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义卷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马壮借粮》《鲁尧知马壮》《罗汉卷》。小生、须生为主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骡子》。孙双钱代表剧目之一。...
-
王永进(1971~ )秦腔演员。甘肃甘谷县人。12岁进入甘谷县秦剧团,师从蒲子英、魏志民、段艺兵等。初工小生,以《探窑》之薛平贵、《对银杯》之赵谦...
-
《玉支玑》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女卧龙》《女丈夫》。小旦、小生、大丑、小丑唱做工并重。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义瑞收存清光绪十...
-
王辉(1969~)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咸阳市人。12岁考入咸阳市戏校,毕业后分配到咸阳市人民剧团。1988年参加省艺校“明星班”进修,得常香玉...
-
李小雄(1971~)秦腔演员。主工文武须生。陕西凤翔县人。1988年甘肃省定西戏校毕业后,分配至定西地区秦剧团工作。1995年调至西宁市秦剧团,曾...
-
王宏义(1971~)秦腔演员。主工须生兼演老生。陕西人。西安易俗社演员。艺术上继承了刘毓中的表演风格,在《祭灵》《杀驿》《二启箭》《烙碗计》《三滴...
-
屈鹏(?~)秦腔演员。主工须生。陕西人。西安市术校毕业后,分配到西安易俗社当演员。先后塑造了传统戏《三滴血》之周仁瑞游龟山》之田云山、《夺锦楼》...
-
茂盛儿(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年间演员。工文武小生。陕西泾阳县人。乃受晋公子艺术陶冶而出的精英翘楚。曾在福盛班、德盛班搭班演出,并成为台柱。其表演“丰...
-
梅降褒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狐狸缘》。小生、小旦、老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闹书馆》。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兴盛梓...
-
独占花魁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卖油郎》《卖油郎独占花魁》。生、旦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占花魁》。事出明人李玉《占花魁》传奇,《醒世恒言》卷三、《今古奇...
-
《镔铁剑》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送银灯》。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陕西传...
-
晋公子(生卒年不详)清末演员。工文武小生。陕西三原县人。本名常福堂,乳名唐娃,因其扮演 《 美人图 》 之重耳,惟妙惟肖,观众均呼其为“晋公子”,...
-
《百花赠剑》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百花亭》《百花点将》。小生、小旦、武生唱做并重,中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道光十年(1831...
-
《梵王宫》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叶含嫣》《洪山寺》。花旦、武生唱做并重,尤以花旦做工见长。有跷功、手帕功、甩大辫、椅上挂画等特技。含折子戏《射雕》《挂画...
-
丑儿(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陕西秦腔演员。工文武小生。光绪初年,一时驰名。台步风度,特别见长。串演丑角,尤能横生妙趣。代表剧目有《抱粧盒》《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