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打台戏
秦腔演出习俗。旧时,秦腔戏班专为新建戏台所演的特定民俗剧目。具体演法是:先在前台按八卦方位摆好八块瓦,全体演职人员上台后,由会长分给每人一块银元噙在嘴里,谓之“封口”,再用红头绳和黄表纸封住上、下场门和前台四角,一切就绪后,“打台戏”正式开演。首先,黑虎赵公明在唢呐曲牌[刘海带]伴奏声中出场亮相,接着又在[勾腔]曲牌烘托中,先用钢鞭打断各处红头绳,再绕场一周,踏碎八块瓦后下场;继而,马灵官在大鼓声中上场,跳一番“灵官架子”后退下;然后,天官在庄严的唢呐曲牌声中出场,扫视四周后,至台中高位坐定(舞台正中置桌,桌上置椅);此时,土地神来至台口,招手让台下站立的绅士百姓,抬上备好的整猪、整羊、斗羊米面、满斗铜钱及五色花布等贡品,由土地面神率众献在天官面前,烧香化表后齐呼:“请天官开金口露玉牙!”天官点头允诺,众人分站两厢,先说四句诗,再言某地新修戏台一座,吾奉玉帝旨意,前来打台降幅等语。接着唤上黑虎赵公明,让其用五雷碗打台之四角;再唤来咬鸡仙,当场咬断活鸡的头,并持鸡洒血于前后台,再将鸡血抹在各堂柱之上。同时,土地神指挥众人架好长梯,咬鸡仙攀梯而上,将鸡头钉于台中大梁,并把死鸡扔至台下。之后,天官把铜钱、谷米向四面抛撒,祝愿当地财源茂盛,五谷丰登,土地神率众抬去粮食及铜钱之类,接着,天官高喊“魁星点元”,魁星复出,先“跳架子”,继而点元,无非是一点状元、二点榜眼、三点探花之类。最后,天官说明当地功德无量,新戏台今日今时开始演戏,他回天宫交旨。唢呐尾声伴奏中角色全部下场,“打台戏”遂告结束,正式演出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废止。 -
82019-10
[ 词条 ]张耀民
张耀民(1930~1988)秦腔剧作家。陕西耀洲人。幼年曾人渭北秦腔正风社、民声社及西安三意社学艺。1949年参加革命,历任西藏军区文工团、西藏秦剧团专业编剧、副团长,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创作、改编秦腔剧本《傅秀章》《势利眼》《逛拉萨》《檀道济》《血的控诉》等十多种,其中《血的控诉》为其代表作。 -
82019-10
[ 词条 ]傅祖浩
傅祖浩(1934~)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西安市人。1963年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任秘书、创作组组长、艺术研究室主任,也任过该院同州梆子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从事戏剧创作30余年,曾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大型现代戏和历史剧多部,其中《女会计》《骆驼岭》《邵小利》《李飞虹》《荷花池》《金麒麟》《琴恋》《路遇》等,分别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市秦腔一团演出。《金麒麟》一剧经西安市秦腔一团首演后,又有部分县市及山西、河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十多家剧团排演;《路遇》一剧在1988年陕西省文化厅、司法厅举办的法制文艺调演中,获创作一等奖。 -
82019-10
[ 词条 ]金行健
金行健(1932~2007)戏曲剧作家、理论家、一级编剧。北京市人。满族。1949年华北大学戏剧系毕业后,调华北大学文工一团任演员。1951年调西北文化部、西北剧协工作,1954年底调甘肃省文化局,先后在甘肃省京剧团、甘肃省陇剧团、甘肃省戏曲艺术研究室、剧目工作室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任导演、编剧、编辑、副主任、所长等职,后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创作有戏曲剧本《枫洛池》(合作)《善士亭》(合作)《山乡花红》《杨七娘》《天麻沟传奇》(含作)《番禺令》等30余本。其中《枫洛池》曾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杨七娘》《番禺令》均获奖。另有影视剧本《生女之后》等3部。还发表《戏曲传统剧目的特殊表演方法》《关于戏曲艺术发展的几个问题》《地方戏的整体继承及其局限》等论文和短评约60余篇。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理事、第三届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
82019-10
[ 词条 ]王纾
王纾(1930~1999)秦腔剧作家、编剧。女。北京市人。1949年华北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政治部文工团任演员。1951年在西线志愿军文工团期间,获表演一等奖、荣立三等功,朝鲜劳动党授予立功和军功章两枚。1956年转业,先后在西安作协、西安市曲艺团任创作员。1982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专职编剧。与人合作编写的戏曲剧本有《仇荐》《兄弟姐妹》《孙庞之交》《邵小利》《清风亭》(改编)等。 -
82019-10
[ 词条 ]开光戏
亦称“薪殿戏”。秦腔演出习俗。旧时,凡新建庙堂或塑造神像,竣工后,将其神像眼睛暂时不点或画好,用棉球封闭,先以黄绸蒙其面,待择定吉日举办开光会时,才勾画眼睛。届时,由会长、知名人士、善男信女聚集殿堂,主持表述建庙塑神功德和始末经过,鸣炮声中,抬上敬建石碑。最后,便是开光仪式,即由塑匠跪拜后揭去神像面绸,点画眼睛或取掉眼中封闭棉球。点睛即为神像开光,表示神像从此成为有灵之神。并开始对其焚香祭祀供奉。仪式毕,即由戏班面对神像,演出吉祥大戏,以亦对神灵开光的敬意。此外,还有消灾除疫、祈祷福祥之意,凡向神灵许愿唱戏者,一旦转危为安,灾祸消除,认为是神灵保佑的结果,许过愿的人就得请戏班唱几天戏。这类演出又称“还愿戏“。 -
82019-10
[ 词条 ]《品评秦腔》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翼福记、陈昆峰、卢恺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评论文章汇集。按内容分列关爱秦腔、记忆秦腔、理论秦腔、评说秦腔四个方面,收录数十位评论家撰写的评论文章40余篇。 -
82019-10
[ 词条 ]米钟华
米钟华(1925~1991)秦腔剧作家、导演、演员。陕西人。早年入陕西易俗社学戏,工须生。嗓音洪亮,气势雄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百代公司为其灌制唱片《春秋笔》。1949年后,转向编导艺术,曾改编《八义图》,由易俗社演出。后调玉门油矿秦剧团任编导,整理、改编和导演过多种传统剧目,创作大型现代戏《祁连风雪》,参加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并获奖。1980年后调回西安易俗社任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