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杨克忍
杨克忍(1931~1989)秦腔剧作家。陕西经阳县人。小学读书时就能登台演唱秦腔、眉户、歌剧、话剧等剧种。1951年考入西北党校文工室。1953年该室与西北艺术学院合并为西北话剧团,成为该团演员。1964年调西安易俗社,相继创作出秦腔现代戏《沙河浪》《钟声再响》《山村新风》等。1976年以后,与他人合作改编、创作了《八一风暴》《万水千山》《西安事变》《白龙口》等大型秦腔现代戏。 -
82019-10
[ 词条 ]泰和社
甘肃秦腔班社。1926年原民勤行宫和盛社艺人刘发杰、黄根成、钟常富等返乡后,吸收小曲、秦腔艺人组成的秦腔班。全班30余人,刘发杰任班主。农忙务农,农闲演戏,在民勤湖区各乡镇巡回演出。1937年,该社青年演员刘万益躲壮丁到内蒙古巴彦浩特,拜当地秦腔戏班兴华社演员吕少亭(艺名金叶子)为师,三年后返乡,带来十多本民勤罕见剧目,丰富了泰和社上演剧目。 -
302019-09
[ 词条 ]任应凯
1965年调渭南地区,曾任同州梆子剧团、秦腔团团长、文工团副主任、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等职。一生当过演员、敲过铜器、弹过月琴、作过曲、写过剧本等。先后为40多部戏谱曲(含与其他人合作),秦腔、眉户为最多,如《梁秋燕》《两颗铃》《月亮潭》《李双双》《祝福》《蛟龙驹》等。与米晞、姚伶合作创作的《梁秋燕》(已出版)曾唱响全国,久演不衰;秦腔《女巡按》《无底洞》等获陕西戏剧汇演音乐奖;还有《眉户音乐》《眉户常用曲选》《秦腔音乐》(合作)等出版行世。 -
302019-09
[ 词条 ]梁少琴
梁少琴(1984~)秦腔演员。女。工花旦、小旦、刀马旦。陕西宝鸡市人。13岁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先后受过马蓝鱼、杨娥、李雪兰、姜辉、聂文华等老师的教诲。现为兰州市秦剧团演员。曾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甘肃省首届红梅奖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红梅奖选拔赛金奖。2005年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等西北十家媒体主办的“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四小名旦竞美秀”大赛中,获得“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称号。 -
302019-09
[ 词条 ]《月光带》
西府、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阴阳扇》。小生、小旦唱做戏。其中有“要月光带”特技,甘肃演员赵桂中、白忠义擅演此技。戏谚有“《月光带》中看带子,《阴阳河》中看担子”。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杜周保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张志平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阎君差二鬼,令勾贾赛姐阴魂,二鬼误将柳赛姐阴魂勾去。 -
302019-09
[ 词条 ]乌龙院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宋江闹院》《坐北楼》。含折子戏《坐楼》《杀惜》。须生、武生唱做打并重。事出《水浒》第十九回,明许自昌《水浒记》传奇。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代木刻本及甘永清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于海如
于海如(1919~1982)秦腔鼓师。甘肃兰州市人。幼年拜任振西为师,习司鼓。曾先后在兰州众兴社、众英社、云育社、文化社搭班。1949年后被选为文化社社长和社委会主任委员,后调入甘肃省秦腔剧团。曾为秦腔演员郗德育、耿忠义、何振中、耿善民等多人司鼓。记戏甚多,并能说出不同的演法和不同的锣鼓经。1980年曾为兰州电影制片厂拍摄秦腔艺术片《三娘教子》《杀狗劝妻》司鼓。于海如 -
302019-09
[ 词条 ]《考文》
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大考文》。四文丑念白戏。在演出中,四举子均取用“道贯古今”念白形式显示口技。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手抄本。本剧讲述了明朝开科,四举子王祥、刘珍、梅进、方元应考。科场之上,四举子面对考官提问,对答如流,各显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