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图书》
秦腔论著。李桐轩著。成书于1913年。曾连载于《易俗白话杂志》,1917年陕西易俗社印行。是易俗社剧目建设的理论指导专著。作者本着“推其陈,出其新”的思想,对晚清活跃在舞台上的340多种秦腔剧目,逐个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以“当以影响人心为断”的标准,将其分为可去、可取、可改三大类。各类中又具体分若干条。如可取类就有:一曰激发天良,二曰灌输知识,三曰武打之可取者,四曰诙谐之可取者四条。是易俗社秦腔艺术改革与剧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82019-10
[ 词条 ]《你想错了》
秦腔现代本戏。袁光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关中八一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胡宗南军进攻边区,我军动员老百姓转移。一位老大爷留恋故土,固执而不愿撤离,幻想即使敌人真的到来,也不会加害他这个一把年纪的老汉。敌人进村后,老汉受到残酷拷打,后被我军救出。事实面前,大爷终于明白他想错了。 -
82019-10
[ 词条 ]业余秦腔戏班
秦腔爱好者相聚、传习、演艺场所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演出团体。京剧习称“票房”,秦腔习称“业余戏班”。戏班成员统称“好家”或“票友”。业余戏班不仅是秦腔好家演唱秦腔和自娱自乐的艺术团体,也是研究秦腔艺术、切磋表演技艺、传播和普及秦腔艺术乃至咅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力量。业余戏班除秦腔好家活动外,还有专业演员参加,促进了内、外行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业余戏班还经常向职业戏班培养并输送舞台表演人才,不少著名的秦腔演员都是好家出身,如四金儿、傅邦、唐华、刘立杰、袁天霖、谈维新、楼英杰、傅荣启、米清华、郑翰卿等。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业余秦腔戏班清同治、光绪年间,正是秦腔的繁荣昌盛时期,业余秦腔戏班遍及西北各省,最早以唱曲子自乐的演艺组织纷纷改唱秦腔。如青海省乐都高庙镇业余秦腔班、平安县古城业余秦腔班、西宁市三其村业余秦腔班等,都是清同治以前先由唱曲子后又改唱秦腔的较早业余班社。清代末年到民国时期,业余秦腔戏班遍及城市农村,参加者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工、商、军、学各阶层人士。各个戏班少则10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这一时期较著名的业余班社有:甘肃成县纸坊业余戏班、临潭新堡剧团,青海贾尔藏业余戏班,西安学生票社,陕西蓝田县肖家坡业余剧团、略阳自乐社、凤县游艺剧团、三原学联剧团,新疆哈密群众秦腔自乐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业余秦腔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业余秦腔剧团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出现青海湟源县工商联职工业余秦剧团、陕西宜君县西舍村业余剧团、合阳县坤龙村业余剧团、合阳县雷村自乐班、西安灞桥十里铺秦腔联谊会自乐班、新疆呼图壁县河庄大队(火神庙)业余秦剧团、咸阳五一俱乐部、大荔西寨业余剧团、兰州红古区湟兴村业余秦剧团、陕西合阳县东清村自乐班等。另外,西安、兰州部分大专院校也成立了自己的秦腔剧团。西北师范大学秦腔团、陕西师大学生秦剧团都成立于1952年,定期活动,经常演出大本剧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活动被迫停止。七十年代后期逐渐恢复后,业余剧团的组建几乎遍布西北各省的县乡村镇、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以至部队的军师团营,数量超过专业剧团数倍甚至数十倍。如甘肃甘谷为一个有50多万人的中等县,辖20个乡镇,仅有一个专业剧团,自发成立的秦腔业余剧团却有78个,之外还有110个秦腔业余演唱班子,并分北山、西川、东川三大流派相互竞技,常年演唱秦腔不止(《甘谷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文化品位较高的大中城市,秦腔的生命力更为强大。甘肃省会兰州的秦腔市场被遍布各处的秦腔茶社所占据,全市多达两三百家的茶社,秦腔好家或登台自娱或品茶清赏,已经成为兰州市民的社会流风,自发组合的秦腔演唱班子随处可见可闻。但省直和市直两个专业秦腔剧团,由于剧场售票的萧瑟,常年下乡演出甚至以“小剧场”演出形式来迎合市民的文化品位。1976年以来,较著名的秦腔业余剧团有:宁县太昌业余秦剧团、哈密市业余秦剧团、长庆石油勘探局业余文艺宣传队、西安碑林职工业余秦剧团、博乐县燎原农民秦腔剧团、乌鲁木齐市秦腔联谊社、乌鲁木齐市振兴秦腔自乐班、天水市秦州区老年协会樱花秦韵班、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群艺剧团、西安市电信秦腔团、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秦腔团、甘肃省西秦业余剧社、甘肃靖远县五合乡崇文秦剧团等。 -
82019-10
[ 词条 ]《人伦鉴》
李桐轩编剧目。小旦、小生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六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李本与韦兴系同榜进士。义和团起事,韦兴奉妓女玉莲为圣母,自为师兄。八国联军入京,韦兴又冒充民教,鱼肉百姓,后又贿得安徽镇台。辛亥革命后,韦兴复以玉莲惑其同乡科长,辱为科员,李本闻之,忿而人京,夜杀韦兴与玉莲。 -
82019-10
[ 词条 ]三星镜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丑、净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逯喜进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世宗时,田子启同州赴任,在熊儿山遇虎,为白熊所救,相逼成亲,生一子。红罗王反,石燕明率兵往剿,久战不克。邓雁中辱渡厄道人所赠三星镜,为穆杰父子知,穆子穆有启为夺宝镜与邓之未婚妻,诬邓及其岳父孟显荣谋反,邓、孟均被下狱。穆有启玩镜,鬼出,穆杰惧,进送皇帝,镜又显雷,击毙穆杰。帝悬榜召认镜之人,邓因识玩镜之法,与岳父同脱囹圄。田子启逃出山洞,关公显圣相助,与弟田子秀同至军营,大破红罗王。白熊追田子启时,得观音点化成仙,至金殿寻夫,帝斩穆全家,大封众人。 -
82019-10
[ 词条 ]《李凤姐卖酒》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梅龙镇》《龙戏凤》《解带封宫》《游龙戏凤》《下江南》《卖酒》《美龙镇》《正德戏凤》。须生、花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卖酒》(又称《戏凤》)。事出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正德游龙》宝卷《古柏堂传奇》刊本,《缀白裘戏凤》折戏本。中路、南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东路梆子》第一集收录房源成口述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七十三集收录周自然藏本,另有中路掷子抄录本、蒲州梆子演出本和山东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武宗私访大同,路经梅龙镇,寓一酒店,见卖酒女子李凤姐标致秀美,遂起爱慕之心,戏之,凤姐不从,帝乃露龙袍以示。凤姐知为帝,乃跪拜讨封,册封为妃。天水市秦剧团袁丫丫饰《李凤姐卖酒》之凤姐、段艺兵饰武宗(孟云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夺锦楼》
高培支所编剧目。双生、双旦唱做戏。陕西易俗社首演。现存版本有1919年含草书局刊行本、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剧本选》书录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四集书录本和中路、蒲州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武昌县令徐翰珊,建造夺锦楼为女琼英、瑶英科考择婚。解元梅玉鉴、柳子俊前往应试,二人皆中。琼英许梅玉鉴,瑶英许柳子俊。相约功名成就后即可完婚。二人赴京,梅中状元,柳中探花。柳欲毁婚约,愿与相府千金婚配,受世人斥骂,柳悔悟。与梅玉鉴同往武昌,与瑶、琼二女完婚。肖若兰(左)饰演《夺锦楼》之瑶英、宁秀云饰琼英(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刘敬贤
刘敬贤(1936-)戏剧理论家。陕西商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陕西省商洛地区文艺创作组组长、陕西省剧目工作室负责人,兼任中华梨园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志?陕西》等。长期从事中国戏剧学研究,与他人合作出版专著《陕西地方居U种介绍》《三秦剧种概观》《思变?选择?超越》《陕西省戏剧年鉴》等。曾为多种戏曲辞书撰写辞条;主编多部戏剧论文集;发表戏曲史论文30余篇,各类戏曲评论和研究文章百余篇;并创作戏曲剧本7个,另有诗歌、小说、散文等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