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青莲外传》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石兴亚、凤希翔编剧。甘肃省秦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目睹盛唐繁荣景况下的阴暗现象,渴见玄宗李隆基,玄宗爱其才仅以供奉留用,李白怏怏不快。宫中女教习南宫霞爱慕青莲,二人过从甚密。杨国忠之家奴仗势欺人,欲暗杀李白,李白在南宫霞的协助下杀败众徒,而南宫霞却倒在血泊中,李白在灞树晓风中忿离长安。 -
82019-10
[ 词条 ]《西湖遗恨》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杨兴、杨通民、谢欣根据马健翎改编秦腔传统本戏《红梅阁》改编。小生、小旦、净角唱做戏。事出《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明周朝俊《红梅记》传奇及《红梅阁》弹词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南宋末,李御史之女李惠娘,与太学生员裴瑞卿相随,为其父扫墓,权奸贾似道见惠娘貌美,将其劫持于贾府。瑞卿也因揭杆抗暴而身陷囹圄。惠娘因不顺从贾之淫威而遭残杀。惠娘死后,对瑞卿忠贞依旧,感动九天玄女,赐阴阳宝扇一把,使其阴魂再往阳世救裴除奸,惠娘大闹贾府,挫败刺客廖寅,救出裴生,但二人终因“阴阳难合”而遗恨于西湖湖畔。 -
82019-10
[ 词条 ]《老树红花》
戏曲评论集。田滨著。1992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全书309页,23万余字。收入作者自1952年以来散见于报刊的戏曲评论文章30篇。从舞台表演、人物专访、名家轶闻到秦腔流派,以及对艺术程式的美学探讨均有涉及。对电视文艺的基本特质也做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刊有电视片《老树红花》《艺海情深》等4个台本。书前有苟良做“序",书后有作者“后记”。 -
82019-10
[ 词条 ]杨金民
杨金民(1914?1992)秦腔演员。原工须生,后改花脸。银川市人。最早入陕西戏班。1932年到甘肃,先在靖远丁振华戏班,后到兰州文化社。深受耿忠义表演风格影响,《火焰驹》《白逼宫》《游西湖》等,从脸谱、台架、姿势均有耿派之风范,成为“耿派”主要继承者。杨金民饰艾谦、段永华饰李彦荣 -
82019-10
[ 词条 ]西和县萨家店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西和县城东南萨家店。原有萨爷庙。《西和县志》载:“萨守坚,蜀人,汉时人。”萨守坚是位名医,从四川云游到西和,为百姓医病解痛,死在西和,当地人在他投宿之地建庙纪念,庙前有戏楼,农历五月初五庙会,唱戏四天四夜。 -
82019-10
[ 词条 ]梳妆台
秦腔曲牌。源于明清时调,初系江南民歌,明末传人北方,被北方曲艺、戏曲所吸收。秦腔有弦索曲牌、唢呐曲牌、笛子曲牌和笙管曲牌四种。弦索曲牌仅欢音无苦音,其曲调已与明清时调大异。曲体规则整齐,旋律流畅跳跃,多用于迎亲、摆宴、抬轿及打扫厅堂等场合。唢呐曲牌[梳妆台]恰相反,仅苦音而无欢音,常在堂鼓、汤锣、铰子等乐器伴奏下,用于祭奠。笛子、笙管曲牌[梳妆台],则属欢音系,多在降香、御宴、迎亲等喜庆场面中吹奏。 -
82019-10
[ 词条 ]《华佗》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仇非编剧。须生、正旦、净爾唱做戏。事出陈寿著《三国志》及民阍传说。本剧讲述了东汉末年,华佗为曹操医好头病,拒曹强留,离魏返回民间诊病。曹造铜雀台,大选美女。华之夫人与女恋春也被曹操抓走,夫人被害,态春沦为铜雀侍女。华佗无奈,再进曹府索讨。曹以根治头疾为条件,答应放还华女。华救女心切,决定用麻沸散施术为曹开颅取风涎,曹误以为华系蜀奸,将其投人死牢。临刑前华佗焚晓《青囊真经》,含冤商死。 -
82019-10
[ 词条 ]《鲍三娘》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杨智编剧。须生、正旦、净角唱做戏。1982年甘肃省武都地区五一秦剧团首演。熊世芳、王玉娥、张巨林、陈素珍演出。本剧讲述了三国时,孟获叛蜀,诸葛亮率师平叛。邛都夷首领鲍龙受外甥柯拉挑拨,命女儿鲍三娘迎战汉军,阵前与汉将关索萌生爱情,被诸葛亮觉察,因势利导,亲为说媒。鲍龙三番试婿后,允婚。婚后三日,关索南下。柯拉谎报关索阵亡,并传孟获命,要三娘与柯拉联姻,共抗汉军。中秋送亲时,三娘饮下毒酒。适逢汉军班师。关索虽中柯拉毒箭,幸遇祝融夫人救活。三娘所饮毒酒,也早为四妹用麻沸散调换。使悲剧终未酿成;夫妻和好如初。夷汉情谊;山高水长。