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钟馗择婿》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张世元、黎廷刚、泥浪编剧。事出《天下乐》传奇、《曲海总目提要》《孤本元明杂剧》等。甘肃省平凉地区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钟馗死后为神,欲为其在世的胞妹钟英择婿。先有书生侯俊求婚,未订。后钟英途遇恶少,辱陈新相救,不留名而去,钟英觉辱此人胜过侯俊,难以抉择,乃赴钟馗庙祈祷。适钟馗上天议事,众鬼乘机为祸乡里,假借钟馗名义,勒索贡献。侯自以为与钟是“亲戚”,又怕神鬼报复,曲意袒护,陈则仗义执言,写表章向天庭申诉。众鬼遂向陈散布瘟疫,又向钟馗告状诬陷。陈扶病至庙中,痛斥钟馗为神不正,杖击偶像。陈之正义更为钟英倾心,钟馗查明真相,严惩众鬼,亲往陈家赔情,当面允婚,于端阳之夜送妹完婚。 -
82019-10
[ 词条 ]《澶渊之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刘志渊移植改编。须生、小生、武旦唱做戏。1961年陕西省眉县人民剧团首演。王集荣、华新中、张景忠、阎秋荣、李香君、冯志民、郭志诚演出。本剧讲述了宋时,北辽萧太后率兵犯境,宋王派使求和不允。主战、主和各执一端,朝廷一片慌乱。后经毕丞相推荐,调寇准入朝为相。寇败北辽,迫辽在澶渊结盟,互不侵犯。后大臣王钦若谗言,寇准遂遭贬离朝。 -
82019-10
[ 词条 ]蓝田县蓝关古道过街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蓝田县蓝桥镇东街。建造年代不详。坐北向南,横跨蓝关古道,台上演戏,台下通行,别致风情。戏楼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台前有檐柱两根,台面呈方形,楼高8米,台面宽4.1米,进深4.45米。基高2.1米。此楼破旧,久无演出。 -
82019-10
[ 词条 ]《青荷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谢迎春、谢艳春编剧。生旦唱做戏。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宋元戏文《李亚仙》、明薛正衮《绣襦记》传奇等。2004年9月渭南市文化局演出团首演。导演宋玉香,作曲党中田、王音、张崇安,舞美李康。樊惠琴、蔺新武、党美丽、赵超峰等主演。本剧讲述了青楼歌伎李亚仙,与进京赶考的郑元和一见钟情,倾心相恋。但由于彼此身份地位悬殊,注定要经历太多的磨难,由此谱写出荡气回肠的人间真情。 -
82019-10
[ 词条 ]徽县庙坪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徽县柳林镇庙坪《始建年代失考,重建于清光绪八年(1883)。坐南向北,砖木结构,两面坡歇山顶。台宽7.8米,台口宽5.8米,深7.5米,台基高1.8米,总高10米有余。前后台有木屏风相隔.。左右有木刻对联:“点破炎凉世态,描画风土人情横额:“飞霞遏云”。 -
82019-10
[ 词条 ]旬阳县帝王宫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旬阳县南蜀河镇帝王宫山门处。台上中梁书有“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黄州阖属阳元班建立”字样,始知为1874年所建。坐西向东,南靠汉江,北依山坡,后台与帝王宫山门复合而成。为重檐歇山顶,平面呈品字形,灰色筒瓦覆盖,琉璃牡丹坐脊,四檐起翘远出。三面观式。台面通宽7米,台基高2.15米,两边置有耳房,宽2.9米,进深3.5米。后台深于前台,进深7米,台面上悬斗八藻井,前檐柱上支柱上承柱头枋、大额枋、栏额枋、挑檐枋,枋上满布彩绘,四角飞檐远出。平板枋悬一匾牌,上书“明凤楼”三字,台中以木板屏风相隔,两边为上下场门,后部与山门相连处为硬山式屋顶,入山门即为台下通道,沿阶而上便可进入戏场。 -
82019-10
[ 词条 ]朝天子
秦腔曲牌。源于元杂剧。昆曲《浣纱记》与京剧《连环套》等剧均有所用,亦均入词可唱。在秦腔中为唢呐吹奏的器乐曲牌。其曲体长大,中间乐段还可进行自由反复。正调为正宫调,相当于现代的F调,即筒音为1。由两只唢呐吹奏,牙子、铰子掌板,单楗加花敲击堂鼓,散板起头,四四拍子,转入正板后则加手锣垫衬,最后撤速渐慢而结束。常用于天坐帐、登殿等隆重场面,有[男朝天子]和[女朝天子]之别,也可用笛子吹奏。秦腔《无影簪》中群臣参拜纣王,《青梅宴》中许田射鹿都用[朝天子]伴奏。 -
82019-10
[ 词条 ]《孙仁玉研究资料》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之一。王鸿绵编。1992年6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书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孙仁玉秦腔剧作及演出评论,有肖润华的《看秦腔三回头》、王鸿绵的《论孙仁玉剧作的时代风貌》、焦文彬的《试论孙仁玉秦腔短剧的艺术特色》等;二是孙仁玉剧作内容简介。还收录起草有《易俗社章程》和一些悼念文章,附录有《孙仁玉剧作排导、首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