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8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茶园子
设在茶坊酒肆的秦腔演出场所。清咸同时期,遍及街市小巷的兰州茶馆酒肆,不只经营茶酒,还兼及秦腔、说书、鼓子弹唱等演出活动,是当地市民消遣娱乐的主要场所。因品茶看戏两得其便,当地人称茶馆为“茶园子”。因来此饮茶休闲者,多系府衙当差官客和有名望的商贾,故凡秦腔艺人及善唱者,得值身此间,即有“青萍结缘,长行于薛卡之门”和“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之势(引李孔炤《兰波流行民间文学考》语)。其中以督署门前、洞天春、桥门茶园最大,设简易舞台,陕西新馆、木塔寺茶园次之,这些茶馆,都是当地有名的“秦腔窝子”。民国后期,随着秦腔剧场的兴起而逐,民国成立后基本绝迹。最早建立的是“兰州黄河茶社”,1986年5月由盐场堡秦腔好家邢光远创办,位于兰州港黄河渡口;继有甘肃省秦剧团演员任复兴于兰州旧大路租赁轴承厂礼堂建起“秦音茶社”,专营秦腔演出买卖。陕甘两省乃至宁夏、新疆、青海著名的秦腔演员,大多都在兰州茶园子唱过戏。 -
82019-10
[ 词条 ]班长制
旧时,秦腔戏班的组织机构形式。即领班长、跑班长、派班长负责制。过去的秦腔戏班,通常都采用“班长制”作为组织管理基础,开展业务活动。 -
302019-09
[ 词条 ]《南阳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杨广篡位》《忠烈图》《骂杨广》等。武生、须生唱做戏。含折子戏《南阳关》。事出《说唐》第四、第五回。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改良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蒲天信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杨广不仁,弑父篡位。 -
82019-10
[ 词条 ]节义图
秦腔传统本戏。闺门旦、小生、靠把武生唱做并重。中路秦腔常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高天一、任温之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陈玉桂、玉兰兄弟,与参将李龙之女贞娘、静娘订婚。 -
82019-10
[ 词条 ]《杨三小》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丑劈门》《杨三小扮婆娘》。小丑唱做戏。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王保义藏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十八扯》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又称《小磨房》《兄妹串戏》。小丑、花旦唱工戏。事出《花部农谭》。现有两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清远口述秦腔抄录本和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王谋儿
(1886-1967)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渭南县人。13岁时入澄城金盛班学艺,成为唱念做打四功俱佳的东路秦腔艺人。因其以演《斩韩信》而享誉,有“活韩信”之称。并能饰演多种不同角色。清末,曾率东路秦腔进京,以其纯熟的演技载誉而归。擅演剧目有《四郎探母》《辕门斩子》《临潼山》《斩韩信》等。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中被授予荣誉奖。 -
302019-09
[ 词条 ]《盖苏文抢山》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访白袍》。净、武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访白袍》。事出明代《白袍记》传奇。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叶长盈口述秦腔抄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