其妹秋鸾于姑父侯上官家中,拟定入山聚众起事。李春发送张入山,回家途中,遇女子姜秋莲遭继母贾氏所迫,偕乳娘在郊外拾柴,怜而赠银数两,秋莲回家言之,继母贾氏疑与男子有私,声言欲告官。秋莲惧,夜与乳娘逃出,遇侯上官,杀乳娘,逼秋莲从奸。秋莲骗侯至一崖前,推侯坠崖落涧,遂逃尼庵暂居。石敬坡夜归救侯,拿去侯夺秋莲之包裹,为报春发赠银之恩,投春发家。贾氏见秋莲逃走,以为必与春发有关,遂告县衙。县官耿忠差人至春发家捜出包裹,李有口难辩,乃陷入狱。石敬坡又入侯家行窃,暗闻欲卖张秋鸾为娼,误为秋连在侯家,夜守路旁候秋连出,好为春发鸣兔。待秋鸾逃出,石即口呼秋连尾追,秋鸾误为侯家追之,仓皇投井,石以所见入衙告状。时值天明,秋鸾之父与一同伴许黑虎贩米经井边,忽闻内有人声,遂下井捞救。许黑虎吊秋鸾出井,见有姿色,乃推井桩入井,压秋鸾父于井中。许强逼秋鸾同走,适巡按私访,秋鸾喊冤,许黑虎逃走,巡按送秋鸾暂居尼庵。春发家人李骥以春发冤案上山告知张雁行,雁行贡兵救出春发。春发逃入尼庵,乃见张、姜二女,说明前后,同去喊冤。冤案遂明。秋连与春发、秋鸾与春秀配婚。代表唱段 《捡柴》一场姜秋莲(小旦)所唱“蒙君子致殷勤再三问话”[苦音慢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蒙君子致殷勤再三问话,虽然是男女别不得不答。家住在罗郡庄魁星阁下,我的父名姜韶贩粮生涯。在家中受不住继母拷打,没奈何来荒郊捡拾芦花。张掖市七一秦剧团演出《春秋配》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寇治德
寇治德(1938-1999)—级导演。先后独立执导或与人含作导演《白汗衫》《囊哉》《小忽雷》《千古一帝》《向阳川》《三上桃峰》《沙家浜》等60余部剧目。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导演一等奖,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邀请赛导演一等奖。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协会副会长。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景泰同乐社
甘肃秦腔班社。清咸丰元年(1851)当地乡绅陈尚民集资创建于景泰。高攀月任领班,先后吸收陕西民间艺人关玉文等十多人和当地部分秦腔爱好者。1929年大旱,被迫解散。次年有陕西艺人侯怀常、吴裁缝来此定居,又重新组班。社长王希田。主要演出剧目有《春秋配》《琵琶记》《八件衣》《赵飞搬兵》《烙碗计》等。演员早期有高攀月、关玉文、安维刚、安维民等冲期有傅安成、李有梅(女)、李缘芳、张克美等;后期有毛生有、王小明、马月英等。1949年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