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战临沂》
秦腔现代本戏。田益荣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三八五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我军民于临沂奋勇作战,遂获胜。 -
82019-10
[ 词条 ]哈密县易俗剧社
新疆秦腔班社。1944年由秦腔老艺人、胡华明百等组。营业演出。常演剧目有《五典坡》《游西湖》《白玉楼》《女起解》《火焰驹》《白蛇传》等。该社王桂兰、魏牡丹的登台演出在哈密开创了女伶先河。1948年因无力支撑,由汉文会接管经营,次年夏,因经济困难而解体。 -
82019-10
[ 词条 ]王宝顺
王宝顺(1912~?)秦腔演员。工净。陕西宝鸡人。外号老鸡蛋。自幼学艺,师从李恒开(艺名“瞪眼红”)。1940年入疆,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新中舞台搭班唱戏,也担任过戏班经理、领班等,常在奇台、木垒、阿尔泰等地演出。1956年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秦剧团。他戏路较宽,生、净、丑皆能。擅演《铡美案》之包拯、《破宁国》之朱亮袓、《杨家将》之杨延昭、《四进士》之宋士杰、《游龟山》之田云山、《下河东》之赵匡胤,以及丑角戏《花子拾金》之仁义、《张琏卖布》之张琏等。 -
82019-10
[ 词条 ]《无影簪》
《无影簪》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反冀州》《进妲己》《纣王游庙》《女娲宫》等。含折子戏《杀己》。花旦、净、须生唱做并重。清光绪初年陕西德盛班须生十八红所演苏户、赵杰民高足曾鉴堂得饰妲己堪称一绝。事出《史记——殷本纪》《国语》《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第三回。清末民国甘肃、西府秦腔班社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六集收录蒲州梆子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第二集收录刘洪山口述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十二集录有《前冀州》本等。武山县秦剧团白红艳饰妲己、郭芳明饰纣王(孟云提供)剧情简介 殷纣王于女娲庙降香,见女娲塑像甚美,题淫诗于女娲庙墙,女娲圣母震怒,赐无影簪于九尾狐精、玉石琵琶、九头雉鸡三妖,使其下凡蛊惑纣王,扰乱朝纲。纣王回宫,思美之心愈切,佞臣费仲乘机献言,欲纳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为妃,苏不允,并题诗一首于宫门而去。封怒,遣兵讨伐办护,后西伯侯遣散宜生来访,向苏护晓以君臣大义,陈以利害关系,苏护只好进妲己入朝歌。途中,九尾狐精吸去妲己魂魄,借体成形,化作妲己。纣王见之大喜,册封为妃,苏护亦进位于太师。人物扮相 主要人物殷纣王,二净应工,勾大白脸,两腮敷以少许淡红胭脂,隐寓其为好色;着黄蟒,挂黑满,登高靴,头戴天平冠,手持金色折扇。苏护须生应工,俊扮,肉色打底,硬靠,背插靠旗,外斜半套绿蟒(右臂露外),戴鸡盔,挂黑三绺,足蹬虎头绿靴。妲己,小旦应工,俊扮,着宫装,梳古妆头,穿花绣鞋。代表唱段 苏护进得二堂持剑欲杀爱女姐己,夫人劝阻,夫人和苏护即唱如下一段对唱。夫人唱:[滚白]我叫叫叫一声老爷呀老爷,你看我夫妻年过半百,膝下只有妲己一个女儿,你怎忍将她剑下丧命,怎忍心绝断这父女之情了![苦音二六板]劝老爷莫要太执绝,听为妻把话说心里。咱夫妻年过半百少儿女,一子一女甚罕稀。妲己她生来真贤惠,孝父母敬兄长习学针功。你怎忍叫女儿无故毙命,怎忍心斩断了父女之情。苏护唱:[苦音带板双缍]见夫人她哭掙悲悲切切,细思想此事儿该也不该。苏治伯五十三奉君数载,只生下她兄妹两个骨血。殷纣王登了基淫心邗外,他要纳我女儿妲己坐宫。我有心进妲己朝歌城下,这奇耻羞杀我苏护全忠。思在前想在后事出无奈,[二六齐板]儿呀你解父忧把剑自裁。音像资料 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2007年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排演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革命样板戏
特指出现在“文化大革命”特定历史条件下,以革命题材编演的8个现代京剧剧目:《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杜鹃山》《龙江颂》《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这8部作品,原本都是广大京剧工作者的艺术创造成果,后被“四人帮”所窃取,变成实现其政治野心的舆论工具之一。特别是江青一伙将其奉为戏曲的最高典范,以极“左”的政治手段作为“样板”在全国强行推广,使之走向极端也陷入僵化,并与观众审美意念日趋对立。尤其要求各地方剧种僵化地模仿、移植、搬演,不仅从根本上破坏了艺术创作规律,也造成“八亿人民八台戏”的万马齐喑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腔剧种也对其进行了移植和演出,对于唱腔音乐的创作,秦腔音乐工作者在当时严遭禁锢的羁绊中,也在创新和发展上做出不小的努力,有些成功的唱段或片段,依然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听奶奶说红灯英勇悲壮”“八年前风雪夜”“今日同饮一杯酒”以及“说红灯”等,至今仍活跃于秦腔舞台上。贠宗汉饰《红灯记》之李玉和、闫佟贤饰李奶奶、马友仙饰李铁梅(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大树西迁》
现代本戏。陈彦编剧。2009年陕西省戏曲剧院首演。总导演胡筱坪,导演王青,作曲王激、薛天信、谭建春,配器徐光明、周福田、张德宁,舞美设计韩生、罗相贵、王军。李梅、刘照亮、郝卫、官小良、李君梅等演出。本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响应党的号召,从沿海大规模西迁内地,投身于西部开发建设。以孟冰茜教授一家二代人西迁50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用六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侧面,演绎出了主人公50年情感嬗变、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哪个壮怀激烈的年代,昭示了共和国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生存理念,展现了他们前仆后继、忍辱负重、热血担当的人格精神。在讴歌知识分子对西部教育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表现了憨厚、善良的大西北人民对知识分子的爱戴、呵护和滋养。剧本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获得文化部专项排练资助、“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
82019-10
[ 词条 ]明正社
陕西秦腔班社。1941年由贾志明创办于泾阳。前身为李正敏组建的正明社。先后有刘易平、闯更平、郭玉民、焦晓春、田德年、张建民、田艺奎、任哲中、高登云、孟遏云、何振中、肖若兰、宁秀云、余巧云、阁振俗等搭班演戏。常演剧目有《回荆州》《铡丁勇》《铡美案》《白玉楼》《国士桥》《草坡面理》《黑叮本》《蝴蝶杯》《八件衣》《出五关》《挑袍》《激友》《拷寇》《金水桥》《十八扯》《献川》等。在渭北享誉甚高。1949年被三原专署接收。 -
82019-10
[ 词条 ]水浒戏
根据古典小说《水游传》编演的剧目。《水浒传》全名为《忠义水浒传》,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写定于元末明初,主要讲述了梁山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劫富济贫和除暴安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其实,舞台上的水游戏较小说《水游传》要早。最早期的元杂剧作品便有李文蔚的《同乐院燕青博鱼》,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李致远的《都孔目风雨还牢末》,以及无名氏的《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还有《梁山五虎大劫牢》《王矮虎大闹东平府》《梁山七虎闹铜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此外,《录鬼簿》中还有水浒杂剧存目20个。从剧名分加对照,似与小说并无瓜葛。显系直接采自民间传说。明代,以梁山人物故事编演的传奇剧目更加风靡,较著名的有李开先的《宝剑记》、许自昌的《水浒记》、沈自晋的《义侠记》,以及陈与郊的《灵宝刀》,还有明代李素甫的《元宵闹》、范希哲的《偷甲记》、沈自晋的《翠屏山》等。入清以后,随着各地民间花部诸腔的纷纷兴起,秦腔剧种也在村头广场或庙会神台上,大演大唱为大众所欢迎的水消戏,尤其清末民初,秦腔戏班编演连台本戏蔚成流风,艺人们巧借章回小说故事题材,取用“套管子”手法,动辄编排数十本、上百本连台本戏,他们白天踏戏,晚上演出,一天一本,一本一事,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如此连演一两月、两三月仍不见其尾。当然,秦腔剧目虽然多藏厚积,家底盈实,却又多系“腹本”。过去的年代,秦腔艺人身背一二百本、三四百本大戏,寻常得如同家常便饭,尤其各大戏班,总会有一些腹笋渊博、业务精通、专以默记剧本为能事者,人称“戏包袱”“戏母子”。清光绪甘肃西和艺人魏启元,因编演《水浒》《七侠五义》《精忠传》《兴汉图》《封神榜》《列国》《三国》等连台本戏,加上腹内剧目不可悉计,故得“魏八百”“戏贡爷”“戏状元”大号。这些人,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博记强咏,广见多识,尤其对名不见经传的轶文掌故、离奇蹊跷的宫闱斗争、金戈铁马的疆场英才、高深莫测的宦海沉浮等,竟能如数家珍,滚瓜如流,还能将一个极平常的历史故事,如运诸掌般地变成剧目,搬上舞台。《水浒戏》正是这样被一本接一本地搬上了舞台。历史背景 以宋江等36人风行水泊梁山的故事,产生于宣和年间。随着北宋覆亡和金兵的南侵,整个中国经历了大动乱与宋金南北分治的局面元王朝建立之后,又实施铁腕统治,遂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更趋尖锐。舞台上大演水浒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抗争精神,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庆顶珠》是秦腔舞台上出现较早的一出剧目,虽然演绎的是萧恩及其女儿桂英抗缴渔税,杀家除霸的故事其实质反映了清王朝严酷统治下民众的觉醒与反抗。尽管这个戏是个不见于《水浒传》的新题材,但一经出现,便随着梆子声腔的步履迅速流传开来,京剧《打渔杀家》至今仍在上演。经典剧目 秦腔水浒戏中,表现李逵的剧目最多,形象也最为典型。大小计有《真假李逵》《李逵探母》《李逵得斧》《李逵背母》《李逵下山》《高唐州》《李逵大闹二仙山》《清风寨》《神州擂》《李逵闯帐》《平霍州》等十余出。这些戏,经艺人的不断加工,使得李逵憨直纯真、嫉恶如仇而又勇猛无畏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反抗精神也最坚决最顽强。而且一向被称作最能杀人的这位“黑煞神”一旦跃上舞台,观众非但不觉其怕,反觉其敦直、態厚、纯真而可爱了。很显然,这是戏曲艺人将其视为能够为人们申冤做主的理想救星并加以塑造的结果。秦腔水浒戏中的人物形象—— — 《李逵探母》之李逵(王正强提供)秦腔中涉及梁山英雄的水浒戏,当然不只仅限于表现李逵的剧目,之外还有专演鲁智深的《醉打山门》《花田错》《野猪林》,专演宋江的《乌龙院》《宋江杀楼》《活捉三郎》《宋江投朋》《大闹东平府》《破二府》,专演武松的《獅子楼》《十字坡》《武二郎起解》《快活林》《鸳鸯楼》《孔家庄》《董家庙》,以及专演史进的《九纹龙起义》、林冲的《林冲夜奔》《红桃山》、杨志的《杨志卖刀》、孙二娘的《打洞房》、石秀和杨雄的《翠屏山》、时迁的《时迁偷鸡》、扈三娘的《扈家庄》、雷横的《雷横滚枷》、呼延灼的《夹马河》、燕青的《燕青打擂》、公孙胜的《公孙胜辞山》,萧恩的《庆顶珠》等,还有表现重大战事的《祝家庄》《蔡家庄》《花田袋》等。艺术特色 水浒戏的剧目,戏剧情节惊险离奇,唱念做打功夫全面。尤其在表演技艺上,积累了一套精彩特技的武打招范,其中最值辱一提的是为了表现时迁偷鸡时灵巧机灵,特意设计了一组专门耍弄演员深功娴技的“鸡蛋簸米翻倒提”特技绝活:时迁的扮演者站在叠起的两张桌子上,全身夹11个鸡蛋(两手各拿三个,两肘窝各夹一个,两腋下各夹一个,口含一个),一手还要端上一小簸箕米,猛翻一个倒提,从桌上落于台上,米不撒,蛋不打,还要在翻空一瞬间吞下口含的蛋黄,吐出蛋壳。再如“吊帽盖”,“帽盖”即男性头上所扎小辫。演员先将头发浸入水中冲洗,然后梳展,再用头绳扎紧,先在舞台正梁事先悬一绳索。当时迁不慎失足从树上掉下,被树枝挂住头发时,即借事先系好的绳索,将身体悬于空中,同时还要表演穿衣、脱衣、腋下夹鸡蛋、打小红拳等。此技即为“吊帽盖”。这两大特技,专为时迁所用,表演惊险且又风趣。据王绍猷《秦腔记闻》载,清光绪初年同州梆子第一名丑皂皂子,最擅演时迁高台掇米和夹鸡蛋翻肋斗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