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赵钺
赵钺(1918-1986)秦腔剧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字戟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因酷爱秦腔,后弃教从艺,并以18石小麦接收培风学社,改名为轮铃居_。1949年率全团演员及戏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文工团,并任该团二队队长。后随军西进,文工团二队改为张掖地区七一秦腔剧团,任该团团长。改编传统戏《五鸣驹》,创作历史剧《守江阴》,现代戏《儿女风尘》《红日照西洼》等,其中《五鸣驹》曾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其改编的秦腔《秦香莲》,获1956年甘肃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二等奖。 -
82019-10
[ 词条 ]《艺苑春秋》
戏剧现代发展史专著。陈光著。2008年出版。作者从9岁参加革命,从革命老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生从事秦腔艺术事业,长期在甘肃戏剧文化领导岗位,经历过甘肃戏剧重大发展和变化。该书以回忆纪实的手法,详细记述了作者62年来的戏剧人生历程,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50多年来甘肃戏曲特别是秦腔艺术事业发展的状况。对于研究陇东文工团的建团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戏剧发展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82019-10
[ 词条 ]杨鹤斋
杨鹤斋(1903-1978)秦腔剧作家。陕西华阴人。名一琴,字鹤斋。出身于书香世家,酷爱文学、戏剧。193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西安、三原、汉中等地中学教书。抗日战争时期,因与他人创办《老百姓报》《民众导报》而遭逮捕。1949年后,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北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工作之余创作秦腔大型剧本《干将莫邪》,经西安尚友社演出辱好评。还创作了《愚公移山》,改编了《白蛇传》《假金牌》《花亭相会》《李亚仙》等传统戏曲数十本(折)。1956年,由他改编、尚友社李爱云演出的《三上轿》,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剧本改编二等奖。 -
82019-10
[ 词条 ]《戏曲名家表演精品论析》
秦腔演员表演论集。人文系列丛书之九。曹爽著。1999年8月人文杂志社出版。书中分析了王天民、刘毓中、乔新贤、王辅生、任哲中、高登云、宋上华、杨令俗、杨金凤、马蓝鱼、肖若兰、全巧民、陈妙华、肖玉玲、蔡志诚、王玉琴、张咏华、薛庆华、黄俊耀、李瑞芳、杨荣荣、翼福记、车秀花、张敬盟等25位戏曲名家在其代表剧目中独到的表演艺术创新,对各位名家的表演风格及其艺术成就,结含其舞台实践做出分析介绍。 -
82019-10
[ 词条 ]《艺苑漫笔》
秦腔评论集。千里青(董丁诚)著。1999年4月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剧品”,收人作者多年来发表于各种报刊的秦腔随笔、文艺短论35篇;下编为“文论”,收人近30篇读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理性思考;另外,还将其多年讲授中国古代文论的大纲收录书中。书前有刘建军所撰的序,书后有作者的后记。 -
82019-10
[ 词条 ]封至模
封至模(1893~1974)秦腔剧作家、理论家、教育家、戏剧活动家、表演艺术家。陕西西安市人。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毕业,返陕后执教。后从政7年。1931年弃官从艺,曾任易俗社训育主任、评议、编剧等职。1949年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协戏剧组副组长、西北文化部戏政处副处长、艺术事业管理处副处长、西北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等。创作、改编、整理秦腔剧本40余本。代表作有《还我河山》《回到袓国》《水淹下邳》《洪州破》《岳母训子》等;移植、改编的折戏有《马前泼水》《梅妃与杨妃》《龙门寺》《奇双会》《双锁山》《宇宙锋》《箭头鸳鸯》《拾玉镯》《渔家乐》《讨鱼税》等。理论著作有《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国戏曲大词典》《秦腔剧目汇考》《秦腔艺人考略》《秦腔声韵初探》《秦腔概述》等。曾创办戏曲专修班、上林剧院,培养出肖若兰、任哲中、刘亘天、刘茂森、粟成荫等大批秦腔名家;曾参加齐如山、梅兰芳组织的国剧社,演出《梅龙镇》《贵妃醉酒》等京剧获好评,赢得“西北王瑶卿”之称。封至模(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王辅丞
王辅丞(生卒年不详)秦腔剧作家。陕西大荔县人。名象贤,字辅臣。毕业于陕西省政法专门学校,曾任陕西省商南县县长等职。先后担任易俗社编辑、社监、社长等。创作剧本10多种,代表作有本戏《一线天》《比翼鸟》《一磅肉》(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媚外镜》等,折戏《假斯文》《白写信》《劝新郎》《巧银匠》等。 -
82019-10
[ 词条 ]胡文卿
胡文卿(1887~?)秦腔剧作家。陕西临潼县人。又名闻钦,字焕章。清末贡生。毕业于陕西省政法专门学校。曾任陕西省耀具知事、陝西省教育厅科长、陕西省禁烟总厕总办、陕西省参议等职。1916年加人易俗社,先后担任该社编辑、社監、社长等。创作的剧本有本戏《天香阁》《打倒日本化》等,折戏有《错认缘》《一拜缘》《姑嫂决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