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旦角制也称“一旦挑八角”。秦腔戏班组建体二十世纪初期,长期窜山窝、赶庙会、跑台口的秦腔戏班,逐渐进入城市,并成为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为迎合市民观剧...
-
裴朝通裴朝通(1875~1944)秦腔演员。工净。青海乐都人。艺名裴绍。青年时在甘、青、新搭班。1928年在甘肃高台县演戏中误伤人命而逃往敦煌六和...
-
《秦腔板胡简明教材》秦腔板胡演奏教材。杨天基、王兴武编著,杨天基执笔。1981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含9部分,从板胡乐器的发展、构造、定弦、定调到演奏...
-
《河伯娶妇》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墨遗萍编剧。别名《西门豹》。本剧讲述了魏文侯委西门豹守邺都,豹见邺都百姓稀少,询之,始知为女巫勾结三老,假借河伯娶妇为由,...
-
《富贵图》《富贵图》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鱼藏剑》《专诸刺僚》《刺王僚》《伍员吹箫》等。须生唱做并重戏。事出《左传·鲁昭公二十七年》《吴越春秋...
-
名角制秦腔戏班组建体制。以技艺超群、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演员为中心,组成搭配整齐的班底进行演出的体制。旧时,戏班根据演员专工行当及其所具备的艺技实力,...
-
《郑国渠》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屈智臣编剧。2001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主要演员有王辉、藏小峰、税小玲等。该剧介绍了主持为秦国修渠的古代科学家郑国,亦以...
-
李长青李长青(1885~1958)秦腔演员。工净、丑。陕西人。1924年从甘肃至银川,加入孙广干光盛班。1935年参加宁夏觉民学社,系该社创始人之...
-
《秦腔常用曲调选》秦腔唱腔曲调汇编。康榕选编。1981年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刊印。全书含音乐简介、定调、文武场及伴奏、弦乐引子及过门、常用曲牌、各种游弦6个部分。...
-
《太和城》《太和城》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太湖城》《收殷夫人》《要离刺庆忌》《五雷碗》等。前部以须生、小生唱工为主,后部以大净、须生做工为主。含折子戏《...
-
赵福海赵福海(1887~1962)秦腔演员。工净,擅演二花脸。甘肃陇西县人。原名玉德。12岁入忠义社学艺,师承耿忠义。先后在甘肃育云社、文化社、福...
-
《秦腔传统折子戏剧本》秦腔折子戏单行本。1981年甘肃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共选秦腔传统折子戏34个,分印34册,每册1剧,均为64开本,剧目有《二堂献杯》《三上轿》...
-
《千古一帝》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别名《千古帝业》。朱学、毋致1983年创作,共两部。小生、正旦、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秦本纪》。陕西省戏曲研...
-
马炳南马炳南(1899-1961)秦腔演员。初工旦,后改净。甘肃西和县人。其父人称“马打板”,秦腔鼓师,对其濡染颇深。8岁师从罗大净学艺。初期以演...
-
《破郢城》《破郢城》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破郢都》《点女兵》《反昭关》《伐楚国》《鞭槌楚王尸》等。武生、老生、武旦唱做戏。事出《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