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姚静芳
姚静芳(1779~? )清乾隆时期演员。工旦。祖籍四川,后随父流居陕西三原。又名宁,字玉京,艺名翠官。从小学习秦腔,清嘉庆三年(1801湔后入京加入双和部。表演注重以趣传神。会戏很多,色色皆佳,又工墨兰,享有雅誉。拿手戏有《春秋配》等。偶习昆曲,与刘郎玉相善。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卷二评其演《捡柴》时云:“愁容幽艳,为带雨梨花……” -
302019-09
[ 词条 ]韩盛岫
韩盛岫(1910~1988)戏曲导演、教练。北京市人。早年入京剧富连成班坐科学艺,专工杂角,生、旦、净、丑皆演,尤擅架子花脸。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獅吼剧团任教,后在西安莲湖公园开设茶馆。1940年任教于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后又到西安上林剧院。战争中,一度在家闲居。1950年进西北民众剧团,后转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导演、教练。一生排戏甚多,《赵氏孤儿》《游西湖》《窦娥冤》《飞虹山》《大审》《满江红》以及《金琬钗》等重点剧目,均倾注着他的心血。他导戏有八字诀语,惜未能传世。曾为秦腔、豫剧、京剧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秦腔演员刘茂森、王仲华、王定干、栗成荫、李应贞、马蓝鱼、李继祖、胡正有等,豫剧演员常警惕、孙建章、张敬盟、王景云、强庭栋等著名演员,皆出自他的门下。 -
302019-09
[ 词条 ]《马芳围城》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榆林关》。武生唱做工戏。事见《香莲帕》鼓词。西路、东路、南路、中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存本和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丁希贵口述本。本剧讲述了明神宗登基,囚禁马芳之父。马芳兴兵围困京师。兵至榆林关,经杨波劝阻,其父获释,马芳退兵。 -
302019-09
[ 词条 ]岳玉森
岳玉森(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演员。陕西西安市人。小名色子。系当时仅次于“关中三绝”的扮相、唱腔、艺技全能演员。清曹仁虎《秦云撷英小谱色子》曾评述云:“艺少不及祥麟,声少不及小惠,色少不及琐儿,而自能奄有诸人之胜,曲部中刘真长也,以故名噪一时。”因其与申祥麟同入双赛班,故又称之为“双才班”。乾隆四十一年(1776)赴浙后,不知流落何处。清涂元九题诗赞曰:“玉颜憔悴向秋风,镜里看花色相空。料辱西冷春寂寞,海棠染作泪痕红。” -
302019-09
[ 词条 ]唐虎臣
唐虎臣(1880~1951)京剧武净演员、秦腔武功教练。山东济南市人。名学寅,字虎臣。原系陕西枌榆社(京剧)演员兼教练。1915年3月受易俗社聘任,专门从事教练教学工作。对学生教导有方,体贴入微,有“严父慈母”之称。该社武打戏均由他亲授,对秦腔武打戏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还粗通文武场面,演昆曲时,亲自吹笛伴奏;会画各种脸谱;所设计戏曲服装也别出心裁,为易俗社之服装改革也做出一定贡献。所培养的高徒有沈和中、杨启华、李可易、吕好易、王秉中等。 -
302019-09
[ 词条 ]《墨玉簪》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口述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神宗时,刘玉琳进京应试,其母赠墨玉簪一支。刘途中遭劫,无奈出售玉簪,王英娘赠银10两,收下玉簪。事被英娘表兄陈宝儿窥见,陈在英娘继母面前诬英娘有私,并求娶英娘。英娘不从,易男装逃出,途中被强人击昏,得元帅李洪元相救,认作义女。刘玉琳赴京高中,李洪元许英娘为婚。 -
302019-09
[ 词条 ]《巧绣山花》
现代本戏。夏萍编剧、刘粵基修改加工。1964年陕西宁强县剧团首演。导演胡一笑,音乐设计吴文瑜,舞美赵世钧。牟小云、刘时琴、李安等演出。唱做戏。本剧讲的是山区姑娘梅红、桃红、翠竹坚持科学种田,实验用新方法代替旧的栽培方法,与以梅红爹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冲突。 -
302019-09
[ 词条 ]棘阳关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收岑彭》。武生、须生唱做并重。事出《后汉书邓冠略传》第六回,《东汉演义》第四十回、四十二回。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另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收藏的丁宪文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第五集中收录奚凤贤、赵兴凤口述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八集收录本;《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五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刘秀攻打棘阳关,守将乃驸马岑彭。刘将景丹乔扮女装,认岑母为义母,诓进汉营。适岑彭夫妻为王莽拜寿归来,马武又抢走公主,岑彭追至,见母及妻劝其归汉,岑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