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盘河战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赵云出世》。武生武打戏。含折子戏《盘河战》。事出《三国演义》第七回。西路、中路、南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甘清荣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三阳开泰》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工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口述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代书生花桂与名妓梅端阳相好,窦美亦慕梅名求欢,被拒。 -
302019-09
[ 词条 ]西安三十六大班
严长明之《秦云撷英小谱》记载的清乾隆时期36家西安秦腔班社,最早的为保符班,其次为江东班、双赛班。称“双赛”者,谓所超出保符、江东两班之上,后因祥麟、色子入班,又称双才班。这些班社的艺术活动因缺乏文献记述,很难详尽考知,但从仅有的资料中可知,当时各班的艺术竞争十分激烈,并将西安秦腔推向全盛的高潮。乾隆四十一至四十五年(1776~1780),西安双赛班、泰来班等班社于西安骡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修筑“梨园会馆”,作为秦腔艺人们敬奉戏神及集会之地。 -
302019-09
[ 词条 ]《白蛇传》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金山寺》《金钵记》《雷峰塔》。小生、小旦、二净唱做打并重戏。含折子戏《许仙借伞》《盗仙草》《盗库银》《金山寺》《断桥》《合钵》《探塔》《祭塔》。中路、东路、西路秦腔常演。陈雨农、杨金声、何振中、李正敏、梁箴、孟遏云、张咏华、朱怡堂、关雪亭、马友仙、赵桂玲、张玉莲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清代大荔三友书局梓行秦腔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白蛇传》本戏及《盗灵芝草》《断桥亭》折戏本;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雷峰塔》上下两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秦腔同名改编本;长安书店刊行杨鹤斋改编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本;陕西艺术研究所藏大荔冯玉怀收藏清代抄录秦腔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田志云抄存秦腔本;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秦腔同名改编本;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 -
82019-10
[ 词条 ]《投闯王》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张棣赓编剧。须生为主唱做戏。陕甘宁边区边卫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河南义士李信开仓放粮,救济贫苦民众,为官府所逼,投奔闯王的故事。 -
82019-10
[ 词条 ]苦音
秦腔唱腔音乐两种曲调类型之一。与“欢音”相对。秦腔的“苦音腔”之所以能够表现忧伤之情,原因是基本建立在燕乐徵调式音阶之上,该音阶所用各音音序排列如下:苦音音阶因其“变宫”(7)的音高,较本位7略低却又低不到降7,在“羽音”(6)—“宫音”⑴这一小三度之间基本处于等分音位秦腔苦音唱腔基本为七声徵调式。 -
82019-10
[ 词条 ]《陕西戏曲史料丛刊》
三辑共收各类史料80余篇,主要有田益荣的《秦腔》,焦文彬的《秦腔概述》,王依群的《剧种特色的形成及其发展》,赵洪的《范紫东及其剧作初探》,黄俊耀的《马健翎艺术生涯》,静波的《陕西现代秦腔班社之概况》,鲁侠的 -
82019-10
[ 词条 ]三星镜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丑、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逯喜进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世宗时,田子启同州赴任,在熊儿山遇虎,为白熊所救,相逼成亲,生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