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柞水县石镇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柞水县南五华里石镇街北坡。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1),原名“帝君楼”,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水冲去北街,二十八年(1902)修复,改名“遏云楼”。戏楼坐东向西,与正殿对峙,台口前伸可三面观戏,前部为重檐歇山顶,后部为硬山顶,后台窄长,平面呈品字形,灰色筒瓦覆盖,凤凰兽吻坐脊,四檐起翘远出。台基高1.34米,台面宽7.75米,进深4.65米。突出台面进深2.8米,台中屏风相隔,两边为上下场门。前檐额枋上悬匾额一块,上书“遏云楼”三字。台基下为洞式通道,即为山门,过通道便可进入戏场。 -
82019-10
[ 词条 ]耍孩儿
秦腔曲牌。源于南北曲。南曲属中吕宫、般涉调,北曲属般涉调。可单独做散曲小令。昆曲《邯郸记三醉》吕岩下场时有唱。秦腔唢呐曲牌之[耍孩儿]则源于明清时调,与南北曲不相干。京剧也有此曲牌,海笛吹奏,俗名[娃娃],山西大同“咳咳腔”,也称“耍孩儿戏”。秦腔[耍孩儿]曲牌,曲体短小,流水紧板,首起第一乐句散奏“亮调”,然后进入正调。实际只两个乐句,可做反复,但节奏显明、紧凑,行如流水,欢快跳跃,故多用于戏耍斗打、比武打擂等热闹场面。吹奏中还加上汤锣,每拍两响,更增添了玩笑取乐气氛。秦腔《芦花荡》张飞戏弄周瑜、《花果山》群猴打闹、《神州擂》燕青与任原比武打擂等场面都以此曲伴奏。 -
82019-10
[ 词条 ]周至县北司竹火神庙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周至县东乡北司竹村头娘娘庙对面。建于清光绪年间。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台面棚以木板,四周环以挡风木板,三面封闭,一面看戏。台基高2米,台口宽4.8米,总进深7.8米。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日逢会,唱戏三天,酬神娱人。 -
82019-10
[ 词条 ]李林平
李林平(1924~)秦腔须生演员。甘肃人。幼入甘肃平凉平乐学社学艺,工文武老生。出科后在甘肃、宁夏等地搭班演出。后参加宁夏银光剧团。1958年曾任宁夏秦腔剧院一团团长。他唱做倶佳,尤以红生戏见长。擅演剧目有《夜观春秋》《烈火扬州》《游龟山》《出五关》《摘星楼》等。还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以须生反串小生饰演杨乃武。 -
82019-10
[ 词条 ]临洮县八千春戏园
甘肃戏园。位于临洮县城石桥街西首。民国初年由当地乡绅李增禄以八千银兀建造,故名“八千春”。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台基以砖石砌成,高1.5米,台口高6米,宽5米,台深4米,舞台顶为人字形木梁盖瓦,舞台两侧有厢房各六间,对面有看楼四间,二层设有木栏杆,台前为广场,可容千人看戏。看楼后有门,上书“八千春戏园”,戏园北侧为马王庙。1958年改为农机仓库,1961年因修建学校拆毁。 -
82019-10
[ 词条 ]流水空场
秦腔唢呐曲牌。有“带帽”和“不带帽”两种。“带帽”者即在起板[五锤]击乐之后、正曲之前,加奏一段慢起渐快、旋律低回的乐段,故称[慢流水空场]或[大空场][空场带帽]等。吹奏时加奏[一锤][一串铃][慢傲锤]等大小铜器,曲调欢快、跳跃、紧凑,多用于迎送有身份的人物和排场大的场面。秦腔《铡美案》一剧中包拯闻听陈世美过府时有奏。“不带帽”者即用[三锤]领起直接吹奏正曲,主要用于接旨、迎宾以及元帅升帐、阅兵等气氛热烈场面。吹奏时铰子正拍,鼓点花打,还可在“流水”节奏中[摩锤][紧、慢三锤][干擂带一锤]等铜器配合动作身段表演。 -
82019-10
[ 词条 ]《洪武诛婿》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张建军编剧。须生、小生、小旦、净角唱做戏。事出《明史》。本剧讲述了明洪武三十年(1397),朱元璋孙女安庆公主之驸马都尉欧阳伦,通过陕西布政使,购茶四万斤,运往甘肃贩卖。运至兰州桥头,被河桥吏查获,扣押总管周保。欧阳伦依仗权势,设堂逼河桥吏开禁放行,被拒。欧阳上奏朱元璋,欲除河桥吏,河桥吏亦写状弹劾欧阳伦。经朱元璋坐朝连审,其婿果真违犯明法,按律诛之。钦河桥吏为治国忠臣,升为兰州茶马司大使。 -
82019-10
[ 词条 ]天水市皂郊镇太白庙戏楼
天水市皂郊镇太白庙戏楼甘肃古戏楼。位于天水市西南15千米下寨子。始建于明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维修,光绪年间、1935年两度维修。坐东向西,土木结构。2.8米,宽4米,深6米,总高8米。农历四月初逢太白庙会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